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124789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王顺意 摘要: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森林经营目标的需求出发,系统化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 生态控制;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及其适用条件进行评价。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与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相比具有多项优点,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简述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以美国为例进行分析,对美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现状和管理措施等方面作了概述。思考美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经验和他们的管理理念。并对我国当前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进行思考,提出建议。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生

2、态系统管理;有害生物防治 Forest Pest Ecological ControlWang shun yiClass1 Biological-engineering Biological-technique-faculty 200920141021Abstract: Proceeding from the relation of forest biological disaster and eeosystem function,the history of forest diseases and pests control,the strategy of forest pest contr

3、ol and the need of the targets of forest management,the paper defined the concept of Forest Pest Ecological Control(FPEC),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academic and technological base of FPEC TIle authors think that FPEC has unquestioningly many merits compared with Forest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4、and it is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of forest pest control in the futureThe strategy is bound to have a broad prospectKey words: fores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pest;ecological control;ecosystem management;natural cybernetics;pest prevention and cure“有害生物”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通常认为的有害生物和人类竞争食物或空间、传播病原体、以人为食,

5、或用不同的方法威胁人类的健康、舒适和安宁。作为一个广泛的分类群,有害生物有很多种,要将其按特色归咎于某些总体特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对象它往往还具有不同的内涵。譬如野草,尽管有的时候它对人类甚至是有益的,可当它同其他作为食物、木材、或福利等有价值的植物竞争时,我们也会将其视为一种有害生物,这尤其表现在农业生产中的。再如水葫芦,在有些地区人们对其加以种植以作为一种很好的饲料原料加以利用,然而当它由于湖泊的富营养化在滇池大肆繁殖成灾,严重影响了湖区的原有平衡时,它也成了一种有害生物。其实有害生物种的个体数量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其自然天敌的调节。往往由于偶然的迁入潜

6、入一个新的原本就不存在天敌的环境,或是人类的活动使得该物种的原有天敌数目锐减尤其对于那些处于较简单食物网中的一些物种,都可能导致有害生物种的突然爆发。有害生物的这一普遍特征为人们对它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害生物的防治类型:人类对于有害生物危害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很久的历史,大约在一万年前,自农业开始发展以来,各种形式的有害生物防治手段就已被广泛使用。其中很多有效的措施直到现在仍被人们广泛的利用着。到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如化学手段、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新的防治措施不断涌现,现在对某一特定有害物种的防治往往都会将多种技术手段加以综合运用,以实现防治的最有目标。目前常有的防治技术措施主

7、要有:1、农业防治:即以农业技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如上提到的栽培对策,其他还有像进行抗病、抗虫育种等。2、生物防治:主要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来调节、控制有害生物种。如利用有益昆虫、微生物等来控制害虫、杂草等。3、化学防治:使用自然的或合成的化学药剂控制有害生物。常见的各种农药制剂都是化学防治。它的特点是见效快、效率高、受区域范围限制小,尤其对于一些大面积、突发性的病虫灾害往往可以在短期内就迅速控制。然而随着其用量的剧增,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这具体在后面有专门探讨。4、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方法防治有害生物。例如用机械铲除杂草,对害虫进行灯光诱杀等等。5、遗传防治:这是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

8、程技术,通过操纵释放不育性雄性以控制有害生物自身的繁殖,或培养、选取有抗性的植物品种来对抗病、虫。森林生物灾害在生态建设、林业建设、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稳定性、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协调发挥等方面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命力产生着巨大的破坏作用。控制森林生物灾害迫在眉睫。持续、有效的符合人类多项目标需求的控制策略是指导控制技术和措施的最主要方面 通常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目标,除了一些能引起人类疾病而威胁到生命健康、安全的特定种外,一般来说并非要将其彻底灭绝。一方面有的生物种要构成危害须达到一定的量,在某个水平以下可能就是有益的。另一方面,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的物种都有

9、其存在的进化必然性,它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了特定的生态位,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即使对人类在某些利益方面“有害”的物种,它的存在对于维持该系统的稳定性可能就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从可行性上看,控制一个物种的个体数目和将该物种彻底消除,难度上两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因而通常要彻底灭绝一个有害物种既没必要,也不大可能。 而通常对有害生物的防治目标总是将其降低到某一水平,再在这个水平上的进一步降低甚至是将其灭绝都是无利可图的。这里我们所要确定的水平即是有害生物的经济损害水平EIL( economic injury level) ,如果考虑到社会、环境的舒适利益,也可以称它为美学损害程度AIL (aesth

10、etic injury level)。很显然,对于一个有害生物种,是否有必要对其加以防治,以及治理到什么程度,关键就看其种群的存在状态与EIL的关系。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 生态控制通过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历史及现实的分析认为,迫切需要人们对有害生物防治的理论和方法做进一步探讨和再认识的重要原因包括以下4个方面。1) 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措施存在许多弊端。防治病虫害虽然有多种方法,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通过3条途径:第一是通过检疫方法防止病虫的传人和蔓延;第二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利于病虫适生的条件,控制它们的发生和危害;第三是采取直接杀灭的措施,将已经发生为害的病虫扑灭下去(邱式邦,

11、1976)。尽管全世界每年投资260亿美元,使用250万吨的农药,加上各种生物防治和其他非化学防治方法的使用,每年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损失仍为全世界的食用和纤维作物产量的35和42之间。据估计,全世界由害虫造成的损失达13 16 ,植物病原体造成的损失为12 13,杂草为10 13。据估计,每年作物损失的价值达到2440亿美元,然而在防治上每投资1美元仍可获得34美元的回报。在美国+每年有害生物造成的作物损失达到37 (虫害占13 ,植物病原体占12和杂草占12)。尽管使用农药和各种非化学手段尽最大努力防治有害生物,但是每年被毁灭的食用和纤维作物总价值达到5(10亿美元。通常每年在农药防治上的投

12、入约50亿美元,大约可挽回200亿美元的损失,即每投资1美元可获4美元的回报 非化学防治每年也可挽回作物损失估计达200亿美元。如果没有农药和非化学方法的防治,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将比现在更惨重。Oerke等(1994)估计,世界作物损失将上升到7O 。像这样的增加,估计每年导致经济损失4000亿美元,将对世界的粮食供给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应运而生。著名昆虫生态学家马世骏(1979)对IPM的内容作如下说明:综合防治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

13、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早期的这些策略都贯穿了生态学的思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目前对森林有害生物采用的主要防治策略。它是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技术基础,将生物防治、营林技术措施等应用于林木病害防治(骆有庆等,1998)。从植物医学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森林病虫害问题,把森林保护与栽培学、遗传学等密切结合起来,把提高树木抗逆性作为重要指标,达到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效果,也是对森林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一项策略(沈瑞祥,2000)。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措施和手段,由于综合治理的焦点集中于有害生物本身和防

14、治技术的综合利用上,着眼于化学防治基础上的协调组合,强调的是控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过分强调短期的经济收益,导致缺乏生物灾害控制的持续性,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Moffat,2001;张真,2003)。由于认识到协调防治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了生态因子的自然制衡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Vet,1999)。但因为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1)造成土壤、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在林副产品上的残留;2)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伤害了有害生物的天敌,造成有害生物一天敌间平衡的破坏,使得有害生物数量和生物灾害的频率反而增加;3)反复使用广普性化学农药,导致有害生物对农药抗性增加;4)化

15、学农药的更新换代,研制代价越来越高,加之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使得生物灾害防治的费用也越来越高(王小艺等,1997;周淑芷等,1996)。这些问题的日趋严重,是迫切需要人们对有害生物防治的理论和方法做进一步探讨和再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2)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灾害的寄主主导性或生态系统主导性。许多生物灾害的大发生与寄主个体、群体及其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生活力、生长势等反映生态系统个体、群体及其生态系统生命力质量、状态的指标以及生态系统结构有着显著的关系(Roland,1993;周淑芷等, 1996)。当植物个体、群体或生态系统在整个发生、发育、发展演替过程中,由于各种外来的原因或是自身演替过程而导致的植

16、物个体、群体或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不健康状态下或生态系统结构脆弱时,植物个体、群体或生态系统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将下降(刘艳等,2003)。在原本有害生物与寄主处于共生共存的稳定生态系统状态下,有害生物开始表现出对寄主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健康状况和功能的伤害,导致特定的生态系统退化症状出现,进而有害生物的种群在这种适合的条件下快速繁殖,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急速增加,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的伤害(何平勋等,1995;王福贵等,2000;谢大洋,2003;杨松等,2003;余叔文等,1988;张真等,1998;赵铁良等2003)。因此,从寄主个体、群体及其生态系统本身和有害生物考虑防治策略,而不仅仅是从对有害生物的杀灭出发制定防治策略,是迫切需要人们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理论和方法做进一步探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3)社会大环境的需求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肯定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的新思想,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唯一可选择的发展模式。在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