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06195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52017122701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上学期高二语文 11 月月考试题 05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蹊跷蹊径 纤维纤尘不染 殷红殷勤B伶俜招聘 叱咤姹紫嫣红 识别卓识C伺候伺机 数落数见不鲜 慰藉蕴藉D蓬蒿竹篙 暴雨一暴十寒 信笺栈道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正旦 自诩 风和日丽 前合后偃B文身 急燥 不足为奇 莫名其妙C萧瑟 吝啬 礼上往来 求田问舍D参差 譬如 冠冕堂皇 羽扇伦巾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宋词仿佛一朵芬芳_的奇葩,它以_的风格,散发着迷人的馨香。千百年来

2、,代代中国文人对宋词的品鉴、仿作,已成为他们的_,凝聚着独特的美学追求。在现当代,有的诗人创作的旧体词_称精品,甚至足以与古人的佳作比肩,只是宋词的时代已不可能复现。A绚烂 独辟蹊径 意趣 能B绚丽 独树一帜 雅趣 堪C华丽 标新立异 情趣 可D灿烂 独具匠心 志趣 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温家宝总理 9 月 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 193 油田溢油事故处理,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 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 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

3、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 2012 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B 史记 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分“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等五种体例。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雷雨 将前后三十年的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许多矛盾冲突集中在一个初

4、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的时间内,在周家和鲁家两处展开。作者苦心经营,巧作安排,合情合理。D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王维的 “名大家”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 2 -即人格高

5、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 。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 ,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 。 “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

6、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 。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 ,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 ,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

7、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眺、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 ;另一方面,王维在“学问” “

8、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有删改)6.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B “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C. 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D. 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7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B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所有人排斥于“大家”之外。C.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 , “耽禅味而

9、忘诗教” 。D. 代表王维诗歌艺术成就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 ,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B. 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 ,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神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 “才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齐人有冯谖者,贫乏

10、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 3 -”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

11、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 【注释】孟尝

12、君: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田氏,名文,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责:通“债” 。节选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先生不羞 羞:羞辱 B狗马实外厩 实:充满C臣窃矫君命 矫:假托D衣冠而见之 衣冠:穿戴衣帽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孟尝君怪其疾也A吾其还也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B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11.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第一段中的两番问答

13、,写孟尝君探询冯谖的爱好、才能,以便确定对他的待遇和任用。言冯谖无好、无能,这不过是欲扬先抑,为其后来的一鸣惊人映衬一笔。B冯谖有心问:“以何市而反?”说明冯谖已洞察孟尝君所欠缺的,暗示孟尝君,只是孟尝君浑然不觉。孟尝君随口回答:“视吾家所寡有者。 ”可见他不清楚急需什么,并没有远见卓识。 C冯谖矫命焚券,市义而归,孟尝君虽以礼相见,但“先生休矣!”容人而不知人,也不知为自己留后路。直到罢相就国,后知后觉,这才为冯谖的才能深深折服。D选文中孟尝君笑了两次:开头的一“笑”一“诺” ,体现了孟尝君勉强“受之” ,见其轻蔑之情;第二次是孟尝君得知名不见经传的冯谖自愿“收责于薛”时,笑中依然带着怀疑和

14、轻蔑。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4 -(1)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3 分)(2)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3 分)(3)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3 分)13.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 (3 分)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小园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

15、菊花。(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4 分)答: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这两联的景物描写简要分析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4 分)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5 分)(1)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4)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5)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7)人生如梦,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吾所以为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