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00102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遗产教育视角下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专业:xxx 年级:xxxx 姓名:xxxx指导教师:xxxx 摘要:遗产旅游体验过程实质是文化教育的传递,而这种文化传递需要借助良好的解说媒介。作为解说媒介的旅游解说系统,是遗产地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文章以世界遗产地都江堰景区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方法,分析得出游客对遗产地旅游文化教育期望值较高,而景区现有的教育解说模式不能满足要求,其中软件设施向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和硬件设施旅游解说系统还有待完善。关键词:旅游解说系统;遗产教育;都江堰景区前言世界遗产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悠远的历史、独特的风景景观,是人类的瑰宝,也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2、与旅游的热点。遗产旅游已成为大众提高文化、增长见识、陶冶品性、磨砺意志和增强人的心理机能的重要方式 1 。从旅游活动客体资源吸引物角度看,这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是旅游者进行真、善、美教育的最佳方式 2。旅游者主观动机本身也有主动了解历史、探究文化、获取知识、学习遗产相关内容的愿望,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获得相应的遗产教育 3。文化遗产旅游过程,就是到文化遗产景区参观、感受、学习,接受遗产教育体验的过程 4。事实上遗产旅游目前仍停留在“符号旅游”阶段,人们对遗产旅游价值的认知缺乏深度,对遗产旅游价值的理解和领悟缺乏高度,不利于遗产价值的有效传播 5。旅游解说系统具有较强的教育

3、推广功能,是目前可推行的一种新型遗产教育途径。旅游解说系统在旅游资源与游客之间建立有效的媒介,可以将文化遗产的信息传递给游客,使游客形成信息认知系统,传递期望的感情和态度,达到寓教于乐。在这个过程中,游客与文化遗产近距离接触,可以充分调动其视觉、听觉等感官,已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良性互动的目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 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景区面积仅2.3平方公里,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教育意义却复杂深刻。因此在都江堰旅游解说系统中如何向游客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因、又如何在无坝引水灌溉中发挥作用、如何引导游客欣赏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遗址及折射出的文化理念与科学思维,使游客感受到

4、文化的厚重,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具有重要的作用 6。可见,建立一个清晰、合理的都江堰旅游解说系统是必要的。1.理论综述1.1 相关概念界定1.1.1 旅游解说系统吴必虎定义旅游解说系统为:运用某种媒介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事物的性质和特点,达到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7。并把旅游解说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两类 8。向导式解说系统主要指导游讲解人员,自导式解说系统主要指标识牌、解说牌、多媒体、印刷物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载体。王辉把旅游解说系统定义为“运用某种介质,使旅游信息到达信息接收者的过程,以帮助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事物的性质和特点,达到使用、服务、教育等功能 9。”因此笔者认为旅游解说系统实质上

5、就是旅游地采用一定的媒介与表达方式,向游客传递各种旅游信息的过程。1.1.2遗产旅游解说遗产旅游解说是在遗产地进行的旅游解说。是遗产旅游过程中,利用遗产资源和实物向游客展现历史文化,通过解说让游客更加了解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力,提高游客兴趣增强其责任感 10。1.1.3遗产教育虽然目前尚未有遗产教育的明确定义,但笔者参考环境教育 11的定义认为遗产教育需要包含以下方面:第一,遗产教育是一个发生在遗产地全面的、综合的过程。既是遗产知识的传授,也是遗产教育 “价值澄清”和“态度形成”的过程。第二,遗产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某种方式使遗产知识转化为人们自觉保护遗产的行为,

6、从而达到保护人类遗产的最终目标。1.2旅游解说系统遗产教育的功能和应用1.2.1 旅游解说系统遗产教育的功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任务是传递世界遗产地稀有性、不可再生性的特性 12。其次旅游解说系统帮助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获得参与遗产地适当的管理、建设、再造等活动的引导,进而产生内心深层次的旅游教育体验 13 。第三旅游解说系统可以引导游客增长教育体验,而这种教育体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旅游者对遗产保护的态度及行为。最后可以帮助游客在旅游解说系统的推广教育下,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保护世3界遗产的意识,扮演好旅游活动中的保护角色 14。 1.2.2旅游解说系统遗产教育的应用旅游解说系统是旅游

7、目的地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5。旅游解说系统能正确引导游客,为游客创造欣赏、理解和享受文化和精神资源的氛围 14。因此,旅游解说系统如何在遗产教育思想指导下准确科学的传达信息,避免文化的误解和破坏,是一项极富人文关怀意义的活动。但现有很多遗产景区在文化传递中常常受到旅游解说系统硬件和软件设施的传播方式影响,并不能让需要愉悦体验式旅游中获得教育的游客接收到遗产地本身想要传达的初衷,所以使得遗产教育功能发挥不至。由此可见,在遗产旅游资源与游客之间建立有效的旅游解说媒介,使游客形成信息认知系统,达到传递期望的感情和态度,实现寓教于游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以

8、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为例,从遗产教育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以便促进旅游与解说、教育的有机融合,让旅游者通过享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既获得知识与正确信息又得到情感的陶醉,更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2.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现状分析2.1都江堰景区旅游发展概况都江堰景区坐落于四川都江堰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有世界水利鼻祖的美誉,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最著名的三大渠首工程蕴含着高深的科学原理 16。深受世界水利专家、国内外友人的青睐。2.2旅游解说系统现状都江堰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包括向导式和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其中向导式旅游解说系统,主要是随团导游、景区讲解员构成。随团导

9、游具有随机性不便于明确统计。在此对都江堰景区讲解员,结构分析如下:变量 选项 人数性别 男女648年龄 20 岁以下20-3030 以上14013导游证 取得未取得450教育程度 高中大专中专83210大学 4年限 10 年以上5 年以内5 到 10 年121032表 1 都江堰景区讲解员结构分析 数据来源:都江堰门户网(导游风采)从表1可以看出,男性只有6人。年龄在20到30之间居多,在职讲解员都较为年轻。学历主要集中在中专、大专阶段,高素质的大学及其以上的学历的只有4人,说明景区在引入高素质人才上力度不够。 普遍讲解员不具有专业遗产知识,缺乏解说技巧,不能深入的解说遗产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

10、方音,不能较好的满足游客需求。目前景区没有志愿讲解,需付费聘请讲解员。付费情况:都江堰导游普通话100元/次,英语、日语、韩语需要提前2天预约,200元/次。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主要有游客中心、标识牌、解说牌、宣传印刷物(5种)、自助语音、音像制品、全景模型图、网络等。其中自助语音(导游讲解机)收费情况:中文租金10元,押金50元(或凭有效证件办理),外语(英语、日语、韩语)租金20元,押金50元(或凭有效证件办理);解说牌类型有景点说明、教育警示、交通指引、公共服务牌示等几种类型,布局位置较合理。其解说内容较简洁、真实,且大多数采用双语,少数采用韩语等多语解说。目前,游客可以在游客中心内免费领

11、取5种双语简介宣传页和景点周边宣传小读物外,其余精美印刷物很少。解说媒体类型齐全,但部分解说媒体因内容缺乏吸引力、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使用性较差。缺乏高科技现代电子手段,不能全面的满足游客的现代教育体验需要。2.3都江堰景区旅游解说系统游客感知调查2.3.1问卷调查概况本调查采取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于 2013 年 5 月 192013 年 6 月 25 日在都江堰景区各个地点向游客发放 16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50 份,有效率达到 93.8%。2.3.2 游客特征分析本次调查参见表2,游客的性别统计显示,都江堰景区游客男性略高于女性。 通过在实地了解中,可以知道,男性普遍接受科技性的

12、自导式解说媒介以及对解说的内容要求较高,而女性更普遍在导游的解说方面;年龄方面,来都江堰景区的游客多为16到44的中青年人群,占样本86.72%。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精力充沛,对历史文化有很强烈的兴趣,有提高自身文化知识的强烈愿望。这就要求景区需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多蕴含宣传教5育参与式旅游解说系统。在教育程度方面, 大学和大专以上学历者79.64% ,这与我国总体教育水平一致,所以应考虑旅游解说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以满足这部分游客的旅游需求;在职业方面各行业的游客都有,其中,学生占 36.28%,在问卷过程中得知,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人员有固定假期时间最充裕,都江堰景区的科学内涵和文化底蕴吸引

13、他们的到来。收入方面,调查得知都江堰景区旅游的游客多为近距离游客,旅游花费较少,景区只花费90元门票,还可以持相关证件打折。根据2012 年成都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都江堰市接待游客1 731.4 万人次,同比增长18%;门票收入2.71 亿元,同比增长12%。说明都江堰景区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项目 内容 百分比%性别男女55.7544.25年龄15 以下16-2425-4445-6565 以上0.8852.2134.519.732.67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16.8125.6651.332.65职业其他学生教师公务员工人军人农民个体商户其他3.5536.284.427.0810.

14、623.541.7714.1622.13收入1000 及以下1100-30003100-50005100-1 万1 万以上31.8632.7417.7014.163.54 表 2 游客的基本属性分析2.3.3遗产教育认知度相关调查从遗产教育相关调查结果来看, 其中“您认为文化遗产景区有没有教育功能”一项参见图 3,90.27%的旅游者认为有教育的功能, 4.42%的旅游者认为没有, 有 5.31%的旅游者认为说不清。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旅游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具有教育功能还是认可的,这以实际调查论证了前面的文化遗产景区本身具有教育功能的理论。90.27%4.42%5.31%有没 有说 不 清图

15、3 遗产景区教育功能认知调查在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兴趣度、花费时间、主观对遗产地知识的需求”调查中见图 4,对比图 4 和图 3 可以看出游客对文化遗产教育功能的认知与其自身的旅游动机有关,认为文化遗产景区存在教育功能的调查者基本都认同自身也具有体验文化遗产地教育的动机。图 4 教育体验动机调查再次以实际调查论证了文化遗产有教育功能见图 3,而且这种教育功能是与游客渴望通过游览遗产得到教育的“教育动机”相对称的。因此通过旅游解说系统媒介,将文化遗产信息传递给游客,期望游客在接触遗产信息的同时,能接受文化遗产知识,建立和形成对文化遗产信息的认知,并最终实现寓教启智。在这过程中,游客和文化遗产亲密

16、接触,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运用旅游解说系统帮助旅游这一过程就是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接受遗产教育。2.3.4 遗产教育内容和传播方式调查教育的内容,要着眼于世界遗产文化的传播,对旅游者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环境教育方面进行。本调查问卷根据遗产教育的内容,设置了遗产保护教育、传递遗产7地文化知识、锻炼身心健康、环境教育、道德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功能 6 个选项代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环境教育。经过统计,选择遗产保护教育、传递遗产地知识、锻炼身心健康功能和环境教育功能、品德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分别占总样本的 80.53%、89.38%、35.4%、34.51%、38.05%、27.43%(见图 5)。由此可以看出,游客遗产教育 6 方面的内容基本都能得到大家认可,特别是知识教育和遗产保护教育方面认可度较大,在美育和体育方面的功能有待加强,有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