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080515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公路管理局工作总结20XX 年,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扣年初全市公路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有为、改革求进”主基调,真抓实干、改革创新、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在服务公众出行、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发展后劲上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着力营造起了“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奋力助推了株洲公路发展升级。以省局的千分制目标考核为总揽,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发展环境、项目建设、路况水平、依法治路、行业管理、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均衡发展。(一)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公路事业的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支撑。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汇报和沟通,

2、公路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省局领导班子、相关处室负责人专程到株洲调研座谈;市政府出台株洲市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全市干线公路建设职责划分更清楚,资金保障更有力。政府第 33 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株洲治超工作,成立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亲自挂帅,联合各有关部门,动员全市力量打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攻坚战。市长毛腾飞、原常务副市长王志刚听取了公路机构改革和人员经费运行情况汇报。市编办专门到我局调研,制定了有利于公路部门发展的改革方案,目前我局机构改革的框架已基本落定,机级别、体制保持不变。市财政局、审计局主要领导专门到我局调研,在资金配套、资金拨付、危桥改造、治超等方面给予了倾斜,

3、市宣传部门组织了新闻发布会,推介和宣传了株洲公路。 “12345”市长热线安排局长王国安同志接听了热线,为群众出行排忧解难。各县(市、区)委、政府主动与我局对接项目,在征地拆迁、土地报批、资金配套上主动担责,为公路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年落实到位资金亿元,其中:运行经费亿元;养护项目资金亿元;路网项目亿元;外揽项目到位资金亿元。部省项目资金投入亿元,其中:国省干线大中修补助资金 5424万元,水毁重建资金 6038 万元,干线公路危桥补助 1000万元,危桥改造、信息中心运行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争取到每年 1000 万元的危桥改造配套资金和 100 万元的信息中心运行经费。(二)项目建

4、设扎实推进20XX 年,我局主动对接“十二五”交通规划和市政府“项目建设年”总部署,攻坚克难,全力构建快速交通体系。路网项目纵深推进。全年完成干线公路项目投资 7400万元,S206 攸县旅游环线竣工通车,交工通车里程公里。S910 炎陵红星大桥(重建)工程完成全部桩基础施工,芦淞区高家坳到白关路面提质改善工程(东城大道一段)完成主体工程,S339 线攸县柏市至东塘段完成路基工程。路网的通达程度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养护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完成养护项目投资 2 亿元。在 G106 线、S313 线等干线公路以及部分重要支线完成大中修 82 公里,工程合格率 100%。实施公路安保工程 77 公里

5、,灾害防治工程 16 公里,完成炎陵河西大桥和合花桥两座危桥的改造任务。投入 200 万元,建成攸县上云桥和炎陵中村两个中心养护站。落实省局“六率”要求,实现“畅洁美” ,推行小修工程项目管理,推进路面预防性养护,实行日常养护定期按级巡查,完善“中心养护站+养护道班”的养护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对桥隧的日常保养和巡查。通过不懈的提质改造,除个别路段外,我市国省干线基本改造为沥青路面,管养支线全部消除砂石路面,行车舒适程度和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我市国省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 93%,新增国有干线优良率达到65%,在前三季度全省路况水平检测中稳居全省第一。(三)依法治路不断深入专项整治,路域环境有改善。开

6、展了违法棚屋、杂乱标牌、摆摊设点、堆物放料 4 个专项治理行动,组织联合行动 15 次,拆除违法棚屋 6 处、拆除违法横幅 1304 条、非公路标志标牌 402 块、清除摆摊设点 25 处、清除堆物放料 1686 处。制定了路政管理示范路创建实施方案,G106、S321 线创建为路政管理示范路。截至 11 月底,办理路政处罚案件 134 起、公路赔(补)偿案件 64 起,公路违法案件查处率为 100%,结案率为 100%。新增公路法规宣传标牌 162 块。基本实现了路域环境“八无”的管理要求,营造了整洁、美观、舒适的视觉效果,提供了畅通、安全的行车环境。超限管理,治理模式有突破。治理车辆超限超

7、载工作有新突破。根据货运车辆流向变化,及时调整了超限检测站,并申报新建茶陵溪江和炎陵霞阳 2 个超限检测站,对城郊治超站践行了规范化改造建设,所有新建和提质改造的站点基本保证 20XX 年前投入使用。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公路路政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始终保持对违法超限运输的高压处置态势。全年共检测车辆万台次,查处擅自超限运输车辆万台次,卸(驳)载万余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 1418 起、赔(补)偿案件 10757 起,平均站点车辆超限率下降到%以下。(四)行业管理稳中求进质量安全稳中向好。强化质量问责机制,狠抓关键环节施工质量,各在建项目均建立了由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施

8、工单位自检组成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行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十公开” ,重新修订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制度措施。结合“路域环境建设”活动的要求,将各参建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嵌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之中,全面深入推进省厅“质量安全管理 10+5 措施” 、省局 5 项管理举措、5 项技术、5 项安全规定,先后定期、不定期地对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进行了检查和巡查质,达标率 100%,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应急维稳平稳可控。10 月份承办了全省普通干线公路应急抢修演练,有力地提高了应急保障水平。积极应对公路水毁 10 余次,抢险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称赞。落实信访条例 ,严格

9、按照维稳制度,及时处理各类信访事件,积极办理 12345 市长热线。全年处理群众来访、答复市长热线、市长信箱 100 余件(次),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未发生一起进京赴省到市非访事件。建立健全值班和备勤制度,强化信访轮值工作力度,特别加强节庆和特护期间的值班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做到了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值班期间全局范围内未发生任何大小责任事故。执法监督稳中有力。一是充实执法监督力量,出台执法监督人员管理办法 ,明确执法监督人员职责、监督方式及追责事项,对执法监督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二是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参观长沙监狱、茶陵监狱,收看专题教育片。三是规范权

10、力运行机制。完善了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执法评议考核、举报投诉处理、考核奖惩和过错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解决了不规范执法和自由裁量权滥用的问题,确保行政执法人员“不逾红线” 、“不触底线”;四是加大稽查力度,明察暗访实现常态化、无缝隙、全覆盖,截至 11 月底,督查 429 次,开具罚单 10张、督办函 6 份,处理单位 1 个,处理违纪违规人员 36 人(次),诫勉谈话 10 人(次),(五)行业形象稳步提升一是创新行业管理手段,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 “数字公路”系统更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建设、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应急抢险、内务办公等多个领域,9 月开通了“株洲公路”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基

11、本建立起了微信、电台、网站、可变情报板“四位一体”的公共交通服务平台。对在建项目现场安装视频数据监控,利用远程监控对炎陵红星大桥施工质量、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督,成为株洲市第一个安全监督试点项目。将 OA 系统延伸至路政站(所),并实现了对治超站点的 100%实时监控。建立起了集质量监控、执法监督、资金监管、应急指挥为主体的应用管理体系, “数字公路”对业务管理的辅助作用明显增强,公路信息化程度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二是推广“四新”技术,提升两型建设水平。城郊一局在 S339 项目建设中采用了边坡柔性防护技术,城郊二局在红星大桥重建工程中队大直径钢筋连接采用了直螺纹技术,攸县局在 S206 项目中采

12、用了路面抗车撤技术。同时继续大力推行客土喷播技术、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智能压浆系统、水泥路面碎石化技术、同步封层车技术等四新技术。“四新”节能新技术的运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资源和施工工时,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周期,降低了公路建设养护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公路沿线环境的污染。我局公路工程建设和养护利用技术创新产生的节能减排效应日益凸显。三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动力,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成功举办了“厚德载道畅行株洲”第五届职工文化节,全局有 400 多名职工积极参加了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安全知识竞赛、职工羽毛球比赛、象棋比赛等项目。在全局系统深入开展了“道德讲堂” 、 “情满公路学雷锋十条路”等系列活动。创

13、建标准化路政大队 2 个,标准化超限站所1 个。开展了创“文明单位、文明集体、文明窗口、工人先锋号、文明个人、文明家庭”等竞赛活动。面向基层开展雨季公路养护竞赛活动,承办了“全省公路养护技能竞赛”活动,并取得佳绩,获水泥路面清缝灌缝、沥青路面坑槽修补 2 个项目的第一名。市局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积极开展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目前已进入复查阶段。开展炎陵县红南村党建帮扶工作,株洲县淦田养护站女养路工杨芳同志被株洲市级政府授予“株洲市劳动模范”称号,公路物资应急储备中心被评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模范职工之家” ,醴陵东富养护站被授予“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称号,醴陵泗汾养护站被

14、授予“湖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局法规科副科长、市政务中心公路窗口负责人赵琳同志获得了“株洲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六)队伍建设效果显著群众路线教育开展良好。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全局系统迅速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了活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向各二级单位派驻 7 个督导组。全局上下联动,立体铺开,深入推进,全面完成了三个活动环节的各项工作,受到市委活动办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活动过程中,全局系统切实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先后开展了“四同四一” 、 “千人评公路” 、向市劳模杨芳同志学习等活动和“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成功承

15、办市委第 19 督导组 6 个联系单位参加的群众路线知识抢答赛,认认真真开好了专题党委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全局“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整改落实初见成效。年初将四项行政许可委托下放给各县(市、城郊)局。全局性大中型会议减少%,下发的文件数量减少 10%,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公务用车费用同比下降%,公款出国出境支出为零,市局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腾退办公用房面积平方米。基层党建深入推进。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健全和完善了全局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优先安排党建专项经费,将基层党建列入全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修订了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作风建设督查方案,狠抓了全局党员干部的作风建

16、设。坚持每年给党员干部上一次党课,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局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注重在公路工程、养护和路政执法一线发展年轻党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全年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未出现问题。(七)民生事业汇聚人心。局党委坚持“兴路为民,强局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在推进株洲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逐年加大民生投入,让全体职工共享发展成果。按市财政的有关要求,规范提高了职工津补贴发放标准,适当提高了职工食堂工作餐标准。职工幸福家园建设加快步伐,金路小区 1#、2#、3#楼已交付使用,争取政策支持退还购房契税 300 余万元,马鞍养护中心正式运营。对金路大厦办公楼和职工住宅楼外墙进行了翻新,杜绝了瓷片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路政直属所、城郊一局已搬入新的办公大楼,改变了过去租房办公的尬尴局面。金路花园和王家洲治超站等民生项目也进入收尾阶段,切实改善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各单位定期安排职工体检,组织开展有益的健康娱乐活动。对机关、站(所)饮用水水质进行全面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