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2062874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1 )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当楼表面有油污时,应用 5%10%浓度的火碱溶液清洗干净。(2 )洒水湿润:施工地面前一天对楼板表面进行洒水湿润。(3 )刷素水泥浆:浇灌细石混凝土前应先在已湿润后的基层表面刷一道 1:0.4 0.4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要求随刷随铺,如基层表面为光滑面,还应在刷浆前先将表面凿毛。(4 )冲筋贴灰饼:小房间在房间四周根据标高线出灰饼,大房间还应冲筋(间距 1.5m) ;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地漏四周做出 0.5%的泛水坡度;冲筋和灰饼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随后铺细石混凝土。(5 )铺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强度、配合

2、比应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为1: 2:3(体积比) ,坍落度应不大于 3cm;并应每 500m2 制作一组试块,不足 500m2 时,也需制作一组试块。细石混凝土铺后应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补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用木抹子搓平。(6 )撒水泥砂子干面灰:砂子先过 3mm 筛子后,拌合干面(水泥:砂子=1:1) ,均匀地撒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杆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7 )第一遍抹压:用铁抹轻轻抹压面层,将脚印压平。(8 )第二遍抹压:当面层开始凝结,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不得漏压,并将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3、9 )第三遍抹压:当地面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无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最终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地面的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的混凝土垫层的施工操作。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用 325 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为 0.53.2mm,含泥量不大于 2%。2.1.4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平板振捣器、串桶或溜管、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2.2 作业条件:2.2.1 主体结

4、构工程质量已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安装完,墙四周已弹好+50cm水平标高线。2.2.2 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实。2.2.3 铺设在垫层中的水平电管已做完,并办完隐检手续。2.2.4 在首层地面浇筑混凝土垫层前,穿过室内的暖气沟及沟内暖气管已做完,排水管道作完并办完验收手续,室内回填土已进行分项质量检验评定。3.1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混凝土搅拌铺设混凝土振捣找平养护3.1.1 基层处理:把粘结在混凝土基层上的浮浆、松动混凝土、砂浆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3.1.2 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墙上的+50cm 水平

5、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有条件时可弹在四周墙上。3.1.3 混凝土搅拌3.1.3.1 根据配合比(其强度等级不直低于 C10),核对后台原材料,检查磅秤的精确性,作好搅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后台操作人员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 90s。3.1.3.2 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试块组数,按每一楼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于一组。当每层建筑地面工程面积超过 1000m2时,每增加 1000m2 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 1000m2 按 1000m2 计算。3.1.4 铺设混凝土: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 60mm

6、。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首层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桩(30mm30mm200mm),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间距 2m 左右)。在楼层混凝土基层上可抹100mm100mm,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墩上平为垫层的上标高。大面积地面垫层应分区段进行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位置等进行划分。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层上洒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水次比为 0.40.5),然后从一端开始铺设,由室内向外退着操作。3.1.5 振捣: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 20cm 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

7、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3.1.6 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3.1.7 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 12h 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 7d。3.1.8 冬期施工操作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如在负温下施工时,所掺防冻剂必须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 3%。小于、等于 C10 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 5.0N/mm2。4.1 保证项目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

8、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4.1.3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4.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7-2。地面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表 7-2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表面平整度 10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 标高10 用水平仪检查3 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对尺寸的 2/1000,且不大于 30 用坡度尺检查4 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 1/10 尺量检查5.1 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

9、Pa 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5.2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注意运混凝土小车不要碰动门框(应预先有保护措施),并在铺设混凝土时要保护好电气等设备暗管。5.3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并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存放油漆桶等物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而造成面层空鼓。6.1 混凝土不密实: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而造成。基底末洒水太干燥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6.2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铺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堆(或小木桩)为标准进行刮平。6.3 不规则裂缝: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分仓进行浇筑、首层暖沟盖板上未浇混凝土、首层地面回填土不均匀下沉或管线太多垫层厚度不足 60mm 等因素,都能导致裂缝产生。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 水泥出厂合格证。7.2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记录及混凝土质量评定表。7.3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记录、隐检记录。7.4 垫层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