《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07227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廖 创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什么叫做生物圈、生态因素。2、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光照对鼠妇或黄粉虫分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树立保护小动物的意识。二、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教学难点: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2、组织好“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三、教材分析:精品精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在学习了我们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以后,学生已经知道“生物体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就会被环境所淘汰” 。 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的第二章第一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还不具有实验探究及观察分析能力,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

3、响到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加以引导。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 1 课时)精品精品一、新课导入:引言 :上节课我们对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大家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想想,我们生活当中常见到的有哪些生物?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播放动物视频:鹰翱翔于蓝天,狮子生活在草原上等)在生物学中我们把生物和其生活的环境的总和就称为生物圈。要想了解生物圈,首先要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

4、、环境中的生态因素讲述:既然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什么是环境呢?环境仅仅指的是其生活的地点吗?以熊猫为例,大家阅读一下课本中的“想一想,说一说”然后想想后面的问题。提问: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应于熊猫生活的特点?学生思考、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答: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大熊猫以箭竹为食,食性单一,这些地区的环境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主要是有竹类植物和水源。提问:假如这些地方没有空气、没有食物、没有水源等,仅仅是一片空旷的的土地,熊猫还能正常生活吗?过渡:(不能)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指其生活的空

5、间,还包括了存在与生物周围,影响其生活和分精品精品布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把生态因素分成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讲述: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是指不具备生命的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问: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都会受到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哪些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然后请同学们回答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 (播放动物世界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并积极思考:同学们思考,讨论,并达成共识:A、 合作(成群的蚂蚁一起搬运蚱蜢或是蟑螂等食物)B、 捕食(狮子捕猎角马、斑马、长颈鹿

6、等)C、 互利共生(如大豆和大豆根里的根瘤菌)D、 竞争(如水稻和水稻中的杂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E、 寄生(蛔虫寄居在人的小肠)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问:请看图, (出示小麦田示意图)思考一下,该图中影响小麦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精品精品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小麦的生活受到阳光、蚯蚓、温度、水分、七星瓢虫、土壤、老鼠、杂草、麦蚜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老鼠、蚯蚓、七星瓢虫、杂草、麦蚜等属于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属于非生物因素。提问:其他植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非生物因

7、素的影响,请举例。学生举例,达成共识。归纳:植物的生长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提问:非生物因素是否影响植物的分布?展示: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分布图,沙漠、草原和森林的分布图,植物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分析图片,找到原因,得出结论:温度和水分对植物的分布有影响。那么非生物因素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探究一下。大家课后以 5 个人为一小组然后做课本中探究光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下节课,我们请同学上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第 2 课时)一、新课引入讲述: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提问: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

8、生精品精品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什么?分为哪几部分?你是否能举例说明吗?学生思考后回答: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举例说明。过渡:在上节课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探究实验1、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做出假设。(1)看到同学们桌面上都有不少的鼠妇,想问你们几个问题:在什么地方(怎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鼠妇?当你发现鼠妇的时候,鼠妇有什么反应?鼠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你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这些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你能否尝试归一下类?学生回忆捕捉鼠妇的过程回答:一般在朽木、腐叶、石块、花盆等下面可以找到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迅速逃

9、跑讨论分析尝试找出原因,并归类。(2)播放鼠妇的特写镜头及学生们在捕捉鼠妇时的镜头,引导学生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使鼠妇爬动和躲藏起来。(3)提问:我们在捕捉鼠妇的过程中发现鼠妇是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的,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精品精品2、概念分析:单一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1)提问: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我们进行实验探究。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回答:实验目的是 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2)请同学思考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回答:光(3)讲述:这个实验中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也就是这个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 ,所以在设计实验时,需要设置了“光”这一变量。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

10、这一非生物因素?(4)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5)讲述: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关于实验变量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3、组织学生制定实验方案(1)讲述: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我们进行实验探究。现在请各组同学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同时明确组员的分工,共同设计好这一实验方案。强调:在实验装置的设计中,指出有光和无光这一对变量的精品精品设置,注意设计对照实验。请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方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装

11、置 放置鼠妇的盘子呢?对底面大小、高度有要求吗?要不要铺上土壤,应该是怎样的土壤?干的、湿的?糊状的、块状的?从哪里选土最好?应当提前准备多少只?今天的实验对象数量的选择你们可以在老师给出的三个数量 10 只,1 只和 20 只里面自由选择。对于鼠妇大小有没有要求?(2)各组设计好实验方案以后,请每小组代表介绍各小组的方案,相同的就不再介绍,不同处就请小组成员间相互补充。(3)引导学生讨论,强调注意事项。注意数据的记录,思考怎样处理实验结果能使提高准确性?4、组织学生实施计划,处理数据,得出结论(1)指导学生实施计划,规定时间(15 分钟)强调:注意对数据的处理!学生实施计划,认真记录。不同时

12、间,不同环境下鼠妇数量。(2)到各组进行巡视和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结论。5、组织学生表达交流(1)思考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选择 20 只或更多 30精品精品只是不是更好?只用 1 只鼠妇做实验行吗?学生思考后回答:鼠妇数量的选择要考虑时间、可操作性等。一只偶然性太大,而数目太多,增加实验难度,选择合适的数量,可减小误差也更科学些。(2)请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汇报各组选择鼠妇的数量以及实验结果。(3)结合教材讨论分析思考我们是不是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那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呢?学生讨论分析,达成共识:因为每小组只能实验一次,误差较大,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但是在我们这些数据中要

13、舍去,选择实验中鼠妇总数是 10 只的,计算平均值,相当于做了重复试验,这样得出的结论更科学。6、总结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渡: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光照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等动物的分布,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其实,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列举一些吗?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过渡: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精品精品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7页的“资料分析” ,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1、骆

14、驼和骆驼刺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2、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学生思考,讨论后达成共识:1、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缺水环境。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这也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样可以更多地吸收水分;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具有保温作用,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2、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此外,蚯蚓吞食土壤,排出的蚓粪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教师强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单位:咸宁市温泉中学电话:13476879385精品精品邮编:437100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