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0622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听那冷雨》说课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听那冷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 XX 号说课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听听那冷雨 。 (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方法、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一、说教材 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听听那冷雨是鲁教版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山水神韵”中的第二篇文章,此单元旨在让学生徜徉于山水之间,聆听文学大师们的心语,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的哲思。在这大前提下,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和思想上的美,别有深意。文章写的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意趣、永恒理想的追求。为此,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目标: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能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在山水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2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情感目标:在体会语言美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丰富内涵的人 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强调合作,注重创新。 教学难点:冷雨的含义,观察冷雨的“冷”的方式,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是“一种心境,一种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乡愁” 。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为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和学

3、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1、美读法。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诵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出作品蕴蓄的美感。2、发现、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与意境,来感受他的创作特点。3、积累探讨法:通过本文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赏析能力,训练写作,引导学生积累相关诗词,鼓励学生搜集研究作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层面。4、计划两课时。四、说过程 (一)课前预习:(两个任务)1、完成基础训练。2、简介作者。3、阅读文本,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准备课堂交流展示。 4、积累描写山水的诗歌并能够背诵一些。 。(二)导入新课有人说,春雨,是遍体芬芳的少女,是爱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

4、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那么,冷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五、分组朗读,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 六、放飞想像:你能阅读或背诵描写山水的诗歌吗? 学生阅读或背诵预习作业七、思维拓展:优美的散文离不开想象,下面让我们聪明的大脑动起来吧;让我们灵巧的双手动起来,一起来做一做“思维体操” , 测试一下你的想象能力,测试一下你的语言功底吧。请根据下列文字,做仿句练习。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例 1:山是大地的一部乐曲:山谷是序曲,山峰是高潮,树林、花鸟是山的音符。 例 2:大地是宇宙

5、的一部剧本:草儿是场景,鸟儿是旁自,人类是大地的主角。 例 3:春是大自然的小女儿:红花是笑脸,绿水是眼睛,蓝天、白云是春的衣裳。 例 4:天空是宇宙的花园:雨水是青草,云朵是鲜花,星星、月亮是天空的明灯。 八、 课堂小结九、布置作业: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把雨比喻成一个直观可感的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展示。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朗读了余光中先生写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听听那冷雨 ,你是否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欣喜和“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惬意?下面我们再继续学习这篇韵味独特的散文。你能说出雨可以比喻成什么吗? 展示: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

6、轻轻悄悄地走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二、咀嚼语言、语言欣赏之叠词:文章开头说,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渐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人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

7、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文段中的叠词很多,有什么作用呢? 、提问。、明确:叠词叠音有轻音乐的美感。 (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的律动感悟节奏的短促轻 快,可以通过对比感悟词语固有的音高音长差别,可以读得又长又高可以读得又短又轻等)、语言欣赏之比喻:“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如何理解呢? 、提问。、明确: 三、体悟感情1、文本通过“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与追思。2、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

8、后回答。明确:选择“雨”作意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五、知识拓展关山迢迢,挡不住想家的心情,岁月流淌,淘不尽对家乡的眷恋;让我们送上旬句乡音,缕缕乡情,伴随您一起走过异乡的风风雨雨你能说出对故乡的思念的话语吗? (师生展示)六、 听听那冷雨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意境浓郁、幽远而深广,思绪超越了辽远的时空,但总是流淌着古中国的记忆和情韵。一根内在的家国之思的感情线索贯穿其中,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今天我们用心聆听,今后我们灵魂澄净。七、布置作业 (1) 积累关于“雨”意象

9、的诗句。意在让学生比较并归纳“雨”中传情的异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寄托着诗人的喜悦,“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承载着离别的相思,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唱着人生的豪情,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演绎着境遇的起伏。而余光中笔下的“冷雨”充溢的是浓浓故土情思。(2)文章以“冷雨”结构全篇,不仅使行文明晰有致,而且使全文浸在冷雨的氛围中,更好的渲染了主题。写记叙抒情的散文,不妨借鉴此种写法,所以第二个作业便是借鉴本文以“冷雨”为寄托为线索的结构特点,以“老屋”为行文线索,抒写自己的某种情感。(3)有兴趣的学生搜集台湾当代一些著名作家如林清玄、席慕容、张晓风等的散文作品

10、,品读感悟。八、板书设计:听听那冷雨说课稿一、说教材听听那冷雨是高中 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选为“山水神韵”,作者从大自然的景物中获得心灵的韵味。本篇承接着上文赤壁赋古文的经典,开启着下文再别康桥现代诗的浪漫,是一篇富含神韵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能理清文章的“形”,也就能把握住文章的“神”。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都明确规定,高中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本篇中“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借景抒情的特点”是本篇教学的难点。本文的语言优美,深情,富含古韵,而文章的语言又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基础,所以“熟读文章,找出精美句子进行评

11、析,体会语言的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二、说教法真正要让语文的教学课堂由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电化教育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语文教学不仅是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电化教育优化演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出色的朗读,和谐的音乐伴奏,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案或图画,这些

12、做法都是强调情感的作用,以情感启迪人的思维。在进入本课之前,用电脑出示资料图片配合教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和谐的音乐,教师范读精彩段落。文配以图,文配以乐,创造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三、说学法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弘扬人格精神,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学生不是作为自觉的学习者能动地走上主体位置,而是教师把他们当做主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在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出自己心中的“冷雨”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谁的画更符合文章的意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做简单的启发和引导。以图带文

13、激发兴趣,以图带文加深理解,图文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借景抒情的特点。另外,熟读文章,深挖教材蕴含的艺术美、思想性,是学生逐渐明白文章的感情是通过“冷雨”这一形象表现出来的,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四、说教学程序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1、结合资料图片介绍时代背景;2、播放音乐朗读课文,创造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生熟读文章,体会文中“冷雨”实写和虚写的语句,学生回答问题;4、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心中的“冷雨”图;5、分组讨论谁的图更符合文章的意境;6、小结文中所体现的意境,或概括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7、布置学生作业,及时总结,预习下节再别康桥及时迁移本节课的文

14、学鉴赏能力。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教材的编排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专题的名字(“慢慢走,欣赏啊”)显示了专题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欣赏、体悟美。而这一板块(一花一世界)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从这个意义出发,我希望以一种常态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审美力,品读玩味文章,而不愿意以一些精美的画面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苏教版必修教材在专题的排列上显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层递的关系,后一专题是前一专题的拓展和深入。必修二的

15、教材编排让学生在珍爱生命、热爱和平的大前提下,再来感悟生活中的美,别有深意。2、教材编排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第一板块中的第二篇文章。文章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意趣、永恒理想的追求。文章写的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把景物写的很有层次性和美感,通过栩栩如生的描摹,把听觉、视觉、味觉等感官的感受写的生动可感,读着文章就像和作者一起体验生活,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应

16、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为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1 课时说目标1、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3、涵咏品味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是:“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说学情1、说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对这样一位作家进一步的了解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高中语文学习以后,学生已有相对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对生命和生活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会自己去发现美、赏析美,因此要求学生能在上课前作充分的预习,对文章涵咏品味。2、说学习方法和技巧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情感,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