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00191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9检修现场管理及工具的使用规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炭素分公司 管 理 制 度文件编号:TLKY/TS-SJ-009-2017 页码:共 9页 版本/修改:B/0 版文件名称:检修现场管理及工机具使用 规范 编制日期:2017 年 4月 28日编制:何文龙 审核: 批准:检修现场管理及工机具使用规范1 目的安全检修、文明施工是设备检修的基础,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质量、进度,为更好的推行“检修管理精细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进一步规范检修现场的施工作业行为,正确的使用检修工机具,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2 适用范围适用于炭素公司各车间所属管辖设备的检修作业及工机具使用规范。3 引用标准3.1

2、 GB3787-83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护安全技术规程3.2 GB/T6093-2001几何量技术规范3.3 JB/T8788-1998塞尺3.4 GB/T1214.1-1996游标类卡尺通用技术条件3.5 GB/T1216-1985外径千分尺3.6 GB/T1218-1987深度千分尺3.7 GB/T8177-1987内径千分尺3.8 GB15579.1-2004弧焊设备 4 职责4.1生产技术科4.1.1负责本制度的建立、修订完善。4.1.2负责各车间检修作业现场的检查及考核。4.1.3负责各车间工机具定人管理、培训的监督,现场使用规范的检查考核。4.2各生产车间4.2.1负责

3、本制度的贯彻执行。4.2.2负责指导所在车间检修人员的作业行为及规范,检修区域划分。4.2.3负责培训检修人员对工机具的保养、使用知识。4.2.4负责本车间所有工机具的定人管理,要做到所有工机具有明确的负责人,建立台账,有据可查。4.2.5各车间做好氧气、乙炔等能耗用具的领用记录,确保每瓶进出有人管,安全放置有据查。5 检修现场管理要求5.1各项目检修作业应划分检修区域,检修区域的划分原则上不占用通道,必须占用通道时,应在通道两端设有明显提示,并保证其他通道的正常通行,通道上搭设脚手架时,应留出门型通道,门型通道上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2 修前策划时应对机、炉侧主平台进行整体策划,制做定置

4、图,各专业(机电)检修时按定置图规范放置。5.3 无定制要求的检修项目,放置原则不得妨碍正常人员通行,无高空落物危险区域,尽量远离煤气、油、配电柜、控制柜、事故按钮,高温高压区域等危险位置。5.4 电机、阀门的检修工作可设置集中检修区域,设置原则应在安全风险低、远离运行设备、光照充足、防风防雨且不影响其他施工。5.5 大型设备检修应设置“三区”,即检修区、备件区、工具区。5.6 电气设备检修、实验要按照电气设备检修规程要求设围栏和标识,以区分带电和不带电设备,防止误登、误进、误碰、误动。5.7 吊装作业及高空作业下方应设置警戒线,及“严禁靠近”的警告牌,吊装区内严禁人员逗留和通行。5.8 保温

5、、脚手架的材料统一定置存放点,尽量选择不影响其他设备检修和人员通行的位置。5.9 油品放置区域应配备灭火器材,油桶与火源、高温源必须有安全的隔离距离(一般要求10 米),不得与其他物料混放,并设置明显的消防警示牌(如禁止烟火)。5.10 所有检修设备,必须在设备对应控制开关处悬挂“正在检修,禁止操作”的字牌。5.11 检修工作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检修技术中的质量标准执行。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备品配件、紧固件、各种阀门材料等,检修人员有权拒绝使用。5.12 检修完的设备、管道等都要达到完好标准,做到不漏油、 不漏水、不漏汽(气)、不漏物料、不漏电。 5.13 实行文明检修。即“五不乱

6、用”、“三不见天”、“三不落地”、“三条线”。“五不乱用”:不乱用大锤、管钳、扁铲;不乱拆、乱拉、乱顶;不乱动其他设备;不乱打保温层;不乱拆其他设备的零部件。“三不见天”:润滑油脂不见天;洗过的机件不见天;拆开的设备、管口不见天。“三不落地”:设备的零件不落地;工器具、量具不落地;油污、污物不落地。“三条线”:设备零件摆放一条线;材料物件摆放一条线;工具机具摆放一条线。5.14 在交工验收前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做到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6工机具使用要求与规范6.1电焊机6.1.1 使用前要先检查焊机是 380V还是 220V的额定电压,接错很容易导致焊机烧坏,一般空载电压直流焊机为

7、100 伏,交流焊机为80伏,焊机使用温度极限不能超过 85度。6.1.2 做好电焊机漏电防护,在使用电焊机焊接作业过程中,电焊机放置在干燥,绝缘,防晒的位置,如果是露天场地作业,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防止雨水的进入造成电焊机漏电。6.1.3 做好电焊作业的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在电焊机焊接作业现场 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油类、木材、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燃、易爆物品,在现场附近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6.1.4 确保电焊机正确接电,电焊机在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级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铭牌规定,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带电部分。初、次级接线处必须装有防护罩。次级抽头联接

8、铜板应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合闸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他部件并确认完好齐全、无松动或损坏。接线柱处均有保护罩。6.1.5 移动电焊机时,要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如果在焊接过程中突然停电,也要立即切断电源。6.1.6 避免电焊机超负荷使用,在电焊机正常负荷运行中,焊接作业人员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的温升,如超过 80时,必须停止运转并降温,避免超负荷作业。6.1.7 电焊机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必须采取防触电、高空坠落、瓦斯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电焊机在焊接铜、铝、锌、锡、铅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焊接作业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滤

9、清器,避免中毒事故。6.1.8 确保电焊机的接地线安全,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铁轨上,绝缘应良好,机壳接地电阻不大于 4。6.1.9 禁止多台电焊机串联使用,如果作业中需要多台电焊机集中作业时,应分别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使三相负载平衡。多台焊机的接地装置,应分别由接地极处引接,不得将多台电焊机进行串联。6.1.10 电焊机只有持证上岗的电工人员才能进行接(断)电操作,禁止非专业的人员的随意接用。6.1.11 电焊作业在易燃易爆、密闭、通风不良等危险区域作业时要遵从相关的安全规定,做好预防措施。6.1.12 作业完毕必

10、须将焊机一次、二次接线拆除,电焊机放回工具间,焊把线及接地线盘收整齐放回工具柜,严禁下班后将工机具遗落在生产现场,一旦发现严厉考核,车间主任、设备技术员、检修班长是第一责任人(等量考核)。6.2 测量仪器6.2.1 百分表、游标卡尺(高度、深度)、螺旋测微仪(千分尺)、水平仪(合像)、塞尺、长度尺(板尺、卷尺)等。6.2.2 量具使用的是否合理,不但影响量具本身的精度,且直接影响零件尺寸的测量精度,甚至发生质量事故,必须重视量具的正确使用方式,务必使测量结果精确无误。6.2.3 测量前应该检查量具的精准度,检查测量杆的灵活性,测量面是否完好,并将对应的刻度调位至 0,检查整密性。6.2.4 测

11、量时对位要准确,测量点无异物,测量数据要随时做好记录,不允许与工具、刀具放在一起,不允许精密仪器存放在热源或磁场附近,精密测量仪器测量完毕要放入专用仪器盒内,轻拿轻放。6.2.5 测量完毕后将量具擦拭干净,刻度归零,按工具盒内的保持架模扣归位放好。6.2.6 严禁量具别做他用(用以划线等),或当玩具在手中摇转,下班后将量具整齐收放在工具柜,严禁遗落在生产现场。6.2.7 量具仪器各车间应该明确专人保管,责任人负责日常保管及养护。6.3 氧割工具6.3.1 严格遵守氧割安全操作规程。6.3.2 氧割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压力表,胶管接口是否完好,阀门是否紧固牢靠。6.3.3 氧割作业中不允许用枪头敲打

12、掉渣,应备带渣料小锤,规范操作,中途停用时,应将氧气、乙炔阀门关闭,割枪放在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胶管远离油水及热源的地方。6.3.4 作业完毕后,按照车间指定的氧气、乙炔存放库归类存放,确保阀门关闭,胶管割枪收回工具箱,整齐存放。6.3.5 各车间要对库存的氧气、乙炔每瓶编号建卡,体现出满瓶、空瓶或再用状态。6.3.6 各车间每周不少于 2次对本单位的氧气、乙炔存放库进行检查。6.3.7 严禁将长时间不用(2h 不用)的氧割工具遗落在生产现场,一旦发现严厉考核,车间主任、设备技术员、检修班长是第一责任人(等量考核)。6.4 电动工机具6.4.1 电动工具分类6.4.1.1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

13、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6.4.1.2 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类工具分绝缘外壳类工具和金属外壳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类结构符号。 6.4.1.3 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6.4.2 电动工机具电源的送(断)电,必须

14、由持证上岗的电工操作人员执行,严禁无证人员操作。6.4.3 使用电动工机具之前要仔细检查工机具的绝缘性(包括线路及握持部分),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6.4.4 检修作业人员要按照对应的使用说明书规范操作,并佩戴好绝缘劳保用品。6.4.5 各车间应对市场价值100 元的电动工机具编制对应的操作规程,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建立学习记录,有据可查。6.4.6 在作业过程中需暂休的,要切断电动工机具的临时电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和避免工机具的不可控损坏。6.4.7 在进行作业时电源及线路要远离油水及潮湿的地方。6.4.8 作业完毕后要等转动部分停下来才可放置或拆卸。6.4.9 作业完毕要将电动工机具整齐规范的收置回专用箱柜里,禁止将电动工机具遗落在生产现场,违者严厉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