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2139051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对立案材料的审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对立案材料的审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对立案材料的审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对立案材料的审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立案材料的审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关于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对立案材料三审查,是指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立案材料进行调查、分析与判断,以决定是否犯罪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立案决定的行为。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 127 条之规定,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举报中心移交举报的线索进行审查后,认为需要初查的,应当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进行初查。举报线索的初查由侦查部门进行。但性质不明,难以归口处理的案件线索可以由举报中心进行初查。该规则第 128 条规定,在举报线索的初查过程中,可以进行询问、查询、勘验、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查对

2、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不得对被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由此可见,初查是人民检察院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此方式实际上亦适用于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的审查,但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对初查程序并未规定,实为一大缺憾。但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并未设立专门的立案机关。其实践中如何审查立案材料,有待研究。如果立案审查人员与案件实际审判人员不分,则容易滋生先定后审 之现象;因立案之实体条件就是“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当然必须满足这一条件,因此,若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

3、原创 2 / 3立案人员与审判人员同一,势必出 现先定后审之结果,对于被告人实为不公,因此如何建立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程序,殊有探讨之必要。但人民法院在立案阶段不宜采取“初查”这一类手段进行审 查,应当是一目了然。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是指公安机 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后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刑事诉讼法第 86 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 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着轻微,不需要追 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

4、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因此,审查后的处理或者为立案,或者为不立案。根据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等有关法律规范,决定立案的程序有以下须注意之点:1.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并制作立案决定书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着轻微不需要追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

5、,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2. 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经过初查后认为应当立案的,应当制作审查结论报告,由检察长决定;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决定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对于未构成犯罪,决定不予立案,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被举报人,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3. 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第二日起十五日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对于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状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第 77 条第一、二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解释第 88条规定的,应当受理;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