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020335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历史试题第一部分本卷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A周朝注意吸取商亡教训 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 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2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追根溯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2、,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度 C. 修建长城 D. 统一文字4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 ,自称为“朕” ,命为“制” ,令为“诏” ;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

3、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6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 “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28贞观初,

4、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A兵部隶属门下省 B君权受相权制约 C唐太宗大权旁落 D门下省独掌大权9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10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 “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 “刺史”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朝廷的重臣C皇帝的内侍人员 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1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政治腐败 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专制

5、制度的本质决定的12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完善 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13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了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14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

6、时用”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3大进步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16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理藩院17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 1660 余件,共3291 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 207 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 411 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 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

7、度集权于中央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18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这说明当时的内阁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19.“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A. “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 B.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C. 与皇帝“共治国事” D. 根

8、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2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21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 1000 人以上。这表明4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22某中学开展“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

9、误的是A 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C 三省六部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 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23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 C文化交流的强化 D民族融合的强化24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25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

10、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A. 保护鸦片贸易 B. 进行军事上的报复C. 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 维护同中国的贸易往来26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

11、化的广泛影响27.“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528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 ”同时, “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 ”据此,与奏议中“和议” “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

12、序完全确定,这主要指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0.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 1840 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3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3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

13、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33.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34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 ”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351935 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 ,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6A国共矛盾的激化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民族危机的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