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034589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在总结大会上,发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那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是怎么样的呢。欢迎阅读下文。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一: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带班老师衷心地祝贺环境、工程的同学们顺利完成并通过了周口店野外地质实习,从“摇篮”中成长了起来。光阴似箭,转眼一个月的野外地质实习结束了。当我批阅着同学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报告时,心中甚感欣慰。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一个月来头顶炎炎烈日、翻山越岭的辛劳终于有了收获。一个月来与同学们同甘共苦、翻山越岭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飞旋。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蜿蜒曲折的八角寨周张公路、坎坷崎岖的黄院东山梁、荆棘丛生,陡峭险峻的太平山、红

2、虱子众多的煤炭沟等等。从一条条地层路线、岩体路线到构造路线再到地质填图,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艰苦的野外地质实习中磨炼了意志。作为老师,我也欣慰地看到一个月艰苦实习中,同学们没有一个掉队,坚持努力到了最后。从你们在野外翻山越岭,积极定点、敲标本、做记录和站内挑灯夜战积极整理野簿、写报告的身影中我也看到了环境人与工程人的风采。周口店的地质实习是艰苦的,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作为工程与环境的学生,你们将来从事的工作比这应该要好一些,但是,周口店野外地质实习的艰苦对你们意志的磨炼必将影响你们的一生,会增长你们克服人生道路上一切困难的勇气。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各种基础设

3、施建设的进行,我们中国地质大学工程与环境专业的分配形式一直很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三大实习站的历练,具备扎实的地质基本功,许多工程单位都喜欢。同学们都知道,无论是现在正在大规模进行的西部、西南部大型、巨型水电站建设,还是铁路、高速铁路(国家已批准的十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地铁、城市地下水预测与采集、各种水文环境的预测治理等都离不开地质基本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地质基本功才能在轰轰烈烈的各种设计、施工项目中游刃有余。我有多位同学在勘测设计部门、水电部门、铁路、公路、城市地铁建设部门工作,从反馈回来的消息中,我经常听到他们提起扎实的地质基本功对于从事实际工程的极大帮助

4、。庆幸周口店地质实习经历对他们以后工作的切实益处。今天,工程与环境的同学们也从这里完成了周口店的地质基本功实习。相信你们今天的努力会对以后的工作起到较大的帮助。会让你们在勘测设计部门、水电部门、铁路、公路、城市地铁建设等部门中游刃有余,体现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们特有的自信。最后,请让我再一次代表各位带班老师向环境与工程的同学们顺利走出“摇篮”表示衷心地祝贺!谢谢大家!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二:大家好!我是实习生代表*,很荣幸能代表 07 级实习生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实习生向社会体育系在这几个月里对我们实习生给予无限关心和指导的领导、老师以及辛勤工作的实习办的全体教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

5、高的敬意,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光阴稍纵即逝,2017 年 5 月底,我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与激-情走出了热爱的校园,踏上了南进实习的征程,而我的目的地就是位于广州,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为理念的南方都市报,我应聘于其下属部门“读者俱乐部” ,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组织读者参加各种娱乐、旅游、论坛、公益等活动。我认为这份工作很适合我,它对专业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工作接触面比较广,且工作形式灵活,正好与我们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理念与就业方向相匹配,在这份实习工作中我可以尽情发挥体育人才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的较林优势,培养自己缺乏的人际交往与实际工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最让我受益匪浅的

6、经历是出色的完成了南方都市报为了支持亚运,宣传广州而主办并得到广州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的喜迎亚运见证城变全民参与活动的工作,活动从 6 月到 10 月底持续时间长达四个月,以每周一次的形式组织不同市民体验广州在人居环境、水环境、道路交通、亚运场馆等方面的变化。为了顺利出色的完成这份工作,正常工作日里我必须做好市民征集、与各区宣传部负责人进行沟通、联系报社记者、租赁大巴,以及准备活动物料、熟悉交通路线等前期工作,周日带领我的团员们穿梭在广州的各个大街小巷、风景名胜和各体育场馆之间。虽然我的工作时间很长,工作量也比较大,身心疲惫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只要想到我曾用心的为别人服务过,他们在我的服务中享受

7、到了快乐,而且我也在这过程中成为了他们的朋友,并渐渐成熟了,再多的苦顿时就烟消云散了。我想说,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服务者,我很骄傲,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我更自豪。实习总结大会发言稿三:接到历史系副主任赵老师的电话,得知我被评为系里的优秀实习生,被要求在实习总结会议上发言。其实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以“上台讲话会紧张”为由推却,然而却之不恭,唯有把想说的写在纸上,以免到时脑子卡壳。坐在电脑屏幕前,我依然不知道要说什么。去年 6 月底以来,我过得很特别,这段经历是我的大学生活、甚至是整个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承蒙班主任朱嫦巧老师的厚爱(其他同学不要羡慕嫉妒恨),我得以进入羊城晚报实习,两个月后,我凭着羊晚

8、这点小资历,转战南方都市报,掐指一算,至今已 8 个月零几天矣。那种惊心动魄的卧底生涯、那种战火的纷飞硝烟,或者被追杀、被恐吓种种神一样的经历,我统统没有,最多是被某个小区的保安拽了一下想留我下来喝茶或者夜班采访时在某条昏暗的小巷自己吓自己。更要命的是,我连一篇像样的作品也没有,至今还在不被老师骂写得烂透了就杀鸡还神的低水平上挣扎,材料堆积、逻辑混乱就是我的写作特点,在一个文本高手云集的地方,我是何等痛苦。最近流行一种“眼中体” ,先说说各位眼中的我吧。在外人的眼中,我是一个除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记者(这个有点酷,还受人尊敬,我喜欢);在老师的眼中,我是一个只会逃课、脸都没混熟的坏学生(这个不好

9、,是学生不务正业的表现);在同学好友的眼中,我是一个可以去不同地方、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游人(这个有点片面,还行);在我父母的眼中,我还是他们襁褓里的婴儿(这个说得有点过,不过差不了);在报社记者的眼中,我只是一个连新闻点都抓不住、只配听录音打杂的苦逼实习生(这个很实在);在女朋友的眼中,我是一个为工作可以放弃她的负心郎(感情危机就是这样产生的,谢绝八卦)此时此刻的我,真不该以什么表情来装逼,平时被各种人问起你有什么惊险刺激的故事吗,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报道吗,我只好以“吃饭没有啊”转移话题,或者无趣地解释,我的工作就是跟人聊天,然后把聊天的内容写成文字,偶尔还可以在报纸的某个角落看到自己不起

10、眼的名字,很无聊的那种。其实这也是我的一种工作模式,我把过去 8 个月所做的事情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收到报料、先打电话聊聊(先拿到对方知道的内容,对事件有个初步判断)、坐车去现场(一般都是车祸、火灾、凶杀之类的,看见尸体、鲜血等场面是很正常的,一次夜班还遇上一具烧焦的尸体,心理脆弱者慎入)、找人聊聊(必要的话见个有官位的)、坐车回来、在键盘上打字。最大的坎坷就是找不到人,找不到人就无处下牙,又是一阵抓狂。人啊,什么时候都是主角。除此之外,还要做一回手机的奴隶,它随时有可能打破你的美梦(尤其是夜班)。做记者就是要随时准备着,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电话一响或者电脑屏幕一闪,表示要干活了

11、。只有准备好了,面对一切突发事件才会泰然自若。我没有什么新闻理想,这个本应该有而且必须有,但这个真没有。我仍对上面那些事乐此不疲,不过是大二时才迷迷糊糊地开始的,起初还装模作样看了几本关于新闻、记者的书,根基终究不强大。我是历史专业(文化旅游)的,专业不对口,选择在报社做实习记者始终有点“离经叛道”的感觉。但我仍矢志不渝地朝媒体行业靠拢,实习找的全是报社,几乎拿前途来做赌注,真怀疑自己吃错药或者某根神经搭错线了。真正投入了时间和感情,才知道记者的活, “浪漫在纸上,苦逼在心中。 ”(注:南方报业 2017 年度记者陈中小路语,特此鸣谢。另注:突发记者笔下的文字通常都是人间悲剧,少有浪漫可言,文

12、艺到闹心且能狠赚稿费的记者除外。)知情人电话打不通有木有,权威说法打官腔有木有,某官员指导你这样那样写有木有,采访不充分要重新采访有木有,写得太烂被老师骂得不敢出声有木有,刚采访回来、后脚跟进就来公关(2017 年 10 月中旬某天,我老师从湛江回来已是夜晚 12 点,连夜赶稿,我在一旁帮忙打字,一直忙到凌晨 5 点多,手腕酸痛,终于写完一篇近 8000 字的稿件,天亮后就被河蟹)或者上头下禁令有木有,见报后读者或者采访对象觉得描写失实夸张要求道歉甚至被骂 SB有木有苦逼的记者或者实习生都伤不起啊,有木有,有木有啊!不过,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它越有趣,还是觉得做记者有意思,好像除了做记者,我不会

13、做其它工作了。(说这句话有点大言不惭了,其他记者看到或者听到会骂我乳臭未干,谢绝跨省)这可是我的职业规划啊,亲。每天夜晚,我在公交站等车时总要抬头看看对面用霓虹灯做成的“南方都市报”五个传说中的大字,我奋力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因为现在还没有资格流泪),那是一块人生的指路明灯。在羊晚和南都,听过和见过的牛人记者不少,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远激励着菜鸟一辈。强势插入上面说过的话,记者的活,不外乎采访写作。写作如上所说,水平低得不敢恭维。采访方面,几个月来也看过和听过一些牛人和自己的指导老师是如何搞定采访对象的,有的只需三言两语,有的软硬兼施,有的纯属坑蒙拐骗,因人而异。不管是哪一种,我都觉得他们牛逼哄哄

14、的。反正就是千方百计让人开口, “这不是你做人的问题,这是一种采访技巧。 ”(注:此语出自我的指导老师、南都高级记者马小六之口,特此鸣谢。)做记者需要天赋,这是我在实习中感受最深的,这也是很普遍很实在的一种现象。我没有天赋,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在“甚矣,汝之不惠”之类的风凉话或者劝世良言面前,我选择做一回愚公,选择做一种乏善可陈的类型勤奋型。窃以为勤奋型的人内心比较强大,就如鄙人,每天最早到办公室(现在懒了,提一下当年勇吧,因为我不是好汉)、周末不休息、跟老师值夜班出差、整理劣质录音到痛苦得抓狂、有时赶稿晚了直接睡在办公室能活生生地撑到现在,内心不可谓不强大(像活熊取胆的过程一样,自然无痛,还很

15、舒服)。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我宁愿用 1%的不一定有,打败那 100%的一定没有。虽然我还是没达到马老师当初给我提的要求(据说是在我身上看到他当年的影子,要求我在实习生中脱颖而出),但还得到其他一些老师的一点点肯定:“某某整理录音很认真啊(想起一个笑话:你跟我在一起,就是为了让我帮你整理录音?),某某很积极勤奋啊,我就喜欢这种实习生。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了,而且说这话的多是女记者,看来唉,都不好意思说了,再次谢绝八卦。回头再想想这过去的八个月,我究竟有没有从中实现蜕变?我自己也不知道,正如我说了这么多却仍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毕业以后,即使我做不成或者不做记者,我的身上都已经烙上了记者的印记(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自认为用来形容自己很合适)。还有一点也是肯定的,我从学校老师、报社记者再到实习生当然还有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数的帮助、关爱和支持。有的人动用一切关系牵我入门,有的人不厌其烦地教我写稿、采访,传授人生经验,让我少走弯路,有的人热情地给我提供线索,还有的人整天牵肠挂肚,担心我的安危这不是放完电影后的字幕,感谢名单不一一列出,自己对号入座。特此鸣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