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187297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的操作与评价策略的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1.社会发展之需要。社团是一种社会组织,是社会的血脉。一个国家拥有社会组织的多与寡,早已成为衡量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参加社会组织的多与寡,也早已经成为考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尺度。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平台,为有自主、个性发展需求的农村孩子拓宽视野,启迪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教育模式转变之需要。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社团活动是一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大大提高了生生之间的交往,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3.校园文化

2、建设之需要。一所优质的学校,不在于规模大小,也不在于条件的优劣,而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的魅力,是让人的精神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学生社团建设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校园文化中凸现出来,它不再是校园文化的附属品,而是越来越趋近校园文化的中心。二、课题的概念及界定小学生社团:由学校统一管理下,在有特长的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带领下,小学生在传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开设多元社团,并让学生、老师和家长,自愿报名和社团招募等形式组建,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为一体的成长共同体组织。农村小规模小学:以我校为例,泛指学生数在三百人左右的地处农村的小学。

3、三、课题的研究现状、意义与理论依据研究现状:2000 年左右,大学生社团建设已经盛行,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旗帜引领下,高中、初中、小学也掀起了一股“学生社团”热。但由于学生社团重在自主,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因而在小学阶段很少提出学生社团建设方面的研究,更不要说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了。为满足据学生自主、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教育模式的全新转变,我们提出了该课题。研究意义:其一,不仅从理论上探索社团建设校本化实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做出尝试;其二,探索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其三,探索在校本研发过程中进行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共同体发展的一般模式,逐渐形成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

4、化建设。 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包括由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交往、自我任知和自然观察智能八项。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因此学校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的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该理论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通过不同的社团组织,才能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享受个体发展带来的幸福。教育的艺术在于,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现代教学必须改变学习方式的单一性,以适应学生群体智能的多元

5、倾向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2.全面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在学校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是重要的,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使人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尤其是罗杰斯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特征时,经常使用“意义学习”这个术语。他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

6、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教育的目标是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四、课题预期目标1.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通过本课题研究,积累小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参与社团辅导的老师和家长,特别是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提高。2.建立完善的操作体系。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小学生社团活动的路子,促进本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使活动进一步完善,使学生得以更有效地发展。3.确立有效的评价方案。通过本课题研究,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

7、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局面,创新对社团活动运作过程的评价方式,增强社团活动的有效性、延续性。4.营造自主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社团不流于形式,踏踏实实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5.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学生、教师内涵发展的目标,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社团,凸显本校的文化底蕴。五、课题研究内容1.小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形式的研究。研究要点:文献研究;对学生、老师、家长进行问卷调差研究。2.小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内涵及其特征的研究。研究要点:社团文化建设的内涵、社团文化建设的特征研究。3.小学生社

8、团实践主题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研究要点:社团活动内容的选择;社团主题活动的设计研究。4.农村小规模小学学生社团评价的策略研究。研究要点: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5.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建设中小学生发展的个案研究。研究要点:社团建中过程中小学生自主、个性发展的个案研究。6.农村小规模小学学生在社团文化建设中能力发展的研究。研究要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往、创新能力的研究。7.农村小规模小学社团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研究。研究要点:社团个案研究;社团发展的社会意义;社团活动的文化架构研究。其中以 2、4、6、7 为重点。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策略课题研究对象:上圩头小学全体学生、社团辅导老

9、师、家长志愿者课题研究策略:1.文献研究法。大量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得本课题研究所需的理论依据。2.调查问卷法。主要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社团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喜好;对家长和老师问卷,建立优质“师资”的“资源库存”。3.行动研究法。实践和研究相结合,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4.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的师生进行个案研究,点面结合,使实验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七、课题的研究步骤一、前期研究阶段从 2010 年开始,我校已经开展了社团活动,三年来,我校已初步构建了社团活动的操作模式,形成了社团活动评价方案香樟果子

10、评价手册。但由于本校学生社团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社团的组建和运作与学校整体工作缺少有机的整合;社团的运作缺少科学的管理,缺少计划性;社团的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提炼,没有将社团活动与学校文化和品牌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二、准备阶段:(2013.42013.8)1.成立课题小组,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方案。2.开题,通过文献研究、专题学习、资料整理积累该课题的理论知识,对参与研究的教师、家长志愿者进行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操作和实施办法。3.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前期摸底三、实施阶段:(2013.92014.8)1.开发农村小规模学校小学生社团建设校本课程;加强农村小规

11、模学校学生社团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如何在小学生社团活动中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社团的实际意义。2.完成中期报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3.继续全面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完成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社团文化建设和完善,归纳其操作和评价模式。四、总结阶段:(2014.92014.10)收集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八、研究条件及人员分工研究条件:1.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学科教学基本功扎实,责任心强。2.学校教师教科研的一些基本原则、常用方法比较熟悉,研究组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争出

12、科研成果的良好氛围。3.学校领导大力支持。直接由教导主任兼大队辅导员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校长也参与其中,并在研究时间、精力、外出培训学习上予以全力支持。每学期拨款专项用于本课题研究。人员分工:1.课题组长:傅小妹,全面负责本课题的开展、指导、组织、设计策划工作;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组织撰写“开题报告”、各阶段“研究成果报告”和“结题报告”;落实研究经费的筹措和管理使用,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审查课题相关材料,做好课题阶段性成果的汇总评审工作;写好阶段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研究信息审查报送工作。2.诸葛建军:负责课题实施监督管理与指导;做好课题组教师的培训工作;负责课题成果的阶段性检查与评比表彰工作;关注并指导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3.余琴:搜集相关理论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表”,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统计;积极参与研究成果集的编辑、校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