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复习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19975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生活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生活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生活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治生活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治生活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生活复习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公民为主体1. 宪法赋予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基础和标志) 监督权 、政治自由2. 公民的基本政治性义务3、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方式) 、民主决策(方式) 、民主管理。考察以公民为主体的内容从这四方面考虑,要遵守三原则,通过的四种途径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见月考一题。(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首先,有助

2、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 民主评议政府 网上评议政府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公民如何负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利?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事实求是的

3、原则,不能干预公共事务。 )2、政府作为主体1. 政府的性质:政府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 政府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组织经济建设职能 组织文化建设职能 社会建设职能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职能3.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三点要求:4.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5. 政府要依法行政: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政府的权力需要监督:为什么要监督政府的权力?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力? 经常单独出题考察政府:首先答国家性质,然后是政府性质,职能、宗旨、原则,依法行政、政府的权力需要监督,有“

4、为什么”和“怎么做”两种题型。 3、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作为主体)1.中国共产党的内容:判断这个主体的方法:中共中央、省委、县委、市委等。都是指的中国共产党。主要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宗旨、指导思想。2.题型主要有:“为什么”和“怎样做”的题型。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政协的性质和职能,这部分知识常常与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综合考察。典型例题:1.材料: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 年 10 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 17 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

5、结构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8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党要组织调研活动,发挥核心带头作用。有利于巩固其执政党地位。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省委组织专家调研,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省委组织调研、听取群众意见,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省委组织调研,有利于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省委调研有利于做到发展成果于人民共享。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6、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以省委要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2、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怎样掌好权、用好权。 (6 分)要坚持其执政党地位,起到核心带头作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指导思想的指导)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民主执政。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3.2013 年 9 月 17 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人士的意

7、见和建议,各民主党派先后发言,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就有关方面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2013 年 11 月 9 日11 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主持。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并对当前的重大和紧迫的问题做出了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深化改革的决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

8、共产党通过了决定 ,对当前的重大和紧迫的问题做出了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意:经常把中国共产党的内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起结合起来考察。4、人民政协1.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2.围绕

9、的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考察此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分析哪点体现了政治协商、哪点体现了民主监督、哪点体现了参政议政。分条目!5、民族、宗教政策基本知识点一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 型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

10、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权、变通执行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三、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典型例题:1、世纪金榜 P78 第十题。考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制的意义。 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全国人大为主体: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

11、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幕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力。实行民主集中制。3. 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

12、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特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人大代表为主体: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产生: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权利: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义务:4 点七从政治制度方面看:我国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首先,明确我国的政治制度既包括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又包括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 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了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 基本的政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性质、执政方

13、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上等方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注: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基本的政治制度。而我国的政党制度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要混淆!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及其关系。见综合探究看课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关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保障。三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九、 国际关系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

14、分析一类题目时,经常用到的知识点:1、主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表现在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在国家最高权力的堵路自主性。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冲突的根源,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其他国家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对发展的主要障碍。6、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

15、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7、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发展。8、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纪金榜 P93 页 9.(考察国际利益题的分析)注:考察这一部分内容时,即使不会时,要罗列上这些知识点。二、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准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16、和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典型例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结合材料,全面阐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材料中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直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