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2240332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人社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县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人社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大力实施就业脱贫攻坚,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强化服务,主动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一、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推进(一)就业各项任务指标完成良好。截止10月底,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98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75%;城镇登记失业1523人,登记失业率在4.0%以内,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88

2、%;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6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4%。征缴失业保险费收入1412万元,参保人数达到32358人;推荐完成创业小额担保贷款7395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64%;就业扶持民生工程公益性岗位开发完成450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3%;认定10家见习单位、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43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9%;安排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上岗见习76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7%;劳动事务代理共接受各类档案托管1.9万人,为280人办理了退休服务手续。积极开展各种就业服务活动。今年,举办了以“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专场招聘会、顾桥镇工业聚焦区专场招聘会以及“春风行动”

3、招聘会等大型招聘会3场,先后有县内外80余家企业进行招聘,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了近1500余名求职者参加招聘会;同时,利用人力资源市场大厅位置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职业介绍功能,发布各类企业用工招聘信息,发布各类企业招聘信息员工300余人,解决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年度高校毕业生等求职人员的求职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扎实推进技能培训工作。认真落实省、市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实施意见,通过各类技能培训,让全社会各阶层劳动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企业一年内新招用职工、退役军人、贫困劳动者等各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2017年,实施就业

4、技能培训1563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4.2%;完成创业培训276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实施技能脱贫培训14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2%;开展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155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6%。大力开展技能鉴定工作。2017年,我局共开展技能鉴定了51期,鉴定人数2047人,鉴定合格人数为1867人,合格率为91%。其中,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申报人数为253人,鉴定人数为244人,合格人数为229人。完成了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鉴定的职业主要有有电工、焊工、中式烹调、养老护理、保育员、育婴员、钳工、数控车工、普通车工、服装设计定制、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公共区域保洁、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

5、等14个职业工种。二、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升(一)各项保险征缴成绩显著。截止10月底,全县职工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7990人、60691人、30315人、34974人、39165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4.8889万人,个人缴费总额为4142.74万元,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被征地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24675人,新增参保人数4758人,征收基金4097.7万元。(二)保险待遇全面落实。截止10月底,我县共为企事业单位1793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各类养老基金3.63亿元,退休待遇审核1064人,发放率100%;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支出816

6、0.81万元,人均待遇水平95.7元,发放人数88106人,社会化发放率达100%;被征地养老保险享受待遇10963人,发放基金3189.9万元。三、人事人才工作卓有成效(一)积极做好技能人才工作。按照市局工作部署,深入调研我县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开展引智工作,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服务管理工作,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任中级职务284人;聘任高级职务93人。扎实推进我县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继教培训工作,制定了关于做好2017年度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工作的通知,认真组织开展培训报名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29家单位5432名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培训。(二)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人

7、员管理招聘工作有序进行。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单位编制和公务员职位空缺情况,扎实做好2017年全县考试录用公务员计划申报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2017年全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的信息宣传和政策咨询工作。今年,我县共招录公务员26名,其中乡镇机关12名,市场监管局6名,县经审局3名,法院5名。2017年,我局会同县教育局实施了城区教师选调、2017年新任教师招聘及硕士研究生招聘等工作;按照市统一安排,共招募9名三支一扶人员,缓解了我县偏远乡镇中小学师资薄弱的问题。(三)认真组织全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培训。严格按照安徽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以及上级有关考核文件精神,切实加强领导,认

8、真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20*年度公务员考核工作的通知。做好考核对象的确定工作,在开展公务员年度考核的同时,以“工作日志”制度为抓手,不断强化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有效地激励和监督公务员履职尽责。目前,20*年度公务员考核工作正有序开展。顺利完成了我县20*年事业单位考核工作,截止目前,共有7798名人员参加了考核。调训20*年我县新录用的36名公务员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公务员初任培训班;选调了5名公务员参加省公务员局举办的全省脱贫攻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选调了2名公务员参加省公务员局举办的全省创新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班;分两期选调了12名公务员参加省公务员局举办的全省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9、;选调了2名公务员参加省公务员局举办的县域经济振兴发展专题培训班;选调了1名公务员参加省公务员局举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培训班;选调了1名公务员参加省公务员局举办的开放发展引智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全县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工作。(四)扎实做好工资福利工作。完成2017年事业单位增加薪级7528人,20*年离休干部一次性生活补贴审批64人,办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56人;审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称(岗位)变动调整工资132人,受处分降低工资6人,检察官津贴变动4人,对35人调动转移工资手续进行了办理;审批了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和新参加工作工人转正定级27人;按照管理

10、权限批准退休136人,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对20*年度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进行了审批。根据安徽省人社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人员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皖人社发20*35号)文件精神,对我县检察院、法院143人进行了工资制度调整,其中员额内检察官24人,员额内法官31人。并已报淮南市人社局、淮南市检察院、法院备案。四、劳动监察和仲裁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专查、企业年检等方式,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依法开展监察。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572户,涉及劳动者3万余人,补签订劳动合同3896份,劳动保障书面年审305户,年审覆盖

11、达100%。全年共受理劳资纠纷案件100起,结案100起,涉及劳动者人数513人,追回工资3023312元,为35名职工追回押金8700元,办理市长热线185 起,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76起,结案74起,结案率达97%以上,涉及农民工3040人,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2.6亿元,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部门处理2起,全年无一起劳动监察案件被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积极开展以劳动合同备案工作,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了劳动合同备案管理系统,做好单位材料、花名册及电子档案的收集、管理,归档工作。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建设,发现并尽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企业不主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

12、同、农民工不知道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规范、劳动合同短期化、口头协议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共接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2起,其中结案10起、2起审理中,按期结案率达100%。重点及亮点工作(一)扎实推进就业脱贫工程政策落实。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切实加大就业支持扶贫攻坚力度,通过信息服务、政策咨询、用工对接、政策扶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技能培训等精准扶贫措施,促进和引导贫困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一是扶贫基地带动明显。3月,县人社局、县财政局联合下发就业扶贫基地、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认定和补贴办法等2个业务指导性文件。目前,经初步

13、统计全县现有各类扶贫基地51个,建立扶贫车间12个,带动全县各类人员就业8156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员直接就业603人。2017年3月我局牵头实施的就业扶贫基地和居家扶贫基地,经申报、考核、公示,认定了6家县级扶贫基地,开发扶贫岗位196个;认定20家企业为居家就业扶贫基地,提供居家就业扶贫岗位373个。二是就业帮扶活动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抓好常态化服务,开展政策宣传,送岗入户;举办专题服务活动和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2017年通过就业帮扶实现就业人员159人,就业帮扶率、就业稳定率均达100%。三是深入实施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对符合条件的贫困者进行技能脱贫培训,免费提供住宿

14、,培训期间,给予贫困劳动者一定的生活补助。截止目前,共开展培训班9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4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0%。(二)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根据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我县于20*年9月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此次改革涉及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000人,其中在职工作人员11494人(机关公务员、参公人员1879人,事业单位人员9615人);退休人员5382人(机关公务员、参公退休人员1092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4290人)。目前,我县数据采集已完成,各参改单位已启动参保登记205家单

15、位12295人,其中在职8325人,退休3970人,参保率88.15%;全县170家单位3985名退休人员已享受从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待遇。(三)城乡居保在全市率先实现“两个不出村”。今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城乡居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质量。县农保中心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试点选择1到2家人缘、地缘俱佳的商店、小超市或农资服务网点等统一安装了POS机或银行转帐电话,作为金融服务“银行卡助农”服务点。参保人员可以携带存折(卡)和保险费到银行设在村(社区)的便民服务点进行缴费。便民服务点的操作人员收取现金后通过转账业务将保险费转入参保人员本人的银行账户。参保人员每年应缴纳的

16、养老保险费由银行直接从账户中扣缴。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居保经办服务个人缴费、待遇领取“两个不出村”。城乡居保“不出村”服务建设方便了城乡居民,尤其是离集镇较远、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为提升城乡居民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四)人事争议仲裁庭标准化建设成绩明显。我局坚持积极争取、立足实用、逐步完善的原则,以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标准,不断加强推进我县仲裁庭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省、市人社部门关于加强仲裁庭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积极筹措资金,逐年不断加强仲裁庭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配置了50平方米的专用仲裁庭,配置了仲裁庭办案必需桌椅,建立了由电脑、打印机、证物演示器、录音录像监控等设备组成的仲裁庭庭审办案系统,实现立案、审案、结案仲裁工作全过程网上办理,提升了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处理标准化水平。上半年,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列为全省2017年度20个示范仲裁院试点院之一。六、存在的问题(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受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县域内矿企压力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