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04903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眉文字页脚文字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摘要 人才流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随着 社会 的 发展 人才流动在 研究 领域中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该主题的 理论 与实证研究现状,探讨了各家理论的意义与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本评价,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人才流动 国内外研究综述 基本评价 一、国外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人口流动理论。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 分析 时,对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动力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刻分析,在他们看来,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 列宁也分析了社会

2、分工和劳动社会化对人口流动产生的决定性作用。他指出:“社会分工是商品 经济 的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单独的和独立的生产部门的数量增加也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 工业 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 ” 2.个体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 (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人力资本形成具体包括 教育 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和劳动力迁徙投资几个方面。其中劳动力迁徙投资,用于发展页眉文字页脚文字劳动力市场行情调研机构,以提供有关信息,并协助劳动力流动,促进解决劳动力余缺调剂和专长发挥。通过医疗保健和教育投资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往往要通

3、过劳动力的流动来完成。人才资源载体在迁徙投资的结果,不但会 影响 人才资源载体的收益,而且会对其它方面产生影响。 (2)奥德弗的 ERG 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ion)和成长需要(Growth)。如果人们在一个环境中一直得不到需要的满足,而从另外一个环境可以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后一种环境,以求得需要的满足。 (3)职业生涯理论。职业生涯即职业生命周期,理论界通常认为职业生涯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探索阶段、立业阶段、(职业)维持阶段、离职阶段。每个职业生涯发展都有不同的开发任务、开发活动和开发关系

4、。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工人的平均任职期只有五年。职业流动可以使员工找到与个人目标、价值观较一致的组织,使个人潜能充分发挥,有利于自我职业发展。 (4)勒温的场论美国心 理学 家勒温(K. Lewin)的场论认为,一个人。所创造的绩效,不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还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不良的环境之中,例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心情不舒畅等,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从而也很难取得应有的绩效。一般而言,个人对环境的改变往往无能为力,只有离开这个环境,转到另外更适宜的环境去工作,从而产生了人才流动。 页眉文字页脚文字(5)卡兹的组织寿命理论。美国学者卡兹(Karz)在研究科研

5、组织时,通过大量的调杳统计绘制出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卡兹曲线表明,一个科研组织的成员在一起工作相处的时间,在一年半到五年这个期间里,信息交流的水平是最高的,获得的成果也最多。而在不到一年半或超过五年的时间里,成员信息交流水平不高,获得成果也不多。科研组织超过 5 年,就会出现成员之间沟通减少、反应迟钝,即组织老化现象,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人才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 (6)库克理论。美国学者库克(Luck)根据对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所作的统计绘制创造力发挥程度变化曲线。为激发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库克理论认为应该及时变换工作部门和研究课题,即进行人才流动。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开辟新工作领

6、域的实践中,来激发和保持自己的创造力。 3.组织层面人才流动的研究理论。 (1)马奇和西蒙模型。美国学者马奇和西蒙在 企业 论中提出了关于员工流失的模型,试图将劳动力市场和个体行为融为一体来考察和研究员工流失。一个模型分析感觉到的从企业中流出的合理性,另一个模型分析感觉到的从企业中流出的容易性。马奇和西蒙模型将劳动力市场和行为变量引入员工流出过程,为以后研究员工流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普莱斯模型。普莱斯建立了有关员工流出的决定因素和干扰变量的模型,将企业变量和个人变量结合起来探讨员工流出 问题 。普莱斯定义了决定员工流出的主要因素为:工资水平、融合性、基础交流、正页眉文字页脚文字规交

7、流以及企业的集权化,前四种因素与员工流出呈现正相关性,企业的集权化与员工流出呈现负相关性。工作满足度和变化工作的机会是员工流失和其他决定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 4.社会层面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人才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对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出的必然要求和解决途径。除以上微观层面的研究成果外,还有学者从社会大生产的角度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角度探讨了人才流动的社会动因。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早在 17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逐渐由有形物质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产品的生产,劳动力也相应由农转工,再由工转商。 美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继承前

8、人研究成果,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人才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比例变化 规律 是:第一产业人力、人才资源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人力、人才资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人力、人才资源所占比重终将超过第一、二产业。该理论所揭示的人力、人才资源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梯次转移的规律,已经为世界发达国家人力、人才资源结构的演变 历史 所证明。 (2)人才结构调整理论。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总量从理论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人才资源存量和人才资源增量。前者是既有的,后者是新增的。因此,有些学者提出了人才结构调整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深造进修等方式,使原有的“存量”人才类型发生转变,从而符合

9、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达到从“来源”上调整“增量”人才结构的目的,最终做到存量与增量相互联系,协调发页眉文字页脚文字展。 (3)效率性人才流动理论。还有学者引入“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提出效率性人才流动理论。通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人才的进出做出有根据的决策。边际劳动生产率若是下降了,就通过人才流动的办法加以解决,否则单位的效益还会下降。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的单位应鼓励员工流出,边际劳动生产率高的单位应吸收人才流入。 二、国内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1.人力资本流动理论。我国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等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

10、求。各行业、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人力资源需求必然是不平衡的。为了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提高人力资源的边际贡献率,必然要求人力资源从相对富裕的行业、地区及企业流入相对稀缺的行业、地区和企业。 2.人才流动的经济效应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冯子标教授以人力资本运营为核心,分别讨论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流通和配置,运用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法构建了人力资本流通的决策模型。在模型中,将影响人力资本流通的各种因素归结到两个方面:流动成本和流动收益,通过流动成本与流动收益的比较来描述人才流动现象。 3.人才流动中政府行为理论研究。有学者提出两种机制运作理论,该理论强调,做到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同时

11、也要积极发挥行政机制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才布局存在着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人才无论向着哪个地区、哪个产业、哪个部门流动,前提是页眉文字页脚文字那个地区、产业或部门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吸纳能力”,否则就不能容纳流进去的人才。 “市场机制加行政机制”恰恰能够 自然 而然地通过“供求关系”调整所需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培育人才吸纳能力。 4.人才流动中的安全 问题 研究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从保护商业秘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角度论述人才流动可能带来的侵权行为及安全危害,以及如何通过立法解决人才流动中必须承担 法律 义务的问题。 5.公务员流动机制研究。湘潭大学梁丽芝对论我国公务员流

12、动机制进行研究,指出了公务员流动机制的生成有其客观基础,它植根于公务员个体的 发展 需要,植根于 社会 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当前全面改革向纵深推进和入世后政府管理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更加迫切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流动机制。健全和完善的重点是我国的公务员流动市场机制、公务员流动协调机制、公务员流动评价机制、公务员流动激励机制和公务员流动约束机制。 三、基本评价及展望 人才合理有续流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体现。探寻我国人才流动的 规律 ,探寻人才流动与人才事业的内在联系,探寻人才要素与物质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一个不能、也不会间断的过程。通过以上研

13、究综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页眉文字页脚文字1.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根据 时代 发展特点和特殊革命背景提出的人才流动 理论 ,有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与流动,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我们深入研究人才流动理论和人才流动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2.研究的视角多维, 内容 丰富。从学术研究视角来看,许多学者分别从 经济 学、管 理学 、心理学、社会学、 会计 学、统计学、法学、人才资源与产业关系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从学术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分析 和诊断人才流动的性质及决定因素;评估不同类型的人才流失可能给组织带来的后果;从多方面提出对策和办法等。 3.国外学术研究

14、的成果多我国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国外学术研究者主要集中在构建和验证人才流动模型和基本原理,在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多。这些原理都是很好的。但由于国情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实际状况不同,在我国直接广泛 应用 的条件不完全具备。但随着我国人才理念、人才工作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成熟,国外人才流动理论的借鉴作用会越来越大。 4.国内学术研究成果视角有限,有待进一步拓宽。国内大量的学术研究集中在人才个体和 企业 组织层面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是人才流失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有的涉及到一些宏观原因分析,而对人才流动宏观上的综合研究很少。国内的研究多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较少涉及到底

15、怎么办、怎样才能办好,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为我们今后研究人才流动指明了一个方页眉文字页脚文字向。 5.政府人才流动研究有待挖掘。无论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人才流动多集中于企业方面,对于政府人才流动方面则很少涉及。但是政府人才流动在 现代 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或者说是空白,也为我们今后研究工作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参考 文献 : 1曾国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曾国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张弘赵曙明:人才流动探析J. 中国 人力资源开发.2000 年第8 期 4张劲:试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J.山东经济.2002 年第 3 期 5郭广迪程芳:人才流动的机会成本分析J. 科技 进步与对策,2002 年第 1 期 6赵永乐刘宇英: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 年第 10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