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142731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摸着石头过河读后感文张令凯知道杨石头此人两年多了,源起 2010 年偶然一次看央视教育频道职来职往节目,当时自己对职场之路亦异常迷茫困惑,于是对这个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兴趣陡升,更被各达人老师的麻辣、犀利、精准、到位的点评所吸引。在节目中,对石头印象最深的原因,一是其讲话充满深度、掺杂浓度、柔软打击、当头棒喝;二是其所从事的品牌营销传播工作,与自己所处销售岗位有一定的关联性,自己对营销方面也充满兴趣,总感觉营销很多时候能够对销量提升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可能是由于当时对节目着魔,我竟然周末连续两天扎进网吧把往期职来职往在看了个遍。后来,对职来职往一期不落,看的多了,发现愈发喜欢杨大侠,2011 年初

2、竟然还给他写了封 Email。石头很忙,但对“石锅饭”(好像当时还有没这称呼)这群钢丝来讲还是蛮情真意切,虽然很忙,但回复果然神速,上午发的邮件,石头下午竟然回了,虽然短短不到 200 个字,确给出了具体建议,传递出积极正能量。是不是闲淡扯的太多了?以上全是废话,自得其乐,下开正题,扯点助于自己专业度和职场的。一、文案石头总讲:自己说话浓度太大,观众听不太懂。其实我感觉这本书浓度也很大,文字简单,短句居多,不断转换,句句哲理性的传达真理,不慢慢细细品味、思考难得其意,真不愧江湖人称石头为大情圣、大湿人、大折学家。石头在奥美一心求做文案,不知道为什么不得认可,据说其将卫生巾文案写的和哲学一样。可

3、能是我水平太差,感学石头还是有非常强的文字功底的,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文案,很多人感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一个工作岗,不就是会写几个破字,会写几篇文章。我现在感觉,无论是从事其他岗位,还是营销顾问等智业服务工作,尤其是后者掌握扎实的文字撰写、集合成案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简单概况总结几点:1.文案是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最深刻、最动人心弦的道理。2.平面广告中,文字是广告的灵魂,没有打动人心的文案的平面广告是苍白无力的。3.旧元素,新组合。积累词汇,善用辞藻,日久月累,文案能力可提升,策划能力可随之渐长。4.在为客户做方案时,有形式有内容,框架是专业性逻辑,内容是具体操作手法,如果有出色的文字

4、功底必使方案锦上添花,充满打动力、感召力。创意永远是社会稀缺资源,智业公司发展核动力,智业人员优势竞争力。君不见,智业行业的优秀公司多有自己的一套创意方法论与工具箱。微博上,总有些同志拿沈坤沈老大开玩笑,称其为“中国首席造词专家”,但其确实在“品类区隔,概念创新”板块极为专注,将这一招练的强悍无比,一招鲜领先国内同行。某大师讲,智业行业出色的创意人才往往只在两类工种中诞生,一类是从事绘画设计,一类是文案。文字是写出来的,更是练出来的。所以,我也在努力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惭愧,近一年,几乎没写什么文章。二、聚焦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自己是最大的敌人,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几乎无人不知这三问:我是谁?我

5、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总有人会被别人认为这是固装深沉的“三自问”,被认为闲的蛋疼,吃饱撑的,没事看看蛤蟆跳墙,蚂蚁上树,奥特曼打打小怪兽。这三句话可能人一分钟就可以记住,却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就玉皇大帝那里报到了。 记得还没毕业和刚毕业时最经常听到大家讲的一个词叫“迷茫”,用以概况自我认识及对社会竞争环境的茫然。说实话,毕业快四年了,我现在还是对自己比较迷茫。虽然,看过发现你的优势这本书,但是我苦苦思索还是没有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石头在书中写道,在职场的前五年要找到自己的职业特长,实现扎根,为下步成长注入能量,推动职场之路可持续顺利发展。个人感觉,除了少数人在某方面极具天赋,或某特别爱好成为其竞

6、争优势,成就其职场人生,绝大多数人是通过不断试错发掘自己兴趣和打造专长的。在不知道自己专长的情况下,除了不断试错,应将现从事的工作做实、技能练佳,说不定通过在现从事的工作通过专注、聚焦,日久天长,综合实力会水涨船高,成就自己。韩国宝洁营销总裁金周研在其某书中曾写道:所谓专业其实是经验的积累。现在想想蛮有道理,很多时候专业是你在这个行业从事的时间久了,看的广了,听的多了,不断经历、实践、总结,实现将经验转化为能力,最终表现为专业。到处打井是打不到水的,要想使自己在某一领域胜出,必须在该板块聚焦、专注、深挖,由专业到专精。三、情商情商,自我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提到这个,我就头疼。这个一直是我的痛处

7、,非常承认自己的情商不高记得在烟台项目时,其营销总监在韩老师、JAZZ 在时直接说我沟通能力有问题,其市场部经理说我“理解力”有问题。自那以后,我一直在注意,反思自己的问题出来哪里。自我反思,我 B 型血,是一个性格偏急躁,容易情绪化的人。很多时候,讲话不经过大脑思考,不考虑对方感受,图一时之快,三下五除二、噼里啪啦一大堆倾泻脱口而出,总在自我意淫,自得其乐,完全没有以对方为中心。沟通,不是在于非得讲多少话,而是实现彼此想法交换,不一定达成共识,但是为达成共识而进行努力。沟通,话不在多,关键精准到点,解释到位,想得明白,讲的清楚,传达有效。老师们总说,从面相上咋一看我三十多了,但一说话就露馅了

8、。话说,成熟与年龄无关,可见我还不够成熟。悲催,我是将沧桑写在脸上,将幼稚刻在心里。石头老师在情商提高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三位理论”:1.上位:如果自己是领导的话,从更高的角度看,应该如何做?2.前位:想问题要超前,看得远,想得深,思维成熟度超越实际年龄。3.换位:以对方为中心,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专业使客户尊重,敬业使客户感动。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在情商提升的万里长征之路上,我才刚刚上路。四、心态心态,心理的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有外在表现不碍乎心态的外化。作为 80 后,有一颗放荡不羁、不够安分的心,对社会充满批判,甚至有时候感觉自己处在心理病态,心理变态。怎么他妈的什么档

9、子坏事(教育、工作、房价等,大家懂的,此处省了一百字)全让我们这帮 80 后人摊上了?同时代的别人可以拼爹,可以拼娘,可以拼关系,可以拼人脉,可以拼背景,可惜我等出身卑微的“屌丝”拼的只有背影。社会就是这样,工作就是这样,我也就是这样。漂,是为了更好的回家。努力、坚持、奋斗是为了使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明天会更好,不让他们心寒,不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许,在生活、工作中会面临很多不解、不公。但任何困难,都不应成为放弃自己的理由。最要不要抱怨不公平,社会本来就没有绝对公平,当因为自己的欲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自己首先应当反思,自己凭什么、为什么、靠什么,拿什么来换。不要总是

10、把自尊当所谓的借口,整天挂在嘴边,盲目的自尊其实是内心极度自卑的表现,缺什么就故意表现什么、显摆什么、装什么。如石头所言,当不了孙子,做不了爷,所以现阶段我是要学好如何做孙子,做真孙子,真做孙子。无论未来生活、工作充满艰难与困惑,我想还是应该抱着用好的准备去面对最坏的打算的危机心态,时刻准备着,不与别人比先天、比天赋,与别人比坚持、比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非常重要,否则整天苦大愁深的耷拉一张破脸,自己的表情往往会成为别人心情,到处惹人烦,成为扫把星。叶大师讲过,从事广告行业的人必须有自虐倾向,否则很难做好。不经过劳动的磨练,人的心态很难磨平,难怪当年董事长发火“你们这帮大学生就是一群畜生,太浮躁

11、,再下车间锻炼三个月”。保持好的心态,掌握好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成为心态的主人,不成为情绪的努力。五、优秀总感觉自己离“优秀”这个词如此之远。别人的优秀是我眼中的风景,我的表现却总是大煞风景。作为“矮、锉、穷”综合性于一体的“纯屌丝”男一枚,总想逆袭却缺乏动力,图有雄心却往往在半路中没坚持,肆意放纵自己。明明想追求优秀,自己却在生活工作中往往只有装逼、似的“秀”,没有牛逼一样的“优”。悲催个人认为,“优”为实,“秀”为虚,“优”于内,才更好的能“秀”于外,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跳梁小丑,成为无上装式的自我表演 Show,还不如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至少有一群臣民附和。作为我来讲,向“优秀”进

12、发,除了需要在“优”的部分(专业、责任、担当)强化提升外,还需同步提升“秀”的部分(彰显、实践、改变)。 有句话讲: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是一种惯性的积累,我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处着眼渐变,习惯“变态”,使“变态”成为常态,最终使之养成为习惯。六、读书不知道哪位大仙讲过这么一句,三天不读书,智商不如猪。、现在反思,原来我每天猪一样的过活着,混日子。惭愧,今年除了公司安排的读书计划外,读的其它书很少,且公司安排的读书计划没有好好执行,读后感为防止被负向激励能应付就应付,用心、用力不够。记得好像是钱学森老人家讲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是互补的,两者兼备可以更好的发挥一个人的潜能。好像是李欣频老师在创意十四

13、堂课也讲过,在读书单中应尽量在安排专业性图书之外再增加一些其它人文、艺术、励志、情感等类型的书,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提升你的心智,开启你的创意引擎。说实话,我估计如果摸着石头过河这本书如果只读一遍就撂下了,基本上情况会是三分钟热度。看的时候热血沸腾,激动一场,心中不自主暗自呐喊“我要改变、我要奋斗、我要坚持”,过了没三天,兴奋劲全无,忘了基本上差不多了只剩书名“摸着石头过河”和石头哥那酷毙的书本封面表情。书还是要读,不求成为读神,但求能通过书获取更多专业知识及其它知识,尽量使自己不至于在专业知识上是白痴,在实践执行上是弱智、侏儒。上面,大话讲了很多,空炮放了不少,以后工作和生活还望各位老师、同事进行监督、指导、旁敲、侧击。最后,用石头书中一划结尾吧!不让明天的人瞧不起今天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