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190844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 ( 一 ) 周 易 与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关 系 一 、 中 国 传 统 传 统 文 化 的 基 本 精 神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基 本 精 神 是 什 么 ? 高 校 教 材 中 国 传 统文 化 概 论 中 归 为 三 点 : 天 人 合 一 与 以 人 为 本 ; 刚 健 有为 与 自 强 不 息 ; 厚 德 载 物 与 中 庸 尚 和 。 天 人 合 一 与 以 人 为本 , 强 调 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统 一 , 在 天 人 这 中 , 人 是 重 点 , 人 要去 认 识 天 道 , 实 践 天 道 , 体 现 天 道 , 参 与 天

2、 道 其 中 , 最 终 实 现天 人 合 一 。 自 强 不 息 与 厚 德 载 物 , 本 出 自 易 传 的 两 句 名 言 :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 地 势 坤 , 君 子 以 厚 德 载 物 。 君子 为 什 么 要 自 强 不 息 、 厚 德 载 物 , 因 为 天 行 刚 健 有 为 , 地 道 柔顺 宽 容 , 君 子 只 不 过 是 在 法 天 则 地 而 已 。 至 于 中 庸 尚 和 , 它 本 来 也 是 上 天 的 品 质 之 一 , 中 就 是 度 ,就 是 和 , 就 是 适 可 而 止 , 不 偏 不 依 , 老 子 云 : 天 之 道

3、 损 有 余而 补 不 足 , 不 就 是 不 偏 不 依 的 中 道 吗 ? 昼 夜 的 交 替 , 寒 暑 的变 化 , 草 木 的 枯 荣 , 不 都 是 上 天 中 和 的 体 现 吗 ? 因 此 , 就 其 实 质 与 其 追 求 的 最 高 标 准 而 言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的 基 本 精 神 是 一 而 不 是 三 , 这 个 一 , 便 是 天 人 合 一 , 天 人 合 一之 中 , 包 含 着 人 本 主 义 , 包 含 着 自 强 不 息 , 包 含 着 厚 德 载 物 ,包 含 着 中 庸 尚 和 。 天 人 合 一 是 说 天 道 与 人 性 息 息 相 通

4、, 和 谐 统 一 。 为 什 么 呢 ? 中 庸 日 : 天 命 之 谓 性 。 天 命 就 是 天 道 、 天 性 , 即 天 的 意志 、 天 的 规 律 , 换 言 之 , 即 自 然 规 律 、 客 观 规 律 。 古 人 认 为 ,上 天 的 规 律 就 是 人 性 的 本 源 , 故 而 上 天 的 规 律 也 就 是 人 的 本 性 。人 的 这 种 天 性 不 仅 与 生 俱 来 , 而 且 不 论 贤 愚 , 人 人 都 有 。 宋 代某 尼 的 悟 道 诗 云 : 尽 日 寻 春 不 见 春 , 芒 鞋 踏 遍 陇 头 云 。归 来 笑 拈 梅 花 嗅 , 春 在 枝 头

5、 已 十 分 。 字 面 看 是 说 寻 春 , 其 实是 说 悟 道 。 道 在 哪 儿 ? 就 在 心 中 , 然 而 后 天 的 种 种 世 俗 的 欲 望埋 没 了 人 的 本 性 , 人 离 天 道 越 来 越 远 , 以 致 于 有 事 难 成 或 一 无所 成 , 要 想 人 生 有 成 , 必 须 如 老 子 所 云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自 然 , 也 就 是 客 观 规 律 , 人 逐 渐 去 除 后天 所 沾 染 的 私 欲 杂 念 , 就 能 明 净 本 心 。 见 其 本 性 。 而 人 性 就 是天 性 , 天 性 也

6、 就 是 物 性 。 尽 己 之 本 性 则 可 尽 人 性 物 性 , 尽 人 性物 性 便 可 上 下 与 天 地 同 流 , 赞 天 地 之 化 育 , 成 己 成 人 成 物 ,与 天 地 并 列 为 叁 矣 。 这 时 , 人 就 是 一 个 与 天 地 合 一 的 大 写 的 人 ,佛 家 的 明 心 见 性 , 见 性 成 佛 也 就 是 这 个 意 思 。 天 人 合 一 学 说 , 既 承 认 天 人 有 别 , 又 看 到 天 人 之 间 可 以 统一 , 统 一 的 基 础 , 便 是 发 挥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积 极 进 取 , 把 主观 意 识 上 升

7、到 客 观 规 律 的 高 度 , 与 其 合 二 而 一 , 在 生 生 不 息 的生 命 大 洪 流 中 实 现 人 与 天 地 万 物 的 和 谐 共 处 。 这 种 共 处 是 一 种积 极 的 动 态 的 和 谐 。 历 朝 历 代 的 变 法 改 革 , 究 其 实 质 就 是 在明 天 应 变 ; 古 人 动 辄 占 卜 , 以 便 知 天 命 , 断 吉 凶 , 定 人 事 , 就是 在 积 极 地 探 天 应 天 ; 流 传 至 今 的 找 对 象 看 生 辰 八 字 , 结 婚 选黄 道 吉 日 , 动 土 上 梁 放 鞭 炮 , 埋 人 、 划 庄 基 看 风 水 等 等

8、 , 其 最初 的 动 机 也 是 在 力 求 知 天 以 应 天 道 的 , 只 不 过 后 来 人 把 它 庸 俗化 了 而 已 。 天 人 关 系 的 辩 证 统 一 , 是 中 国 文 化 中 处 理 天 人 关 系 的 根 本原 则 和 主 导 思 想 。 儒 家 的 仁 义 礼 智 信 , 无 不 以 源 于 天 道 为 其 理论 基 础 , 以 合 乎 天 道 为 其 理 想 的 终 极 境 界 。 这 一 点 , 礼 记 、 论 语 中 多 有 论 述 。 宋 元 学 案 晦 翁 学 案 语 要 则 说 得更 透 彻 : 须 知 天 理 只 是 仁 义 礼 智 之 总 名 ,

9、仁 义 礼 智 便 是 天 理的 件 数 ?quot;道 家 主 张 的 道 , 既 是 宇 宙 之 本 源 , 又 是 宇 宙 运行 的 总 规 律 , 他 们 主 张 一 切 顺 其 自 然 , 实 质 就 是 顺 应 天 道 , 庄子 更 是 以 天 地 与 我 并 生 , 而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的 天 人 合 一 为 其最 高 的 精 神 境 界 。 其 后 汉 儒 董 仲 舒 的 天 人 感 应 说 , 魏 晋 玄学 的 自 然 与 名 数 的 调 合 以 及 陶 渊 明 纵 浪 大 化 中 的 放 达 , 以至 于 古 今 文 学 崇 尚 的 清 水 出 芙 蓉 , 天 然

10、去 雕 饰 、 情 景 一 合 ,妙 语 自 得 , 语 如 数 家 珍 , 文 如 行 云 流 水 等 等 , 无 不 以 天 人 合一 为 其 最 高 境 界 。 至 于 语 词 , 就 更 明 显 了 , 凡 是 人 们 认 为 最 上乘 的 人 、 事 、 物 , 大 都 以 天 地 名 之 , 诸 如 : 巧 夺 天 工 , 天 造 地设 , 天 衣 无 缝 , 天 长 地 久 , 天 香 国 色 , 天 作 之 合 , 天 真 烂 漫 ,天 高 地 厚 , 天 罗 地 网 , 天 网 恢 恢 等 等 。 就 连 中 华 民 族 承 传 至 今的 传 统 美 德 。 也 无 一 不

11、是 始 源 于 天 而 终 合 于 天 的 。 那 么 为 什 么 各 个 领 域 都 以 合 天 为 其 最 高 准 则 呢 ? 有 句 话 叫 :英 雄 所 见 略 同 。 英 雄 之 所 以 所 见 略 同 , 是 因 为 英 雄 圣 贤 都 同 具慧 眼 , 更 早 地 看 到 了 宇 宙 万 物 的 本 质 而 已 。 古 人 认 为 , 天 道 恒昌 ,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也 认 为 , 客 观 规 律 是 不 以 人 的 意 志 为 转 移 的 ,顺 之 则 昌 , 逆 之 则 亡 。 因 此 古 今 各 方 圣 贤 的 共 同 目 标 , 中 国 传统 文 化 的 基 本

12、 精 神 , 都 是 天 人 合 一 。 天 人 合 一 的 基 本 精 神 , 作 为 一 种 历 史 的 积 淀 , 早 已 渗 透 于 每一 个 中 国 人 的 血 肉 之 中 , 它 不 只 是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基 本 精 神 ,同 时 也 是 创 造 社 会 主 义 新 文 化 的 历 史 依 据 和 现 实 基 础 。 二 、 周 易 是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基 础 , 是 沟 通 天 人 这 际的 桥 梁 人 性 本 源 于 天 道 , 然 在 后 天 的 社 会 生 活 中 , 却 越 来 越 背 离了 天 道 。 背 天 离 道 之 人 , 又 何 以 见

13、 其 本 性 而 等 天 齐 地 呢 ? 古 圣先 贤 对 人 类 的 最 大 贡 献 之 一 , 便 是 给 人 类 留 下 了 一 部 登 天 的 梯子 , 造 就 了 一 座 由 人 及 天 的 桥 梁 - 周 易 。 周 易 本 身 就 是 古 人 对 天 道 规 律 的 形 象 化 演 示 与 文 字述 说 。 周 易 原 名 易 , 汉 代 以 后 称 为 易 经 , 是 周 代贵 族 求 神 问 卜 的 书 , 包 括 经 、 传 两 部 分 , 经 文 部 分 包 括 卦 形 、卦 辞 、 爻 辞 、 传 文 则 是 后 人 对 经 文 的 解 释 。 易 传 : 易 有 太

14、极 , 是 生 两 仪 , 两 仪 生 四 象 , 四 象 生八 卦 , 八 卦 演 万 物 。 易 卦 的 形 成 , 推 演 过 程 本 身 就 演 示 着 宇 宙 万 物 的 生 成 及 其发 展 演 变 规 律 。 如 下 图 : 太 极 即 天 地 未 分 之 前 的 混 沌 一 体 的 状 态 , 是 生 成 万 物 的 本源 。 两 仪 即 阴 、 阳 , 是 易 卦 的 基 本 符 号 , 四 象 即 老 阳 、 少 阴 、少 阳 、 老 阴 。 八 卦 即 乾 、 兑 、 离 、 震 、 巽 、 坎 、 艮 、 坤 。 八 卦 的 生 成 , 自 上 而 下 看 , 是 一

15、分 为 二 , 一 分 为二 ; 自 下 而 上 看 , 是 合 二 而 一 , 合 二 而 一 。 每 一 个 层面 的 每 一 个 一 都 是 下 一 层 面 的 阴 阳 合 构 体 , 是 相 反 相 成 、 相对 互 补 而 又 系 统 平 衡 的 对 立 统 一 体 。 这 不 就 是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一分 为 二 、 对 立 统 一 规 律 的 具 体 演 示 吗 ? 在 易 卦 原 理 中 , 太 极 就是 最 高 层 的 对 立 统 一 体 , 其 阴 阳 鱼 的 阴 阳 对 立 而 又 整 体 和 谐 正是 古 人 所 追 求 的 天 人 合 一 的 最 高 境 界

16、。 阴 与 阳 , 性 质 相 对 , 作 用 相 反 , 然 并 非 你 死 我 活 , 势 不 两立 , 而 是 相 生 相 成 , 相 互 错 合 , 在 相 互 对 立 中 保 持 着 动 态 的 和谐 统 一 。 这 就 是 古 人 为 什 么 既 要 自 强 不 息 又 要 厚 德 载 物 , 既 要积 极 进 取 又 要 中 庸 和 顺 , 既 要 天 人 合 一 又 要 以 人 为 本 的 根 本 原因 。 六 十 四 卦 的 卦 序 、 卦 形 亦 无 一 不 是 天 道 规 律 的 形 象 化 演 示 。一 卦 中 六 爻 , 自 下 而 上 , 依 次 称 作 初 、 二 、 三 、 四 、 五 、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