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17125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摘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 90 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共滁

2、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滁发 1 号)、市旅指委关于印发滁州市贯彻实施全省“3311”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滁旅指委 3 号)、1 月 20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部署,全市旅游行业将于 XX 年初开始,全面启动乡村旅游扶贫脱贫攻坚行动。现就上报“一村一品”乡村旅游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精准摸排确认乡村旅游脱贫攻坚重点村。20xx 年 12 月中下旬,各有关县(市)根据全省“3311”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7-2020)部署及省旅游局关于推荐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通知要求,已经认真摸排、精选

3、上报了部分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现按照滁发 1 号文件要求,请各县(市、区)旅游局对接地方扶贫等相关部门,结合地区实际和上次已报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情况,再次调研摸排,突出重点,理清方向,精心筛选,精准确认,将具有(或周边附近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资源、较好的区位交通条件、积极的乡村旅游产业意愿、能够尽快启动或者已经启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贫困村精选出来,确定为“十三五”全市“乡村旅游脱贫攻坚重点村”(无贫困村的县市区也须精选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村”),除琅琊区外,每个县市区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35 个村。二、精心研究制定乡村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脱贫富民工程,确保至 2020

4、 年全面完成乡村旅游扶贫脱贫目标任务,请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认真、综合对照精选出来的每一个“乡村旅游脱贫攻坚重点村”或“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村”的资源、交通、区位、民意、就业、资金、政策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等具体情况,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 “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三年脱贫、两年巩固”的总目标,认真调研思考,精心制定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或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须明确领导组织、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扶持保障措施等)和“目标计划表”(须逐村对照,明确任务内容、时间节点、责任分工等),切实解决好“帮扶谁” 、 “谁来扶” 、 “怎么扶” 、 “如何退”等实际问题。请各地于

5、XX 年 1 月 29 日前将“实施方案”和“目标计划表”电子版上报我局。联系人:武玉柱电话:3046266 邮箱:glk6266附件:1、滁州市乡村旅游脱贫攻坚行动(或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目标计划表(XX-2020)2、 “一村一品”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参考资料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 ,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

6、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 90 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二、工作目标(一)近期目标(2017-XX 年)到 XX 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 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3 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 6000 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 XX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 10 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

7、 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 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二)远期目标(2017-2020 年)到 2020 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5 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 8000 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 2020年,建成 30 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 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 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三)行动计划根据以上目标,每年度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

8、旅游扶贫落到实处。三、主要措施(一)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 3A 级以上景区、3A 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农村古村古镇旅游资源,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托、民俗风情、品牌餐饮、乡村酒店、古村聚落等不同模式,使农民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用好用足生产资源和相关资源,提

9、高资源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成为企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三)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创收扶贫。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能人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资源合作参股,共同建设等形式。由政府规划,企业或能人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经营业主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经济实体中从事管理和生产。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四)大力开发和发展旅游商品带动造血扶贫。充分挖掘我市特有的客家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

10、品和竹木、地矿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如,充分整合赣南脐橙、南安板鸭、大余芋荷、信丰萝卜干、石城莲子、崇义酸枣糕、宁都肉丸、兴国鱼丝、会昌豆腐干等特色旅游食品,包装提升三僚罗盘、石城砚、黄梅(石壶)、藤编等特色手工艺品档次,形成相对统一的品牌形象对外宣传推广和销售。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不断扩大网上购买的比例,提升我市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四、实施步骤(一)调查摸底阶段(2017 年 4 月底前)

11、对各县(市、区)特别是 11 个贫困县的 90 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调查摸底,按照旅游资源、农业特色、民俗文化、手工艺品、基础条件等不同情况,列出相应的建设计划,并选择一批具有特色的镇村进行旅游扶贫试点。4 月底前将调查摸底表和建设计划报至市旅发委。(二)试点建设阶段(2017 年 5 月 XX 年 12 月)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结合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布局,在选出的试点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完善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制定扶贫村发展旅游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组织旅游专家入村进行诊断式指导培训;协助培育 1-2 个特色观光农业项目;扶持 1-3 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家庭旅馆、A

12、 级乡村旅游点、农家餐菜馆、民俗体验馆等);引进一个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成立旅游合作社或帮助村里建立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和队伍;成立农民表演队并培育一台民俗演出;开展村民旅游业务培训和文明礼貌教育;制定乡村旅游宣传推广计划,制作发布宣传品或网页,帮助开拓市场;策划一个乡村节庆活动。针对扶贫村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扶贫项目,精准施力,因地制宜,确保旅游扶贫取得实效。(三)全面推广阶段(2017 年 1 月 2020 年 11 月)总结前期试点建设取得的成效,制定和实施二期建设计划,把行之有效的旅游扶贫方法模式向全市推广。(四)总结验收阶段(2020 年 12 月)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旅游

13、扶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验收。五、政策保障(一)用地保障政策。将旅游项目列为我市重点发展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予以保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用以支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承包农户自愿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依法有偿流转使用农用地,按规定办理相关证照。鼓励支持经营业主依法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乡村旅游开发。(二)金融信贷政策。鼓励经营业主通过银行贷款建设农家旅馆。对评定后的三星级以上农家旅馆,项目建设银行贷款 20 万元以上且银行贷款利息已经发生的,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 1 万元的市县两级贷款贴息扶持(具体计算办法按实际贷款额及银行利率为准),贴息期从评定年起算,最长不超过

14、三年(项目贷款合同期不足三年的,以贷款合同期限为准)。(三)对口帮扶政策。凡 2017 年后新评为且要享受政府奖补的国家 3A 级以上景区、省级 3A 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旅游产品生产加工等企业,安排吸纳贫困人员的就业比例不得低于企业总员工的 15%。(四)奖励支持政策。对新评定的 A 级景区、A 级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品牌,按市里有关政策兑现奖励。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性质,整合部门的资源、政策、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建设,统筹一致推进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旅发委)负

15、责做好旅游扶贫日常工作及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强化要素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市发 6 号)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口部门的支持帮助,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尽可能争取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扶持。(三)形成推进合力。市县乡三级要积极整合和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旅游扶贫。旅游企业开展“一帮一”对口帮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旅游扶贫志愿者服务,真正把旅游扶贫工作引向深入,形成全行业全社会扶贫氛围,如期实现旅游扶贫工作目标。市旅发委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在全市

16、旅游系统形成扶贫济困的正能量。(四)狠抓工作落实。市、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每年的旅游扶贫工作行动计划,对年度工作目标要建立倒排推进工作时间表,落实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各项目建设单位和个人,要把项目扶贫作为第一要务,在资源利用,企业用工安排上,首先考虑贫困户利益,充分发挥旅游项目的扶贫带动作用。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铜川市耀州区委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印发铜川市耀州区 20172018 年精准扶贫总体攻坚方案的通知(铜耀发201715 号)要求,为切实加快我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满足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结合我区文化旅游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坚持精确识别、精准施策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相结合,创新工作机制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深入实施文化“八个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