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123774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诗山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建省东山县 2018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25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26.明太祖通过户部晓谕两浙、江西百姓:“为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于供上者,乃其分也。能安其分者,则父母妻子,家昌子裕,为忠孝仁义之民否则,不但国法不容,天道也不容矣。

2、”据此可知,明初A.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B.致力于构建新意识形态C.财政税收开始依赖于江南 D.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27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28.19 世纪 60 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能够反映当时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C.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西方各国加

3、强对华控制29.1903 年,清政府制定“癸卯学制”,基本照搬当时的日本学制,但对来自日本的学科名称进行了彻底改换,如将“经济学”改称“理财学”、“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理科”改称“格致科”等等。这反映了清政府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 B.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C.不辨名实之分,追求全盘西化 D.坚持中体西用,抗拒制度变革- 2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人民政府应扶助合作社经济发展,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反映了新中国A.照搬苏联斯大林模式 B.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C.确立过渡时期总

4、路线 D.确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32.有学者指出,“(古)希腊人反对祭司及其后继者监管并掌握法律知识的旧法系时过度乐观,以及对普通公民推理能力的依赖,使希腊人走上了极端:每位公民都是称职律师和法官,即使得不到法律专业阶层的帮助也是如此”。这一观点旨在A.肯定古希腊司法改革的成果 B.揭示公民政治的民主性C.批评古希腊人法制意识薄弱 D.强调司法实践的专业化33.卢梭声称,可以从感情、感觉和心

5、灵学到经验的教训,学到理性所永远不能确立的真理。他的这种思想A.摆脱了自然法则的制约 B.充实了启蒙运动的自由理念C.凸显了激进的政治色彩 D.否定了理性启蒙的历史作用34.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对“共和”的认同远甚于“民主”,因为“民主”常常等同于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也相信国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他们当时选择了A.联邦制 B.政党制 C.代议制 D.普选制35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 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 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 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

6、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表 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3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 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 万人左右,其中 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 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 25510 家,投资总额约 63271 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7、2008 年,移民人数达 1000 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 分)42.(12 分)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眼里的“中国” 实则是“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之万物孕育于中华之

8、文明。中国人并不像欧洲人那样将国家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看作文明国家。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一般的民族国家就没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对中国人而言,过去-遥远的过去而非近现代的过去,与现在是如此的息息相关而又意义重大。 ”-微信公众号 花音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作者理解的关于中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时间 15001850 年 18501945 年 19452000 年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 1850 年,黑奴约为 1500 万,为白人移民的 45倍18461924 年欧洲移出 4800 万,18

9、341941 年亚洲移出 12003700万1960 年迁移人口为325 万,1974 年为9475 万,19851990 年年增长率为 259%- 4 -以批驳和论证。 (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楚。 )4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 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 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 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 36 镇,为常备军,服役期 3 年。在自愿基

10、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 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据清史稿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 分)- 5 - 6 -历史参考答案:单选题:24-35:D B A C C B D A D B C A41( 25 分)(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 分

11、)(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 分)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分)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分)42. 提炼并批驳作者观点:作者认为中国人不将中国看作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是文明国家。作者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去阐述中国人对国家的认识,这种看法忽视了中国作为民族国家而存在的一系列史实,是片面的。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是民族国家也是文明国家。(3 分)论证: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

12、;秦汉以来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强盛的中华帝国,我们是”汉人”,”唐人”;近代以来,面临着外来侵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强了。(3 分)(三点即可)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包括先进的政治文明和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和四大发明等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不仅影响了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而且影响到周边的众多国家,形成了儒学文化圈,对各国影响重大。(3 分)总之,在中国人看来,中国既是文明国家更是民族国家,不但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而且我们更是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虽然我们经历了百年屈辱,但是我们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3 分)45(15 分)(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9 分)(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或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发动者)。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