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05781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到第二章测试题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2、C. 激素调节 D. 内分泌调节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 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 B C D2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

3、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28.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 吞噬细胞 T 细胞 B 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 B 细胞 效应 T 细胞 A B C D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34.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兴奋性4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调节速度快 调节

4、速度慢 作用的范围广泛 作用的部位准确 作用的时间短 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 B C D 44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 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是 ( ) A基本相等 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确定47. 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 15、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

5、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17 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 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甲状腺,则 c 分泌的甲状腺素对 a 分泌 d、b分泌 e 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 a 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 d 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 a 表示抗原决定簇,b 表示吞噬细胞和 T 细胞,c 为 B 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

6、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细胞核中 DNA 含量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 PH 相对稳定2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28、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B.当血糖含量降低

7、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 A 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主要中枢在下丘脑37、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 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关于 DNA 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 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B导入人体的 DNA 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破伤风杆菌外毒素 细胞 1

8、 细胞 2 细胞 3 细胞 4 物质 a 分泌细胞 5CDNA 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DDNA 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38、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 成浆细胞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 2 至 3 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39、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 2、细胞 3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 4 中含有合

9、成物质 a 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 5 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40、图 A 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 B 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它通过 血液的运输与受体结合,作用到靶细胞B、若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有可能是肝细胞,激酶激活的功能是肝糖原分解C、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 是甲状腺激素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41、 (5 分)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如 。(2)图中的“激素”

10、和“激素”分别是 和 。(3)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 和 。42. (6 分)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和属于 ,属于 。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 ,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 。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 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 调节为主。43.(7 分)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 增多和

11、不畅造成的。(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和激素 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 的稳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3)虽然该男子这一次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却无明显流感患者病症。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的理由是: 。(2 分)44(6 分)为了验证哺乳动物内分泌腺产生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者选用年龄、体重和大小相等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狗做实验。其中甲、乙、丙三只狗分别有某一种内分泌腺发生病变,丁生长发育正常。正常喂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这四只狗体内激素的含量,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表中的数值分别表示各激素的相对含量)。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甲 3.8 0.1 5.8乙 3.7 0.8 0.1丙 0.3 2.9 5.6丁 4.0 3.0 6.0(1) 测定各种激素含量时,一般应采用狗的 来进行定量测定。(2)乙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丁显著减少的原因是 。(3) 实验测得甲的体温较丁低,这主要是因为甲狗 。(4) 丙表现为无求偶现象,这说明 有直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