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2278909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56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国民事诉讼法课件(本科教学)(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事诉讼法主讲:张艳丽开课之前:几个理念 司法公正的理念 程序本位的理念 诉权保障的理念 程序多元化的理念 诉讼国际化的理念开课之前:三个注意 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民事诉讼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开课之前:课程目的 核心课程 掌握程序原理及程序规定 实际运用程序制度解决民事纠纷 明确不同法律职业者地位和作用: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证人、公益人等等。 树立公正司法和执法理念 课程介绍课程简介1.doc开课之前:课程内容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诉权与诉 当事人制度 主管和管辖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审判程序 执行制度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制度 涉港澳台

2、民事诉讼程序制度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2.doc开课之前:学习方法 预习 听课 阅读 写作 辩论 模拟开课之前: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高教第三版。 2、参考书 民事诉讼专题著作。 日本、德国、美国民事诉讼著作或文献。 民事诉讼法专题论文。 司法制度改革文献。 中国民事诉讼法修改。 3、途径 有关网站及图书馆 参考资料 中国民商法律网 -首页 .htm 参考资料 :中国诉讼法律网:最新文章 .htm 参考资料 著作 .doc 参考资料 论文 .doc开课之前:主要法律、法 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 年,2007 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3、1999 年。 3、最高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 1992年。 3、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 年。 4、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 5、最高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若干规定2003年。 6、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4年。 相关法律开课之前: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 。 平时考核方式:到课率、课堂回答问题、案例评析、提交小论文、模拟法庭等。 期末考试方式:闭卷 模拟试卷模拟试题.doc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本章重点问题 1、民事纠纷。2、民事诉讼。3、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4、民事诉讼法律关

4、系。5、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第一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一、民事纠纷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又称民事争议、民事冲突,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特点: 1.民事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纠纷内容为民事权利、义务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 民事争议与刑事争议的区别。 相关案例: 辛普森案? 致人伤害医疗费用纠纷与过失伤人纠纷? 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区别。 相关案例: 专利权授予与专利所有权争议。 学校是否授予学位争议。 课堂案例 主管和管辖案例 .doc 案例 1、 2、 3二、民事纠纷的处 理机制 民事纠纷处理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制度

5、。三、 ADR 我国民事纠纷方式: 1、和解 (协商) 2、调解 3、仲裁 4、诉讼 发生纠纷应如何正确选择解决纠纷方式? 课堂案例主管和管辖案例.doc 案例第二节 民事诉讼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活动和关系的总和。P4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 1、诉讼对象的特定性。 2、当事人处分权利的自由性。 3、双方当事人在诉讼对抗上的特殊性。 4、民事诉讼程序的严格规范性与正当性。 5、纠纷解决的强制性、最终性、权威性。诉讼中的机制二、民事诉讼的目的 (一)概念和意义 民事诉讼目的,是立法者根据客观需要和对民事诉讼本质属性及规律的认识,而预先设定的民事诉讼制度的理想目标。 我国

6、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 民事诉讼目的多元化 (二)国外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以德、日为代表: 1、私权保护说。 2、维护私法秩序说。 3、纠纷解决说。 4、程序保障说。 (三)我国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学说 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1、多元说或多层次说。(教材观点, p7) 民事诉讼目的包括实体性和程序性目的。 2、纠纷解决说。 3、程序保障说。 4、利益保障说。 参考书: 民事诉讼目的论 ,李祖军,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一)概念 是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调整的法院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当事人之间以及当

7、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1、是属民事诉讼法调整。 2、存在于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 3、内容为诉讼权利义务关系。 (二)特征 1、是由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讼法律关系构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内容)。 审判法律关系:指法院与当事人和其他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形成的由民事诉讼法律规范调整的具体社会关系。 争讼法律关系:指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形成的由民事诉讼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2、体现了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对立与平衡。(表现形成) 国家审判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关系。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要素 1、主体 是指在民事诉

8、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诉讼参加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和诉讼主体的区别 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范围: (1)人民法院。 (2)人民检察院。 (3)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4)其他诉讼参与人。 2、内容 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享有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各主体享有不同的民事诉讼权利和民事诉讼义务的内容: ( 1)法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 2)检察院 - ( 3)当事人 - ( 4)诉讼代理人 - 3、客体 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指向对象 案件的客观事实

9、和实体权利请求 (2)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之间指向对象: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 (3)人民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指向对象 案件的客观事实 (4)当事人之间所指向的对象: 诉讼理由和诉讼请求 (5)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指向对象: 案件的客观事实 (四)法律事实 概念:凡是能够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称为诉讼上的法律事实。 事件: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如:当事人丧失行为能力,不可抗力原因发生等。 行为(主要事实):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所实施的能够引起一定诉讼法上效果的行为。 (1)法院的诉讼行为 法院的诉讼行为包括裁判行为、执行行为和其他行为

10、。 (2)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区别于法律行为(实体法律行为)。 当事人诉讼行为包括:取效性诉讼行为和与效性诉讼行为。 取效性诉讼行为 :无法单独直接获取其所要求的诉讼效果,必须借助法院相应的行为才能获取所要求的诉讼效果。例如:回避申请、要求法院调查取证等。 与效性诉讼行为 :无须法院介入即可发生诉讼效果。例如:自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管辖协议、不上诉、执行和解等。 (3)诉讼契约 是当事人间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现在或将来发生诉讼法上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又称诉讼上的合意。 前提是法律对这种合意没有规定。如:不起诉契约、证据契约等。 目前存在诉讼契约合法与不合法争议。 相关论文 诉权、民事

11、诉讼法律关系、基本原则相关论文 诉讼契约论 .doc有关民事诉讼法律关系问题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是不是一回事?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如何发生和变化? 3、研究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意义何在? 相关论文 诉权、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基本原则相关论文 庭审资料 民诉普通程序 .rm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 质 概念: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性质: 1、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以规范法院行使审判权而定)。 2、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二、效力 1、对事的效力。(主管范围) 2、对人的效力。 3、空间效力。 4、时间效力。三、

12、民事诉讼法的发展 1、民事诉讼法的宪法化。 2、民事诉讼法的国际化。 3、民事诉讼法的多元化。 4、民事诉讼法的社会化。 5、民事诉讼法的科技化。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一、民事诉讼法与 宪法 1、宪法为根本大法。 2、宪法规定了诉讼基本权利和原则。 3、宪法司法化。二、民事诉讼法与民事 实体法 1、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共同作用的“场”。 2、民事诉讼法保障民事实体法的贯彻实施。 3、民事诉讼法具有创制和促进民事实体法发展的功能。 4、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在某些方面彼此相互交汇。三、民事诉讼法与刑事 诉讼法 1、联系与区别。 2、交叉情况的处理模式。P23 世界范围的

13、两种模式:一是平行式;二是选择附带式。 3、我国处理机制特点及弊端。 课堂案例 主管和管辖案例 .doc 案例 4四、民事诉讼法和行政 诉讼法 1、联系与区别。 2、交叉情况的处理。P25 原则: (1)相互无权作出认定。 (2)实践中可以行政附带民事。 3、行政附带民事的主要类型。p25五、民事诉讼法与人民调解法 1、人民调解依照民事诉讼法。 2、对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承认。六、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 1、两种不同解决纠纷机制和途径。 2、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重点问题: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处分原则。 3、法院调解资源合法原则。 4、辩论

14、原则。 5、检察监督原则。 6、诚实信用原则 7、程序本位原则 8、公益诉讼原则 9、程序选择权原则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一、基本原则概念 是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基本属性: 1、内容的根本性决定了基本原则的地位。原则的规定符合目的和价值的要求。 2、效力贯彻始终具有导向作用。二、基本原则的功能 1、规范民事诉讼法的具体制度和规则 立法准则的功能 2、规范诉讼主体的行为 行为准则的功能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1、共有原则。 2、特有原则。第二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一、概念 第8条规定 二、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2、双方当

15、事人拥有同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手段,同时,人民法院平等地保障双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3、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三节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一、概念 第5条第1款规定同等。 第2款规定对等。 二、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第四节 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一、概念 第9条规定 二、含义 1、受理案件后,应当重视调解。 2、调解的方式、方法。 3、法院调解要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 三、问题 1、法院调解与裁判的关系? 2、法院调解与和解的关系? 3、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相关论文 相关论文 诉权、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基本原则相关论文 .试论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之优化与完善 .doc 相关论文 诉权、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基本原则相关论文 调解的重构(一) .d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