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0527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组西电附中校本课题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备课组 高一语文组 课题名称 激情早读,走好文言文教学第一步负责人 黄红霞 参与教师 孙媛 冯晓燕 黄红霞 贺阳阳 曲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背景高中课标倡导“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高中语文五本必修教材、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共收录了 61 篇文言文,时间跨越近 3000 年;涉及思想论著、游记散文、生活琐事等,内容丰富。对于理科学生而言,高中语文结束基本上就意味着对古代文化专门学习的结束。因此这些作品可谓精华中的精华。但由于文言文距离现在时代久远,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

2、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如何使中学生克服惧怕畏难情绪,最大程度地接近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倾听古人的心声,汲取古人的智慧,辩证地审视古人的思想,完成民族精神的传递,这对高中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实用和操作性而言,一方面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十分注重字词句的教学,基本上能做到字字落实,侧重记忆训练,以及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学过程严谨,而且花费时间远较现代文多。从道理上讲,应该有相当理想的成绩,结果却相反,很出乎意外。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比较枯燥,体会不深,兴趣不大、效率不高,如学一门外语,甚至觉得老

3、师煞费苦心的教,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学生只能“逆来顺受”。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在学生中广为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目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文言文教学,发掘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由怕学到乐学。另一方面早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站,形式仅流于读读背背;再者利用早读时间,混乱收交作业,时间很容易流失;当然还有学生还沉浸在睡眠中,难以进入状态中,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早读的效率,尤其在激发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这一块,收效甚微。 二、课题研究意义本课题试图研究如何通过在预习环节多渠道激

4、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使学生由苦学怕学到爱学乐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性,为正式上课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并提供有力的保障。良好的开端,主动的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内涵和语文素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如何在预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已经成为文言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现实生活中,人们已不用文言文沟通,但文言文仍然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适时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进行论证说理,将会使人的谈吐言辞缜密且具有说服力;尤其是课本中所选的经典文章,蕴含了古代各名家高士的思想和言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精华思想代表,若用古文名言指导人生修身养性,则可很好的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素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好的帮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时重点。在考试中文言文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国内国际注重传统文化的趋势也促使文言文进一步被重视。学好文言文,势在必行。中学阶段,只有把文言文这块最为艰涩又最为实用有趣的部分学通,才能将语文的精髓学到手,才能体会语文的精妙所在,才能够学富五车旁征博引,才能够古今文化概览全局,才能谈得上是一个有语文素养的人。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本次课题研究关键词 “兴趣”,“早读”,“预习”。教师扮演好主导角色、建议者角色,在早读及课前三分钟给学生搭建好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得以分享

6、自己的发现感受体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验到寻找、发现、探究及分享的快乐,缩短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为正式上课搭建一座高效流通的桥梁。研究方向、角度:1、开发早读的立体化训练展示模式,激情早读,走好文言文教学第一步。2、学生通过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作者生平、性格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文字或视频资料,并在早读或课前三分钟给予展示。这对文言文的理解很有帮助,也是由难到易的桥梁,更是兴趣的来源。3、学生通过自学感知字词的读音,字形,节奏。学生在早读上通过扮演出题人,批卷人,答题人,教师等多种角色,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多种角色的转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征服欲、

7、成就感,变枯燥的文言基础字词教学为活泼多变的人生体验。4、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吟诵以及展示实现对古人情感脉搏走向的个性化解读,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这可促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探究欲和对文本阅读的较为持久的兴趣。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1、准备阶段(2012 年 3 月-2012 年 4 月)问卷调查,制定计划,借鉴理论。2、实施阶段 (2012 年 5 月-2012 年 11 月)开展实践,不断反思,及时检测总结。(1)学习理论,探索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2)对在教学中出现的有意义的细节,及时记录,精心研究。3、总结阶段(2012 年 11 月-2012 年 12 月)总结提升,完成课题报告。

8、课题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探究归纳法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展开1、 营造氛围,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要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缩短这二者的距离。课堂上,运用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关的影视剧、歌曲等都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来。 2、读演二结合,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

9、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中,为了逼真,他们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语气、语调的把握上都很用心。学生们互相点评,参与的热情很高,表演的效果也很好。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3、读、诵、配乐三结合,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带领他们正确地诵读。除了诵读,我

10、们还可以对一些文质皆美的短篇文言文(特别是一些精短的古诗词或名句)进行配乐,让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通过音乐记住文言文内容。4、注重学以致用,古今观照。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架起古今的“桥梁“,让古为今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辩论话题。或是进行作文。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相信学生从课本中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学有所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5、成立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的阅读,学生会遇到比现代文阅读更多的问题,因此,成立学习小组,引导他们将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去探讨,互相帮助,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感悟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他们也会获得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通过几个阶段的努力,全面了解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并彻底进行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其对文言文感兴趣。热爱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意蕴。呈现形式:相关博客、教学视频、文字稿件、录音、调查报告表、教学论文、教学随笔、ppt、照片和教学反思等。附博客地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