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事局工作总结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080426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人事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人事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人事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人事局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人事局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人事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人事局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人事局工作总结一年来,本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引进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人事保证。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几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配套出台了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紧缺专业人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办法等 10 多个政策性文件。有 10 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获得近

2、40 万元的经费资(补)助。二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集中 2 个月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宣讲政策,征询意见,了解需求。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对 200 多名企业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节日慰问、市情通报、参观考察等活动。为切实解决企业引进人才住房问题,拟订了人才公寓筹建方案,基本确定了购买条件、经济补助等政策。三是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以柔性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本市同类

3、人才同等待遇。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一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共发表稿件 50 多篇;编印xx 市人事工作文件选编1000 多册。一是着手启动“325 人才引进工程” 。通过各种渠道,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 2000 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 1600多名(本科或中级职称 1500 多名,研究生或高级职称近百名)。二是组织好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一年来共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 30 多次,有 2000 多家单位设摊招聘,8 万多人次入场应聘。特别是 11 月份赴成都招聘,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全市共有 72 家单位设摊,约有 2

4、万名各类人才入场应聘,达成意向 1500 多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占 70%。市内两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效果也非常明显,共有 644 家用人单位设摊招聘,万人入场应聘,当场达成意向 7000 多人次。三是建立重点高校毕业生 xx 实习基地,开辟引才新途径。为引进外经外贸类紧缺专业人才,我们与 xx 大学等 1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 xx 实习基地,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实习,有 30 多名留我市工作。明年春节后又有 200 多名毕业生将来我市实习。一是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选送了 20 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德国进行为期 2 个

5、月的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等知识。二是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期 2 年的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结业,53 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通过学习,不但系统掌握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实际经营管理能力。三是扎实推进“115 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技术成果交流,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 7 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实施科研、培训经费资助。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到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选拔考录办法,新选拔 31 名到村工作,已累计 94 名。经年度考核,有 15 名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择优考录了到村工作满 2 年的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工

6、作 8 名。同时选送 30 多名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学位;3000 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100 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职称评审和首次职务确认,其中高级 230 名,中级 520 名;2600 多名参加了各类资格考试。一是继续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新增交流场次为每月 3 次,每场均有 40 多家单位设摊招聘,1200 多人进场应聘,市场发展兴旺。二是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更新了人才网站,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新增访问人数 107 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 3000 人次,比上年增长倍。网上登记求职数已超过万人次三是扎实推进人事代理服务。全市共受理人事代理 5092 人,其中单位

7、代理 3613 人,个人代理 1479 人,比上年净增代理人员 1329 人,新增代理单位 104 家。四是做好人才信息的收集、发布。共刊发xx 人才信息12 期;发布网上招聘信息 4 万余条,比上年增加了 10倍。五是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全面完成镇(街道)人才服务站建站工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市、镇、企业三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人才市场搬迁新址,交流场地扩大 500 多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 70 个。人才大厦已批准立项,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一是围绕服务和诚信,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全市 3000 多名公务员,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敬业精神,强化

8、公务员公仆意识。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全年共 6 次考录公务员 70 名(其中公安干警 39 名)。三是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规范了考核奖发放办法。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健康休养制度。四是规范公务员转任交流工作。对 60 名市镇(街道)机关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交流,对 105 名公务员实施了转任。五是抓好各类培训学习,组织 400 多名公务员参加英语 300 句培训,3000 多名参加依法行政培训,近400 名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一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年共实施改革 50家。二是做好事业单位

9、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 286 家,其中变更 45 家;新设立登记 15 家。三是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全年通过公开考试,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316 名,其中首次组织了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城建规划、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 36 名。四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奔小康、作贡献”活动,激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对活动中涌现的 28 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单独设置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协;完成了市工商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审议其他有关机构编制事项41 项。二是继续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共安置营及以下军转干部 14 名,随调家属 6 名。按上级有关规定,帮助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决生活困难。三是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津贴及离退休人员生活费补贴,共有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