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10510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名词解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名词解释学前教育科学假设: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课题之后,人们依据已知的事实和教育科学理论与知识,对所要研究的学前教育现象和规律提出初步的假定,这些初步的假定就是学前教育科学假设.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观察研究:就是要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学前教育现象,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这就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学前教育现象,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这就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

2、了科学依据.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工科学的方法,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学前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学前教育实验研究: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P189学前教育文献研究: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有关的学前教育文献资料,摘取与学前教育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和信息,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学前教育事实规律的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把个

3、人或一个团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个案研究主要是搜集一定个人的家庭情况,教育影响,心理发展等历史资料,从而加以分析,探究其心理发展或教育特点与规律.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情境参与者(如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它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是研究者(访谈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受访者)进行口头谈话的方式来从访谈对象那里收集有关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P160.统计分析研究:是依据统计原理对观察,调查,测验和实验等研究方法所收集到的学前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决和

4、统计检验的方法.学前教师、家长评定问卷研究: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由熟悉幼儿的教师或幼儿家长针对问卷中的题目逐一对幼儿展开评定,从而获得有关幼儿心理与教育的信息,然后再由研究者根据收回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验证理论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P213.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或教育规律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描述记叙法是指记录被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和所处的情境,然后,对所2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

5、析的方法。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P145活动产品分析法:就是对儿童活动产品或劳动成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P151封闭式问卷开放式评定问卷:是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让评定者根据被试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P215学前教育经验总结: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对幼儿教师和实际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到幼儿教育理论一定高度的一种总结性研究.社会系统误差: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的影响,导致测定值成倾向性的偏大或

6、偏小,这类误差即是社会系统误差.文献综述:是文献的综合评述的简称.它是在全面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展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和评论.分层随机抽样:有时产品可分为若干层,各层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样本,把整批产品分为若干层,使同一层内产品质量尽可能均匀整齐,在各层内分别随机抽取一些产品,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样本。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以探讨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因变量的综合影响。P203.资料审核: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其真 ,将不合格的资料删除

7、,有缺漏的资料,补填清楚,然后清点全部资料总数,若有不足,需收集资料,给以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等组实验:把被试按相似条件分成两组或几组,分别接受自变量的影响。.现场实验:P208: 是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尽可能发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内或模拟生活环境高度控制的实验场地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研究.描述统计:对现象及其特征的一种定量的描述,是调查类课题常用的一种对调查对象的描述手段。.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瓿的(样本)数据资料信息,推论全局(总体)的情形.简答题使用评定问卷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1.P218

8、 问卷项目要有针对性,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2.问卷项目组成要标准化.3.问卷项目数量应适中4.封闭式问卷与开放问卷相结合5.问卷题目在编制时应注意避免社会系统误差6.问卷的试题应做到公平,公正7.正式评定问卷制定前,要进行预测和信度,效度的检验.观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32.要有正确有指导思想3.要善于记录,便于整理4.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5.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哪些问题?1.观点和材料要相结合,通俗性和科学性要相结合2.要重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阐述,研究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3.分析讨论时要用辩证的观点,不要把问题讲死,要实事

9、求是,要加强理论的探索,提高论文的理论水平.4 材料收集后不要急于动笔,要深思熟虑积累文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在指向性明确的前提下,文献积累在内容上应发发尽量做到充分而全面。2、在积累文献的时,应特别注意第一手文献的积累。3、研究者应注意对有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和积累。4 积累信息时,应注意对文献信息的组织与分类。选择研究课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 ,理论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来选题(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选择的课题要具创新性,即新颖性 ,独特性和先进性.(5)前沿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时间取样观察法有哪

10、些基本要求?P1411.时间取样观察法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像对儿童依赖行为的研究就可采用此法.2.时间取样观察法只适用于观察外显行为,不宜观察内显行为.3.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必须要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4.使用时间取样法对观察行为与事件必须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5.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应当制定时间取样编码记录表简述课题选择的原则。: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前沿性原则;6. 可行性原则;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

11、科学总结阶段包括哪些主要环节?研究报告中“讨论”的功能。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写作的一般格式。1.撰写论文的一般格式 标题;摘要;研究目的;结果;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议论);结论;参考文献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特点:(1)客观性 ;资料来源的客观性;研究过程的客观性 ;研究过程的客观性;(2)创造性;(3)继承性;(4)系统性;(5)控制性;4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简述执行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严格按要求选被试;1.样本要具有代表性;2.样本年龄要准确;3.选取样本要具有随机性2.严格执行指导语:1.指导语要准确;2.被试严格按照指导语做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材料制作要规

12、范;2.记时要准确 ;3.研究步骤不能颠倒;4.收集资料尽量做到情境自然;5.培训施测人员;4.严格有目的记录:1.按记录表格详细记录;2.观察记录的训练;3.当天记录当天整理课题选择的原则有哪些?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前沿性原则;6. 可行性原则;简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2.要依据客观事实,反映经验的本来面貌3.要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的影响4.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旧观念的束缚.简述执行研究方案可能碰到的困难。 (4 分):1)

13、不合作:又包括 1。被试的不合作;2、家长的不合作;3、教师的不合作;2)社会系统误差:3)被试流失;4)环境干扰;简述定量分析的步骤。 (3 分)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 、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2) 、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3) 、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4)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老师科研能力。五、计算题1、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1,20,36,27,41,24,21,23。请用基本公式列式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 (请保留两位小数)2、在一项关于反馈对知觉判断的影响的研究中,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

14、 60 人作为实验组(每一次判断后将结果告诉被试) ,实验的平均结果 1X=80,S 1=18;另一组 52 人作为控制组(不让被试知道结果) ,实验的平均结果 =73, S2=15。试问: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结果有否显著差异?(请保2X留两位小数,(=0.05 ,Z=1.96 (双侧) ,Z=1.65(单侧)4.、列出公式并计算下表中幼儿的平均身高(请保留整数) 。年龄 人数 平均身高(厘米)5 15 1194.5 8 1144 10 1093.5 9 9753 12 86合计 40加权平均数 =142.31598140971286WiXMw5、.在一次语言能力测试中,某幼儿的讲述能力得分为 7

15、5 分,倾听理解能力得分为 80 分,而全班的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总体平均得分分别为 74 和82,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的标准差分别为 3 和 4。问该幼儿的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得分在全班总体的分布中哪个位于较高的位置?(要求分步骤计算,写明计算公式,请保留两位小数)答:标准分数 P315解:因为讲述能力与倾听能力分属于不同性质的数据 ,因此,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将原始分数转为 Z 分数才能比较0.382.54Z75-讲 述 能 力倾 听 理 解 能 力从计算结果可知,讲述能力高于平均分的水平,倾听理解能力低于平均水平,所讲述能力分布于较高的位置,倾听能力较低的位置某 6 岁儿童的身高

16、为 120cm,体重为 24kg,而这一年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 108.6cm 和 17.39kg,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分别为 4.5cm 和2.05kg,试求这一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 Z 分数各是多少?(结果保留 2 位小数)1208.674.5ZCM身 高 392kg体 重某幼儿园中班有四个班级,各班级人数与平均身高如下,请计算该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总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列式计算。 (结果保留 1 位小数)班次 人数 平均身高(厘米)1 30 1152 28 1183 30 1164 29 117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8,20,32,21,33,24,21,23。请用基本公式列式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某 5 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分别为 118 厘米和 18 公斤,而该年龄段儿童的平均值为 108.6 厘米和 17.4 公斤,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