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171166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扶贫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旅游扶贫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旅游扶贫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旅游扶贫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旅游扶贫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扶贫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扶贫工作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扶贫工作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旅游扶贫工作方案,欢迎阅读!旅游扶贫工作方案(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题办公会议精神,按照全市扶贫攻坚大决战的总体部署,七星台镇以这次旅游扶贫为契机,扎实推进马羊洲村旅游扶贫工作,促进马羊洲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增强马羊洲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根本,以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立足马羊洲村独特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实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的

2、发展。二、基本原则1、精准帮扶,群众受益。要始终坚持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确保受益对象面对贫困村、贫困户。2、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马羊洲村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三、目标任务七星台镇拟规划总投资 5 亿元,至 2020 年,依托马羊洲村独特的自然风景、肥沃土壤,打造沿江景、水上游、沙滩游、农家乐、乡村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风景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将达 10 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 万元,带动 800 余人就业。四、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七星台镇将马羊洲村旅游扶贫开发列入政府年度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十三

3、五”规划。成立马羊洲村旅游扶贫开发工作专班,与市旅游部门和扶贫部门建立协调机制,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力争将马羊洲村旅游扶贫工作落到实处。2、政策支持。一是鼓励马羊洲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修建旅游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二是对参与马羊洲村旅游开发项目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三是政府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将给予重点倾斜,优先解决马羊洲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欠缺、接待设施和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3、项目推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作用,架起企业产业开发和

4、马羊洲村优势旅游资源之间的桥梁。七星台镇将借助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推介马羊洲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发,并适时组织谋划旅游扶贫项目推介招商会,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马羊洲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战略决策,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力实施“3115”脱贫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金发 3 号)精神,大力实施百村千户乡村旅游脱贫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把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积极

5、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支持景区周边、城郊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支持建设 19 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到2020 年实现百村千户 3 万人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接待服务、出售土特产品、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途径脱贫致富。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5 个百分点以上。二、重点工作(一)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全县旅游“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全县贫困村旅游资源禀赋、区域交通、人口规模等情况,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明确乡村旅游发

6、展的思路、途径和措施。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支持宜游贫困村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制定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规划设计及建设实施方案,完成贫困村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储备(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慢行道、停车场、标识标牌等交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重点村公共服务和商贸物流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建设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深入推进“厕所革命” ,支持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一座 AA 级以上旅游厕所,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三)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

7、发展农家小院(茶谷小院、养生小院、桃源人家)、省星级农家乐、露营基地、汽车房车营地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养生宴、吊锅、十大碗”等乡村餐饮。开发乡村摄影、徒步慢游、康体养生等新业态产品,加强农副土特产品的旅游化、品牌化包装。策划以地域文化为主题、乡土乡情为依托的观赏或体验型节庆赛事活动。推进旅游扶贫村与周边景区的统筹协调,开发景区衍生产品。实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支持旅游企业及农业市场主体创建和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积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支持本地产品直销中心、旅游商品集聚区建设。到2020 年,创建示范农家小院(茶谷小院、养生小院、桃源人家)100 家、省

8、星级农家乐 30 家。(四)建设智慧旅游电商村。优先支持有条件的旅游扶贫村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 、旅游淘宝村、 “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旅游+互联网+扶贫、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乡村旅游创客培训等项目,依托农村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对旅游扶贫示范村进行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等。到 2020 年,创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1 个,建设旅游扶贫电商村 10 个,打造“金寨旅游必购商品”和“金寨旅游特色产品”各 30 个。(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强乡村旅游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服务、

9、管理经营、实用技能等方面能力。有机整合华夏旅游学校和省旅游学校培训计划、县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培训、雨露计划、劳动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农村贫困家庭一户一人培训计划”等培训资源,以直接提升从业农民的服务水平与技术技能为核心,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到 2020 年,实现旅游扶贫重点村从业人员培训的全覆盖。(六)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制定宣传推介方案,充分利用旅游网站、微信、微博平台和相关媒体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三进

10、”营销(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活动。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把乡村旅游景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 、“学校的实践基地”和“社区的活动中心” 。通过“结对子、举办产品对接会、发展营销代理人”等方式,拓展市场。有效整合产品链上的乡村旅游资源,联合客源地城市旅行社,开展社区广告植入宣传、产品销售。挖掘贫困村特色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生态养生游等系列“节庆营销”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七)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农家小院联盟、旅游协会、旅游商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制定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卫生标准和安全制度,颁布并实施乡村客栈型、休闲农庄

11、型、民俗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古镇古村型、采摘篱园型标准。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导游、导航、导览、导购等“智慧旅游”项目。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将重点村旅游综合执法和旅游安全纳入旅游安全监管范围,打造文明、诚信旅游。(八)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全县“一寨、一岭、一泉、两湖、两谷、三村”(天堂寨、马鬃岭、西庄温泉、天堂湖、梅山水库、六安茶谷、燕子河大峡谷、大湾村、千坪村、桂花村)景点,将沿线旅游扶贫重点村“以点连线成面” ,规划“大别山风景道”和“六安茶谷核心区”两条旅游廊带,谋划推出 1 至 3 日游精品线路 4 条。鼓励旅行社开展高端定制旅游产品和服务,将旅游扶

12、贫精品线路纳入全县旅游精品线路的节点重点推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村发展乡村旅游。(九)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建设旅游扶贫示范区。着重开展“十二个配套”工程建设:即建设一条乡村旅游景观绿道、一个露营地、一批旅游厕所、一批小微停车场、一个地方特色文化展示馆、一批特色旅游购物就餐等消费场所、一批旅游标志牌、一套环卫设施、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家以上乡村旅游客栈、一支讲解员队伍和一本导游词,着力构建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优先支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好、特色鲜明、有发展基础的贫困村,按照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向,大力推行“一村一景” 、 “一村一特色” 、 “一户一品

13、”的旅游业态。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大力支持贫困村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乡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旅游示范村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农家小院“1+N”精准扶贫模式、旅游商会、协会+农户、涉旅企业+农户、景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乡村旅游扶贫链接机制,增强旅游带动扶贫功能。到 2020 年,全县培育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15 个、示范区 8 个、优秀旅游乡镇 10 个。(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县政府从 XX 年起,连续 5 年,每年继续安排 2000 万元旅游发展资金、200 万元农家小院示范区建设奖补资金等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水库移民、

14、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环境整治、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在符合专项资金使用的前提下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倾斜。鼓励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村集体和工商资本等多元投入发展乡村旅游。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旅游部门牵头,扶贫等相关部门配合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解决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成立金寨县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领导组,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旅游、扶贫移民、发改、财政、农业、交通、水利、国土、规划、住建、

15、环保、林业、人社、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各项工作。(二)强化宣传推广。旅游部门要发挥引导市场的职能作用,开展好旅游扶贫宣传推广活动,设计推出旅游新概念、新亮点,策划开展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引爆旅游消费。宣传、新闻部门要积极宣传旅游扶贫成果,推动方方面面参与旅游扶贫,共同分享旅游扶贫果实。(三)加强政策保障。建立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县旅游委、扶贫移民局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参加,切实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土地、税费、行政审批等要素环节上,用好国家、省、市、县(区)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等政策,通过

16、农村宅基地退出和土地复垦等办法,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支持鼓励利用荒山、荒地、荒滩、森林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土地、消防、安全、卫生等各类许可证照办理过程中给予政策支持,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支持政策。(四)开展督查考核。为扎实有效推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将把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县直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对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县直相关部门此项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督查考核。建立乡村旅游扶贫观测点,动态跟踪、评估旅游扶贫成效。旅游扶贫工作方案(三)为支持和鼓励贫困户通过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根据赣州市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和崇义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扶持办法 ,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一)近期工作目标(2017XX 年):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 25 户以上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农家采摘、农户产品加工销售等旅游相关服务产业,为贫困人口提供 2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旅游扶贫涉及人口年均纯收入达到6000 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