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03656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指导方案教务科编制2013 年 7 月目 录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1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8旅游服务英语教学基本要求 8旅游服务礼仪教学基本要求 9形体训练教学基本要求 10旅游心理学基本要求 11海南旅游概览教学基本要求 12旅游地理教学基本要求 13前厅服务教学基本要求 14餐饮服务教学基本要求 15客房服务教学基本要求 16酒水服务与调制教学基本要求 17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标准 19酒店服务与管理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211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干

2、部和农村青年,学制 3 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通晓旅游企业基本管理原理,掌握酒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酒店企业中从事服务或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面向酒店服务业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业务范围1、具有从事酒店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良好职业技能和技巧;2、熟悉并掌握酒店企业的业务操作流程,具备解决酒店事务的基本能力;3、具备对酒店企业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及要求1、掌握酒店入住系统操作及管理的技能。2、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

3、熟悉日常酒店英语交际;3、熟练掌握在酒店企业为客人提供服务的知识和技能;4、掌握酒店企业各部门服务理论知识,具备酒店企业基层管理能力;5、熟练掌握饭店所在地的旅游历史文化、宗教民俗、旅游景区等基本知识;6、掌握饭店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推广、市场营销知识;(二) 能力结构及要求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踏实肯干的作风和健康的体魄;2.能利用英语进行日常服务对话,比较熟练地处理英语商务函件;3.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件处理及掌握酒店入住系统操作及管理能力 ;4.具备在饭店前台、餐厅、酒吧、客房等提供娴熟的服务的能力;5.具备独立联系客户,并销售客房产品的能力;6.具备进一步深

4、造学习的各种必备能力。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文化基础课1. 德育(1) 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2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

5、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道德高尚的公民。(2)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3) 经济政治与社会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

6、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与人生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 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

7、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3. 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4. 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

8、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二)专业课程1.旅游服务英语本课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贴近实际、操作性强、强化实战演练,按照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及酒店前厅、餐饮、客房服务等板块逐一进行知识介绍,并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指导学生实训,以达到学以致用、强化技能培养的目的。2.旅游服务礼仪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从礼貌和礼节的原理、本质和功用中体会认识礼貌礼节的重要,并从内在的感觉上注入礼貌和礼节,进而使学生对礼貌和礼节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再到同3化,从同化

9、再到内化。3.形体训练主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以及把杆垫上一系列基本功练习。通过教学塑造学生健美的形体,提高了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节奏感合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内涵修养,使学生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现代气质和高雅风度。4.旅游心理学本课程主要讲授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旅游饭店服务心理和旅游服务中的人际交往等基础知识。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营造工作场景,引导学生掌握旅游服务中的心理知识和技能。为提供良好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5.海南旅游概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南本省的基本概况、行政区划和历史名人、海南旅游发展简史及海南

10、主要度假区和景区,从而提升学生的各项专业知识。 6.旅游地理本课程主要通过对东北旅游区、华北旅游区、华东旅游区、华中旅游区、华南旅游区、西北旅游区、青藏高原旅游区、西南旅游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各省市的主要旅游资源,并能针对各省市的旅游资源进行线路设计。7.前厅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前厅基础理论和模拟实习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前厅服务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前厅部对客服务基本程序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热爱并能胜任前厅服务及基层管理工作。8.餐饮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八大菜系的特色并懂得为不同客人介绍菜单,掌握中餐宴会摆台和西餐宴会摆台的技能及针对不

11、同客人提供不同的用餐服务。9.客房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各种客房类型的卫生清洁、铺床、物品补齐、物品摆放、查房及客房楼层服务工作。10.酒水服务与调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茶饮料服务、餐酒、烈酒服务及鸡尾酒调制和创新、水果拼盘和鸡尾酒装饰等技能。11.饭店实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饭店基层管理者应具有的业务技能,形成服从、敬业、负责、合作、创新的职业素质,树立从基层做起,从大局出发的职业意识。12.旅游市场营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营销观念,掌握实用的旅游营销手段与方法,为旅游类相关行业的产品开发与调整、旅游市场调研以及促销、沟

12、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14.插花技艺本课程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插花造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半球型、圆球型、水平椭圆型、三角型、圆锥型、扇型等形状的插花技巧,并懂得自行设计和创作各种形状的插花技4巧。(三)顶岗实习时间:第三学年地点:对应岗位群的相应企业实习要求:每位实习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教学实习的规定,并按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及内容,从而达到实习目的。实习结束,应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劳动纪律、服务技能、职业道德作出考核鉴定,学生要写出实习小

13、结。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教学学时 环节学期教学周 数周学时总学时考 试(周) 顶岗实 习(周) 入学毕业教育(周) 军 训(周) 机 动(周) 本学期总周数(周) 假 期(周) 总 计(周) 一 16 30 480 1 1 2 1 21 4 25二 19 30 570 1 1 21 6 27三 19 30 570 1 1 21 4 25四 19 30 570 1 1 21 6 27五 19 30 570 19 1 1 21 4 25六 19 30 570 19 1 20 20总计 111 3230 4 38 2 2 6 125 24 147注:1、教学周数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复习考试。2、顶岗实习一般应在专业对口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岗位进行。3、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作适当调整。六、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I II III IV V VI总学时21 21 21 21 21 21序号学年周学期学课时程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实习理论 实习1 语文 4 4 1522 数学 4 4 1523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