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29342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民族传统体育 :耿帅 指导教师 :赵斌摘要:散打运动是一项体现力量、技巧、智慧与胆识的运动,它通过接触式的、激烈的身体对抗形式,以击打和击倒对手得分取胜为目标。对一些重大比 赛的观察发现,我国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重进攻、轻防守的现 象极为普遍,许多运动员甚至教 练员都片面地认为进攻才是直接得分的手段,从而忽略了对防守技术的针对性研究和强化训练。其实,我国运动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运动员灵巧和技术全面的特点,打出漂亮的防守反击。本文就散打中防守反击的战术及其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散打;比赛 防守反击 ;分析讨论一、 前言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比赛中运动员

2、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趋接近,单凭身体素质和攻防技术轻松战胜对手的现象越来越少见。良好的运动素质和技术水平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比赛中有更多的取胜机会。散打比赛中的战术有很多,其中“防守反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有效战术。武术,历来讲究“以静制动” 、 “后发先至” ,因为主动进攻者需要改变原有的身体姿势,必定会产生防守空隙和薄弱环节,如能在防守的同时或之后及时进行反击,容易取得成功。另外,防守者“以静制动”有思想准备,这也是比较容易反击成功的因素之一。研究本题的目的在于,探讨散打比赛中“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规律,分析“防守反击”战术的技术特点和环境因素。从而指导运动员提高战术运

3、用能力并且对于完善竞赛规则具有理论参考价值。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2009 年成都体育学院冬运会散打比赛(男子 52kg75kg 级)共六个级别, 所 有运动员。2.2 研究的主要方法文献法资料法:为论证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以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查阅搜集了近年的文献资料,对所搜集的资料归类分析。调查访问法:为了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本课题,访问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教授等探讨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问题数据统计法:将参阅、调查和访问所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统一归纳、整理、并进行总结。三、分析与讨论3.1 概念:防守反击是一种复合技术,即由防守与进攻技术组合而成,是防守后即刻进攻对方的战术总称。

4、与主动进攻的区别在于进攻动作是由防守姿势发起的。防守反击能为有效的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反击又能起到防护的效果。我们常说,反击的最佳时机是乘对方旧势已去,新力未生之时,达到得分目的。由此,防守反击在散打比赛中常被运动员,特别是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作为保持体力又有效得分的制胜法宝。采用灵活机智、动静变化的战术,对手就难以分辨其中的真伪,隐蔽了自身战术意图,争取了比赛的主动权,也就是控制了场上的局面,从而达到了攻其不备,后发制人的目的。反之,倘若时机不当,使用战术再成功也不能达到反击的目的。运用不同形式的防守反击,也是导致运动员得分取胜的重要因素。3.1.1 防守技术守是利用身体的闪、展、腾、挪与技法上

5、的相生相克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方法。防守技术是整个散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防守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触性防守,以手臂或腿部动作来阻截格挡对方攻击;另一类是不接触性防守,以脚步移动、身体的下潜或躲闪来避开对方的攻击。3.1.2 反击技术反击是在闪躲或阻挡对方攻击后,趁对方攻势落空,身体失去平衡或露出空档的瞬间予以攻击。反击技术其实就是散打进攻通常所运用的一些动作技术,包括踢、打、摔及各种组合进攻动作。3.2 防守反击技术分析散打进攻与防守重要,防守反击更重要。防守反击是一个矛盾范畴。它要求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要善于抓对方旧力已过,新力未发之机反击对方。从技术角度来分析,防

6、守反击属于比较稳健的打法,在严密防守的情况下抓住对手进攻时暴露出的破绽,伺机反击得分。对于防守反击者来说,它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防守反击者先处于防守,面对对方的进攻时能使自己有一个有利的实战姿势,尽量减少自己身体部位的暴露,以免被对方击中,这样自身就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整个身体也处于一种较好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为防守者紧接着进行有效的反击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对方处于主动进攻之时,实战姿势遭到破坏,身体平衡状态改变,身体部分位置因进攻而暴露,再加上身体姿势改变不易在一下子调整过来,在对手“旧力刚过新力未生”之时,防守反击者若能娴熟果断地使用反击技术必能反击中对方,至少能给对方造成威

7、胁。3.3 防守反击技术的分类和运用3.3.1 分类可分为两类,即:不接触防守和接触性防守。前者以自己灵活的步法移动来躲闪对方的攻击; 后者以自己的手臂或腿部的动作来阻截对方的攻击。3.3.2 运用3.3.2.1 防守反击应用前题使用防守反击要有强烈的意识,防反的意识关键是要克服心理上的不利因素,遵循战术的六大心理原则:效益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适时适度原则; 周密性原则;慎重性原则; 奇胜性原则;在实战中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把握反击时机,果断出击。平时必须刻苦练习各种防守反击动作,使之熟练自如,灵敏快速且具有杀伤力。防守反击必须通过实战训练,从中把握对付各种进攻的防守反击技巧。比赛中要遵循“攻防

8、兼备”的原则,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临战不乱,临强不惧,保护攻防的合理节奏。 3.3.2.防守反击在实战中的应用实战中要想达到防守反击的目的,要求防守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学会判断分析对手的习惯动作以及进攻动作的路线、力点和对手的移位情况,果断及时地做出相应的防守反击动作。在实战中,大量动作都是在千变万化的位置、角度、距离、姿势状态甚至凶猛进攻的前提下瞬间发生的。要想在种种防守动作中选出最佳的方法来对付对手确实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只有经过仔细观察、实践、总结和分析,发现进攻的规律性,探索出一些针对性较强、较为综合的防守技术,并在平时训练中加以掌握和熟练,才能达到运用自

9、如、随心所欲的目的,才能在实战中提高自己运用防守技术的能力。通常进攻的动作路线不外乎是正面直线的上、中、下进攻和左右侧面横向的上、中、下进攻。根据这些进攻路线,我们可总结出一些相应的防守方法,如对横线进攻型中的横踢腿,防守者可采用近身躲闪或近身格挡、抄抱摔或正蹬、踹腿反击等方法,并加以反复训练,达到在实践中一看对方出腿就能及时反应判断,同时做出相应防守反击动作的效果3.3.2.1,把握动静时机。防守反击的“动”是指诱敌的战术方法。一方面可争取场上的主动权、控制权、以真假虚实的动作迷惑对方分散其注意力,更好隐蔽自己的战术意图;另一方面,可在动中寻找战机,造成对方判断错误,在其草率进攻的情况下,及

10、时抓住其空档,给予反击。防守反击战术中的“静”,是以静待动的战术方法。赛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观察对方的细微变化,正确判断对方的攻击意图。在防备的情况下,蓄劲待发,以静制动。动与静两种战术结合能充分发挥防守反击战术灵活多变的特点。避免了过于单一的战术,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体能消耗。两者结合互相调节,针对对手不同技术风格,可灵活机动地变化战术。3.3.2.2,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反映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践中学会判断分析对手的习惯动作以及进攻动作的路线、力点和对手的移位情况,然后再做出相应的防守反击动作。经过仔细的观察、实践和总结,就可发现散打运动和其它任何运动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11、。例如,从对手进攻动作路线来分,不外乎是正面直线上、中、下进攻和左右侧面横向的上、中、下不同部位的进攻。这样,我们便可探索出一些比较全面、带有综合性的防守技术。比如,对于对方正面使用正蹲、侧踹腿等,我方都可以应用左、右的侧弹腿,也可以应用格挡或直接上步贴近对方进行防守反击。3.3.2.3,较好的距离感意识。在防守中必须为下一步的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了达到反击的目的,这就要求我方采取格挡或闪躲的方法使对方的进攻失效,还要和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如果身体移动躲闪的距离不够,则容易被对方击中。如果身体移动躲闪的距离太远,则又给下一步的反击带来困难。用防守动作躲闪对方的进攻,所使

12、用的躲闪应该是在能保证躲开对方的攻击的前提下,躲闪距离越小越好,而且尽可能让动作力求简。这样不仅能使自己的步法轻快、灵活,更能保持自身的平衡,使反击更快、而且更具杀伤力。3.4 防守反击战术分析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进行反击,实现防守反击的战术运用,把握时机是其关键。可做以下带有规律性的战术运用准备,即:观察对方的步法和身体重心的移动情况,及时发现对手肩关节髋关节的特定运动形式,与其攻击动作;了解对手惯于使用的攻击动作; 注意对手眼神及表情的变化,从中获得信息。3.4.1 先防守后反击在对手主动进攻时,我方不能即刻有效反击或不利于直接反击。例如,对方以较快的踹腿从中路进攻,我方两手护于胸前的同时拍压

13、其攻击腿的脚跟,并适当调整步法使身体处于有利的反击状态,对方在没有击中目标的情况下,受到外力的拍压,改变身体重心和动作路线,来不及调整下一个进攻动作。这时我方可大胆用前边腿攻击对方腹部。又如,对方以后边腿强攻时,由于后边腿力量大、幅度也大,击空后还有一定的惯性作用,致使重心偏离,即使勉强控制身体的稳定,也会出现较大的空档,我方可在躲闪的同时,掌握最佳的反击距离。3.4.2防守同时施以反击双方在攻击距离内,对方先进攻,在没有较强的攻击力时,可以边防守边反击的方法争取及时的反击。例如,对手用前低边腿主动进攻,这时的小低边腿有速度,却没有力度,如果我方先用躲闪并防守的方法,对方便有了喘息的时间,反之

14、,在防守的同时施以反击,可争取在瞬间争取主动。又如,对手以低踹腿进攻,路线是直线,力量向前用力,攻击我方大腿部位,我方先以左手用力搁挡其踹腿的小腿部,改变其踹腿的路线,使其偏向我方左侧同时提膝垫步出摆拳重创对方,或顺势别倒对方。3.4.3 以攻代守在正确判断出对方的攻击意图,果断采取预先抢攻,破坏对方的进攻。例如,当对方低边腿踢击时,出腿前有个起动过程,我方捕捉其微小的预兆,抢先攻击,用踹腿快速堵击对方躯干部位或大腿部位。当对方踹腿提膝向前逼近时,我方迅速以正蹬腿阻击,可控制对方出腿的机会,轻易化解对方的进攻。四、防守反击技术的形成与训练4.1 反击技术的形成4.1.1 何为反击技术反击是在闪

15、躲或阻挡对方一击之后,趁对方攻势落空,身体失去平衡或露出空档的瞬间,予以攻击。4.1.2 反击时要能连续进攻利用防守所创造的有利条件,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进行富有成效的反击。此中的第一反击尤为重要,对手若遭到首次反击而失去身体平衡的话,切勿使他有恢复身体平衡的机会,必须立即再给对方施以重拳、重腿连续攻击,直到对方败下阵来。.4.2 防守反击的训练在实战中反击时的瞬间反应和其它运动技巧一样,须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来培养。平时训练时首先应考虑对方可能运用的一些进攻动作,要针对其进攻动作制定各种相应的防守动作以及反击动作,最后把防守动作、反击动作结合起练习,直至在头脑中形成条件反射,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战中

16、运用自如。如当对方用横踢腿进攻时,不管是用左横踢还是右横踢,也不管是进攻头部还是身体,防守反击者都可找出一种规律性的防守反击动作“格挡上步直拳反击”,因为横踢腿是横向进攻,其力量阻截不了直线反击,加上防守反击者上步移动缩小了距离,使对方的横踢腿无法发挥原来的威力,而距离缩小则为防守者用直拳进攻反击时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熟练掌握并恰当运用这种方法是极易反击成功的。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练习方法,在平时训练时,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防守反击的技术训练,如打信号靶、打防守反击靶、想象练习、有条件的反击实战等等。在训练中,一定要把术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战术思维在头脑中要灵活运用,盲目、空洞的无战术思维的技术训练不会促进防守反击技术训练水平的提高。4.2.1 结合步法训练反击技术结合步法练习的目的是使运动员熟练掌握在堵、迎、退中快速出招攻击能力以及变线、多点攻击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4.2.2 对影空击训练对影空击练习又叫“假设敌”练习,其练习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