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022691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句)(6 分)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颔联和颈联。(4 分), 。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汉字是中国精神的凝练

2、。中国人从孩 t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汉字的间架结构紧而不拘,繁而不赘,宽而不松,方正园润,启承呼应,勾连之间敛气凝神聚魂。横平竖直的浑厚刚劲,蚕头燕尾的生动潇洒,有包裹四海之气象、驰骋古今之豪迈。黑白相对、虚实相衬、动静相宜、庄谐相映,饱含着深 su的哲学思想。(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繁而不赘( ) 孩 t( )时代 深 su(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3)根据语境,对于“打造”的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制造 B比喻创造或造就 C修筑,编制(4)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

3、修辞手法。(2 分)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1)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以上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段中的“他”是 (人物)。(2)水浒的作者 在塑造那些梁山好汉时,非常注意写出人物的个性。例如写鲁智深则通过 (故事名)表现他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又粗中有细的性格。24育才学校九(1)班开展以“约会经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

4、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 分)(1)班级推选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则邀请函,邀请王老师于 3月 20日下午三点到九(1)班教室参加此次主题实践活动。(4 分)(2)为了便于学生借阅,班级准备建立自己的“图书角”。面对这一建议,大家反应不一。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你认为赞成或反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各说一条理由)(4 分)(3)下面是语文课代表针对此次活动的结束语。其中有一些问题,请帮他修改。(4 分)【A】经典著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础。【B】只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阅读经典,让经典照亮自己的人生,就仿佛是跨越时空,与人类文明史

5、上的巨人对话。阅读无法改变一个人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画线句子【A】语序不当,应将“ ”与“ ”调换位置。(2 分)画线句子【B】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2 分)二、阅读(5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22 分)童谣岁月长唐毅回老家逢着儿时伙伴,讲起孩提的“玩”,我抚忆再三,一些似已淡忘的旧事,又渐渐明晰起来。小伙伴之间,做游戏、捉迷藏、讲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起“唱”童谣的时候也多,也很有趣。至今还记得一些,如打电话:“喂喂喂,打电话,问你的幺妹嫁不嫁?嫁给我、我不要,嫁给别人我要告。”我已忘了是怎么学会的,也不知道“嫁”的含义。但很好听,童声清亮,

6、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在我的老家,童谣并不是“唱”,是念,近乎于唱,很特别。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唱的童谣是由成年人教的,谁教呢?妈妈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外婆。小孩子对长辈的依恋,大概也是从童谣开始的。譬如有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在哪里呢?不知道。小孩子唱着,想象里也一定有一座古老的桥吧。我的外婆在我出世前就不在人世了,自然不能教我唱童谣。但别的孩子有外婆,我就可以跟着学,或者别的孩子学会之后,听他们唱一遍,我也就会唱了。如:“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或者,有时回家,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拉过来又推过去,做“拉锯”的游戏,“拉锯,还锯,外婆门前耍把戏;请孙孙,去看戏,没有好吃的,

7、青菜萝卜也可以。”每每说到这里,我就特别想念从未见过面的外婆。童谣是童年的蓝天和白云,是孩提时代快乐的歌。有时,想起儿时玩过的游戏,还有讲过的话,我仍禁不住好笑。毕竟真实地拥有过,谁不是从天真无邪的童谣里走过来的呢?回忆真有意思,可以把那些美好的童真在心里重演一遍,暂时拉近距离。现在读到一些韵味隽永的儿歌,为了不致忘记,我就要用笔记下。也真有些无奈,童谣的流传,原本是用口的,童年时候,哪里需要用笔呢?后来我长大了,在这方面真不3中用。中国的民间文学,多是以口授的形式流传的。童谣也属于民歌的一种。可现在一些严肃的新诗,常常不如童谣有意思。比如过横塘:“月光光,照河塘。骑竹马,过横塘。横塘水深不得

8、过,娘子牵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读了这样的童谣,我觉得它像唐诗,像宋词,像元曲,更像一首好的白话诗。在闲暇之日,我读童谣,总想起童年;唱童谣,就想起了童年的伙伴。不知怎么的,在成年的岁月里,童谣虽然能让人思考,却再也记不清楚,也念不出那样的“味道”。有时候很让我茫然,我的童谣,似乎还停留在故乡的草丛间,那时记得很多,怎么现在大都忘了呢?不过,故乡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但那唱着童谣的岁月,仿佛一夜之间,是真的渐渐远去了。 (有改动)5. 文章以“童谣岁月长”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述。(4 分)6. 结合第段概括出童谣能够让“我”渐渐明晰的原因?(6 分)7. 从内容上和结构上简

9、述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 分)8. 作者在第段引用了过横塘的内容,用意是什么?(4 分)9. 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第段的含义。(4 分)【二】(18 分)让高铁站点活起来在中国现行的铁路运营体制下,城市高铁站点的选址权很多时候掌握在强势的铁路部门手里,而非地方政府手中,即便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例外。最初在高铁站选址时,上海市建议将站点放在位于市中心的上海站,但铁路部门不同意,希望站点设在上海南站,最终双方妥协后新建了虹桥站。“上海还算好的,一些中小城市在铁路部门面前几乎没有发言权,只能听从安排。”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导致一些地方的高铁站点规划与城市发展需要脱节。

10、比如安徽皖北某市,该市的发展方向集中在南北两个方向,南部是产业园区,北部是住宅集中区,但高铁站最终却落在了城市的东部,完全与现有的城市规划方向相反。“这使得原本并不充裕的城市资源更分散,不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上述业内人士说,然而,多数地方政府对此并不在意,坚信只要有高铁站就行了,“利用一个高铁站就能再造一个新城出来。”事实证明,它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此前有媒体不完全统计,国内正在规划建设的高铁新城近百座,仅京沪高铁沿线就有 15座,哈大高铁沿线有 9座。其中济南的高铁新城规划总面积达 55平方千米,沧州的规划面积 28平方千米,都超过了上海的 26平方千米。但这些依托高铁建起的新城,不少以卖

11、房子为主,很多并未成功,沦落为楼多人少的“鬼城”。4即便抛去高铁站点区域规划问题不谈,高铁站本身及其站前规划也尚有可改进的空间。国内几乎所有的高铁站拥有面积超大的站前广场,看起来非常气派,这点国外高铁站完全比不上。国外很多高铁站都融合在城市中,建筑不大,少有站前广场。这些宏大的广场在她看来并不实用,“很多乘客提着大包小包还要穿过偌大的广场才能进到站内。”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城市为减少乘客进站时间,就直接将高铁站建在了路边。而高铁站本身,虽引进了餐饮等商业形态,但仍有待开发。铁路部门可和专业地产公司合作,将高铁站打造成一个复合型建筑,下面是车站,上面是酒店、写字楼,使其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如果高铁

12、站的选址规划与高铁站周边区域规划乃至高铁站本身的规划能结合起来,那高铁站的价值就能被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带动地方经济发展。10. 本文指出了高铁站点建设过程中诸多不合理之处,请简要概括。(6 分)11. 文中第段“事实证明”具体指什么?(3 分)12.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13. 第段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说明理由。(5 分)【三】(15 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

13、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5 分)(1)走送之 走: (2)腰白玉之环 腰: (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4)媵人持汤沃灌 汤: (5)当余之从师也 之: 15翻译下列句子。(4 分)5(1)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译文: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文:16文章开头“ ”一词统领全文,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文中表现作者求学不辍的句子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17. 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4 分)三、写作(55 分)19请以“这一刻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55 分)【写作提示】请你从“感动”“惊喜”“痛心”“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