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205300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1、编制依据1、充分考虑成都雨季对施工的影响。2、国家现行相关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 号);3、

2、我公司在深圳、广州、成都、地铁施工方面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1.2、编制范围世麓区间 1#风井的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及旋喷桩咬合;基坑降水、排水;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钢支撑架设和拆除、深基坑监测等。1.3、编制原则1、确保深基坑开挖工程安全的原则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区间盾构、明挖基坑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熟的工法和技术,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2、确保临近建筑物的安全。3、确保工期实现的原则的特点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围护结构、土方开挖、钢支撑架设的施工顺序,加强工序衔接,重点选用成槽、成孔设备,合理安

3、排土方开挖顺序,及时架设支撑,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关键工期的实现。4、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5、勇于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广新技1术,勇于创新。2、工程概况3.1 1#风井工程概况本工程范围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砂土液化。3.1.2 特殊岩土本线路范围内存在的特殊岩土为人工填筑土、膨胀土、膨胀岩、风化岩。( 1) 人工填土本工程沿线地段表层多分布有人工填土,以杂填土为主,物质组成主要为黏土、卵石、建渣,顶部表层多含植物根茎,杂填土含生活垃圾或砖块等建筑垃圾,松

4、散中密,层厚一般 0.74.2m,局部地方因施工后回填,土层厚度达 7.4m。3.2 工程环境3.2.1 风井工程环境1#风井基坑标准尺寸为 27.429.4m,深为 26.15m,覆土为 1.3m。拟建世纪城至麓山区间范围内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为黏性土、粉土、粉细砂、中砂、卵石土夹粉细砂,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膨胀岩土、膨胀岩,不良地质为砂土液化。本区间结构底板主要位于中风化泥岩中,泥岩具有遇水膨胀、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的特 。3.2.2 水文地质条件( 1) 地 表 水1#风 井 位 于 锦 江 旁 边 , 水流以受人为控制,该河常年流水,水量受上游来水及降水

5、补给,排泄方式以向下游泾流为主,蒸发、下渗为辅。2( 2) 地 下 水根据成都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赋存于填土层的上层滞水,二是第四系砂卵石层的孔隙水,三是基岩裂隙水。1)上层滞水上层滞水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地表,赋存于地表填土层,大气降水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水量变化大,且不稳定。2) 第四系孔隙水拟建场地内砂卵石层较厚,且成层状分布,其间赋存有大量的孔隙水,其为潜水,水量、水位较稳定,在卵石土层中大气降水和区域地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3) 基岩裂隙水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紫红色泥岩,基岩裂隙较发育,地下水的流动,将所含石膏溶蚀,并顺溶

6、蚀孔或裂隙形成网络状的风化带溶蚀孔和溶隙,为地下水的补给、储集、径流创造了良好的通道和空间,形成风化带含水层。但由于泥岩质软,裂隙多为微张或闭合状,且溶孔溶隙的发育深度受地下水动力条件的限制,当深度较大时,溶蚀孔洞减少,溶隙也减少,含水量下降。该含水层地下水富集规律性较差,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地方可形成富水块段。根据相关水文地质资料,渗透系数 K 一般为 0.0272.01m/d,平均为 0.44m/d,与上部卵石含水层相比,属于弱透水层或不透水的隔水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底板。3.2.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成都市充沛的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 947mm,年降雨日达 140 天),构成了地下水

7、的重要补给源之一,还主要接受 NW 方向的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成都地区地下水总的流向为北西向南东。 3.2.5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拟建区间内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季节性变化明显,水位线起伏较小的特点。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 7、8、9 月份,枯水期 12、1、2 月份,以 8 月份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其余月份为平水期。根据本阶段勘察,该场地范围内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约为 3.45.5m。据四川省地矿厅环境地质监测总站对成都市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在天然生态状况下,丰水期地下水位正常埋深约为 3m,地下水位年变幅约为 1.03.0m。3.2.6 水质类型据本阶段及搜集临近工程室内

8、试验成果,本地区地下水水质类型主要为 HCO3-Cl-Ca 2+型、HCO3-.SO42- Ca2+.Mg2+型;PH 值 7.75,矿化度 319.42mg/l。33.2.7 水的腐蚀性1)地下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 年版),按类环境类型及 B 类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见下表:地下水腐蚀性一览表 3-1 技术评价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版)判定按类环境 在 B 类条件下SO42- Mg2+ OH- 总矿化度 pH值侵蚀性CO2HCO3- 结论钻孔编号 水源类别 水质类型对混凝土

9、结构腐蚀等级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M18-CB-48-SH-1 钻孔水HCO3- Ca2+.Na+ 型 微 微 微 微 微 / / 微 微此外,灌口组泥岩含石膏、钙芒硝,岩石可能有 SO42-腐蚀,施工阶段应加强水质化验,查明地下水对砼、钢筋、钢结构的腐蚀性。4图 2-1 中风井地理位置及现场布置图2.2.3 水文地质2.2.3.1、水文地质条件本区间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局部分布弱承压水,其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1 杂填土、2 素填土、淤泥质填土中。填土层结构松散,厚度不均,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一般。弱承压水主要分布在-4e 粉质粘土夹砂砾中,弱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变化,不连续分布,主要分布于

10、九龙湖地下深处,富水性一般,水量一般,水位变化主要受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影响。场地地步基岩主要为白垩纪葛村组(K1g)泥质粉砂岩,裂隙不甚发育,且呈紧密闭合状,裂隙连通性差,含水微弱。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含水层为:填土层新近沉积土层中的潜水,水量一般,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一般,采用上部明排方法。2.2.3.2 地下水位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 0.5-2.5m,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 0.8-3.2m(随地形高差变化)。年水位变化幅度约为 1-1.5m。2.2.3.3 环境类别及腐蚀性评价南京地区处于湿润区,场地环境类型为 II 类。根据详勘判定,场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之上土层对

11、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长期浸水状态或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弱腐蚀。2.2.4 工程地质评价2.2.4.1 场地稳定性及工程的适宜性线路之间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底层产状一般比较和缓,走向西北,倾角小于 300。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反映,区内仅发育低序次 NE 和 NW 二组断裂,对基岩面的起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新第三纪以来的地壳活动,区域表现形式主要为和缓的升降差异运动,一般不易产生构造应力集聚,属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区。2.2.4.2 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本区间涉及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5土层。-2 素填土,湿润饱和,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工程地质性质差

12、。勘察过程中未发现岩溶,场地地形平缓,无滑坡、泥石流、危岩、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综合判别,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甚发育。2.3、通风井概况区间风机房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选择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基坑内钢支撑型式,第一道支撑采用 600800 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支撑为厚16mm、609 钢管支撑,支撑与桩之间设钢围檩,桩顶设冠梁,桩间采用旋喷止水帷幕保持桩间稳定,共设五道撑。2.4 土方开挖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2.4.1 控制围护体系的稳定及基坑降排水、淤泥开挖是工程施工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通风井基坑深度较深,地下水埋深较浅,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有特殊土和不良地质,特别

13、是淤泥层较厚。距离通风井旁边为锦江。地下水丰富。含水层主要为杂填土、粉土、卵石土,结构松散,自稳性差,透水性强,随着基坑降水的进行,围护结构内外两侧形成较大的水压差,使得地下水携带泥沙,透过围护结构底部向基坑内上涌,施工中易发生坍塌、涌水、涌砂、变形、失稳等现象。开挖后围护结构受外侧土的侧压力后有向基坑内收缩的趋势,钢管支撑预应力施加的控制难度大,预应大围护结构外扩,不够则围护结构收缩。因此需要分划不同区段,根据不同地层通过设计计算值和现场量测不断调整和确定支撑预应力的大小。淤泥层较厚的区段,不但基坑挖泥困难,挖机易下陷,需采取特殊措施。基坑开挖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理,止水措施是否有效、变形控

14、制是否及时等诸多因素是保证明挖结构施工安全的技术核心。根据我公司多年的经验,在施工中采取以下主要对策:1、保证围护结构质量认真做好围护结构施工,特别是围护结构问题桩间进行旋喷桩止水的施工质量,保证围护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不漏水。2、及时施加支撑(含封闭基坑底板)因部分围护结构根部土体结构松散,自稳性差,受力易变形,为防止围护结构下部向坑内移位,及时施加支撑和封闭基坑,保证淤泥层开挖时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缩短,减小位移。及时施加支撑能有效地调整地层的应力状态,控制基坑施工过程中的6地层、围护结构的变形。因此在施工中采用加快挖基速度,同时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及时施加支撑和封闭基坑底板。3、认真做好

15、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处理以封堵、降排为主,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排桩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内衬前对基坑内侧渗水点进行封堵。基坑采用管井降水,整个基坑设置两口降水井。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管井降水每次降深控制在开挖基面以下 1m。保持基坑无水状态作业,若出现管涌现象,立即采取注浆止水措施。降水井在顶板覆土回填后进行封堵,以满足基坑施工阶段的抗浮要求,防止基底隆起。4、基坑开挖时采取的措施基坑开挖阶段,严格进行分层对称开挖,以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控制,要求开挖后及时架设支撑并施加预应力,组织好支撑拆除和主体结构模筑的施工

16、次序,且必须确保主体底中顶板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才能拆除上一道支撑,应特别注意避免基底因浸水而导致的地层力学性能的下降及可能产生的软化,基坑开挖时采取预加固措施,注意完善雨季施工时的防水、排水措施,最后一点是尽可能快地封闭基坑底板。2.4.2 测量、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把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地层和围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始终纳入可控的管理系统之中。开挖支撑施工严格按时空理论进行,在施工这些特殊部位时安排专人巡视。对策: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测量的人员和仪器必须有绝对的保证和相对的稳定。所有参加测量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建立各测量人员的岗位负责制。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校核和控制在使用有效期内。同时加强对测量仪器的管理。2、高程桩、定位桩必须认真复核,同时与其他专业间的接口测量也必须认真进行。中线、水平、断面测量达到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和成都市轨道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