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工作计划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08071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监管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场监管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场监管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场监管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场监管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监管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监管工作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监管工作计划导语:集贸市场管理办法为加强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有固定场所的集贸市场均按本办法进行管理。市场监管工作计划农贸市场日常经营管理制度为保障市场日常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市场经营户文明经营、规范经营,营造出“市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新环境。特制定农贸市场日常经营管理制度。一、市场经营户经营行为管理标准1、经营入市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户应当根据所经营的商品及服务的类别,取得相应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入市经营。2、经营户

2、不得转让、出租、出借、出卖、涂改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不得擅自改变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核定内容。3、经营户经营的商品应符合核定的经营范围。经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应明示相关证书,并保留(出示)肉食品、绿色食品、有时效方便食品等相关产品的进货凭证、检验检疫证明等,以备查验。4、经营户应采取措施,对进货商品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所销售商品质量合格。不得销售失效、变质、过期的商品;不得掺杂作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5、经营的商品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出售的商品。6、应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计量器具,不得短斤少两、短尺少寸

3、;销售商品应明码标价。7、不得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骗买骗卖。8、经营者应自觉遵守农贸市场的各项管理制度,自觉做好店铺前、摊位前卫生“三包”工作保持店内、摊内整洁卫生。二、市场经营秩序管理标准1、市场内实行按蔬菜、肉食品、水果、干杂、水产、家禽、熟食等类别分区设立标志牌,进行分类管理。2、市场内商品上台、上架、进盆、进池,摆放整齐有序。3、市场内店铺(商家)不得出摊占道,禁止跨门摊经营。4、市场内不得摆地摊,不得以自行车、三轮车作为商品交易台架进行交易,禁止在市场流动叫卖。三、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1、物业公司做好场内经常性保洁工作。物业公司保洁人员做好市场内公共部分的保洁卫生,摊位

4、内部卫生由各经营户自行打扫,并要求达到市场管理卫生标准。2、经营户应当保持所经营的店面、摊位卫生状况良好,定期做好清洁工作。店面、摊位及其附近必须做到无积水、无垃圾。3、经营户产生的垃圾或剥弃的菜渣、果皮等应放入专门的废物容器内。4、经营户应当做好防虫、防蝇、防蚊、防鼠工作。5、经营户应当对门前实行“三包” ,不得随意将垃圾扔到过道等市场公共场所。6、市场内宰杀家禽和剐剖水产品应符合相关要求的标准。四、车辆管理规范1、经营户及消费者应当服从市场管理人员管理,根据市场管理人员的安排,在规定的场所有序停放车辆。2、经营户每天用于进出货的车辆应当在规定的时间、通过规定的进出货通道进入市场,不得拥挤、

5、抢道,以确保进出货有序进行。3、经营户及消费者的车辆在营业时间内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市场,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征得市场管理人员的许可,并听从指挥。市场监管工作计划 5 月底正式成立 XX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林所以来,东林市场监管所紧紧围绕市场监管所主要职责,全身心投入东林市场监管工作和镇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 2017 年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今年,东林市场监管所共核准登记 177 户,其中新开业登记 116 户,变更注销 61 户;办理小作坊生产许可证 1户,餐饮服务许可证 29 户,食品流通许可证 51 户;开展无照经营综合整治 9 次

6、,检查经营户 978 户,责令改正 98 户,取缔 15 户;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6 次、检查医疗单位 8人次,药店 38 人次,食品生产单位 12 人次,餐饮单位 64人次,食杂店 223 人次,学校企业食堂 6 人次,指导农村家宴 12 户;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7 次,培训企业 40 户,检查35 户,指导改正 19 户;受理消费投诉 6 个,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万元;开展执法行动 23 次,立案查处 8 户,罚没款3 万元;完成龟鳖整治、三改一拆、平安东林创建、无传销乡镇创建、个转企等镇党委政府交办核心工作 5 项。二、主要做法(一)搭建全覆盖多层次监管机制。今年,我所在目前人员配备有限的

7、情况下,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分管运行,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和工作全落实,初步建立起基层市场监管所监管运行机制,整体工作有序推进。一方面是通过区域三级管理,加强整体监管强度。将整个东林镇划分为东林片、锦山片、青山片 3 个片区,实行 a、bb、c 三级监管,指定一人为片区主要负责人,开展第一级监管,另两人为片区次要负责人,开展第二级监管,所长为片区最终负责人,开展第三级监管。另一方面是通过条线三级管理,提升整体监管效率。将镇中心工作和局 16 条业务线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实行 a、b、cc 三级落实,指定一人为工作主要负责人,开展第一级监管,所长为工作第二负责人,开展第二级监管,另两人为条线最终负责人

8、,开展第三级监管。(二)落实监管职能,完善基础工作今年,我所严格按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的要求,全面承担起东林镇市场监管职责,落实市场监管所各项监管职责。一是迅速调整监管职能转变。我所主动与局各业务线对接,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邀请食品科、药械科、餐饮科、特设科等业务科室同志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实地检查,手把手传授相关业务知识,使我所工作人员迅速掌握基本监管技能。二是迅速突破监管重点。我所根据当前社会热点和东林镇实际情况,确定无照经营、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民生民计四大工作重点,随即交叉开展无照经营综合整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特种设备日常整治等活动,重点整治无照经营高发的锦山片和青山片,重点治

9、理交通要道、学校周边,重点整顿农贸市场、学校食堂、食品批发部和规模商超,重点排查涉粉涉尘企业和冶金企业生产安全。截止目前,共开展无照经营整治 9 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6 次,开展特种设备检查 7 次,无照转有照 62 户,规范经营户 58 户,基础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发挥管理职能,全力介入党委政府工作今年,我所从部门职能管理入手,积极参与东林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助推乡镇工作,为东林镇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是职能管理到位,工作成效明显。我所根据XX 区龟鳖整治联合执法行动方案的工作安排,参与养殖药品检查组和商品龟鳖检测组的联合执法、龟鳖养殖户签约付款集中攻坚行动以及后续种蛋种苗

10、组监管,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组,落实专人参与工作,每周对整治工作进行任务布置,做到整治目标明确,整治计划详尽,整治工作有序,整治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共排查药店 8家,兽药店 22 家,饲料店 25 家,其他用品店 5 家,发现问题 9 家,立案查处 6 家,责令整改 3 家,种蛋种苗销售得到有效控制。二是中心工作与监管落实有机融合。在龟鳖整治中,我所将养殖药品监管拓宽成龟鳖养殖用品的监管,将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纳入整治范围,将饲料销售户纳入日常巡查范围,使得整治工作有序开展,监管工作稳步推进,有效规范农业服务经营行业。在迎接“平安吴兴”创建考核中,我所积极应对,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重点,

11、检查学校食堂 6 家,学校周边食杂店 23 家、餐饮店 5 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并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切实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在三改一拆中,我所积极配合政府,拆除无照经营场所 10 个,取缔无照经营户 25 户,将 23 个村的村级公路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区域,严格把关路边经营主体核准,把消除违法经营与消除违法经营场所有机结合起来。在个转企、无传销乡镇创建中,我所主动分担政府责任,争当主力军,发挥自身监管优势,带动经济服务中心、派出所和各行政村一起工作,争取早日完成工作目标。市场监管工作计划(一)强化合同信用监管服务。一是部署开展汽车销售、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领域不平等格式合同条

12、款整治工作,组织查处一批重大典型违法案件、规范一批行业企业合同行为,加大宣传引导工作。二是收集整理各类示范合同格式文本,供基层工商部门在相关行业企业中推广使用。三是规范组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活动,组织对历年来评定的部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回访指导,探索建立和完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动态管理有效方式、方法,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四是深入开展创建诚信市场和文明集市工作,广泛宣传和督促执行创建文明市场标准 、 创建文明集市示范标准 ,结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市场业主登记工作,推广落实市场业主责任制。五是编写并下发重点行业常见合同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评析材料,推广合同

13、案件查办有效经验。六是举办物流快递行业企业规范合同信用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行政约谈指导活动,进一步规范物流快递行业经营秩序。(二)有力规范各类市场经营秩序。一是整顿规范农资市场。二是加强汽车销售维修市场监管。三是加强物流市场监管。(三)推进网络可信交易环境建设。一是推进网络市场主体采集建库工作。通过计算机自动搜索、人工收集、协调电信管理部门等方式,收集辖区经营性网站基本数据,分流至各辖区工商部门进行核实采集,夯实网络市场监管基础。二是推进网络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和亮标贴标工作,审核发放网络市场主体工商电子图标,督促辖区第三方交易平台内网店依法公示主体信息,强化网络市场主体信用建设。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三是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性网络交易信用行为监测分析和预警指导工作,提供市场信息统计分析及监测等信息服务,提高监测分析结果的应用效益,探索、总结、推广“以信管网”有效机制。四是落实开展总局、省局部署的整治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网络销售商标侵权商品等专项行动。五是深入辖区部分知名企业提供网络交易信用管理和权益维护的指导服务。六是督促指导辖区第三方交易平台健全规范管理制度和服务合同行为。七是对接市政府有关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措施,积极争取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