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99633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A Probe into Planning of Sentient Residential Quarter刘军摘要目前,我国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建造,一味追求优美的花园场景,却忽视了人的行为要素和心理需求问题。具体则表现在住区内缺乏应有的识别性和归属感,只有单调的空间而没有富有人情味的场所等方面,使住区内难以形成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气息。文章分析了“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并探讨了其设计的原则和要点。关键词:情感住区;交往空间;心理Abstract Key words:sentient residential quarter;inter

2、course space;mentality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人们对住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区的环境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外界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包括人们的精神状态、娱乐交往、情感沟通等。住区的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居民交往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居民内在的精神与情感的需要,即在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各种情感需求,结合不同居民群体的心理特点和生活需求,创造适合的居住环境,也就是住区规划一定要“以人为本” 。下面笔者就“情感住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要点进行简要探讨。一、空间构成与心理反应匹配现代化的居住区应该具有与

3、人的情感、心理相匹配的空间特征,例如居民想从居住区获得安全感,住区的空间设计就要满足其日照、采光、通风等基本条件和领域感、安全感等心理需求。交往空间的设计要符合人的从众心理、围合心理、中心恐惧心理以及位置优越心理等行为心理的需求。满足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和审美心理才能获得行为舒适性和知觉舒适性。人们的任何行为与感情都体现了其特定的心理,所以“情感住区”的空间构成必须与心理反应相匹配。二、空间尺度与场所具有可控性在居民住区的规划中,空间尺度、形式形成的场所影响住区空间的可控性,能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空间要有良好的围合感。住区空间良好的围合能使人们产生一定的封闭感,这在一定

4、程度上能满足居民的安全心理需求。例如,住区空间良好的围合能使居民的私密性保护感加强,而产生围合感的设计有多种方式,如利用建筑围合、绿化围合形成围合感,限制通路以外环道路形成围合感等。2、空间要有一定的渗透性。渗透性是以人的感受为出发点的可及性,相互渗透可产生衔接过渡作用,使各种要素、形式打破原有界限,相互连接形成新的感觉。渗透性可通过空间领域的层次性设计来形成,强调各空间之间有过渡与衔接、有关联、有连续性,反对各空间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孤立。3、空间领域归属要明确。要明确住区内部空间的归属问题,在规划设计时,根据规模、定位和管理模式,把住区划分为更小、更明确的组团或院落,以便居民能很快的组织起属

5、于自己的可识别可融合的集体活动,共同解决遇到的公共问题,从而更加明确居民对空间的归属感、责任感。4、空间要有良好的视达性。住区的设计中不应出现视觉死角,让居民有安全感,尤其不能出现照明死角,并考虑照明设施的维护问题,保证居民夜间行路和活动的安全性。要注意不要出现卫生死角和景观死角,让所有的场所都让人愿意停留。三、环境构成得体与舒适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要满足居民视觉和观感的要求,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视觉设计要求。住区环境中的景观设计要符合审美要求和人性化尺度,应具有生活化特征,这样更能引起居民的观感反应。例如可以把一些人们熟悉的当地生活场景设计成静态的景观,供居民细细品味,这样既会唤起大

6、家的生活热情,也能突出地域文化,利用大家熟悉的场景塑造独特的生活场所。再比如小区的绿地设计,这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市民,也最为大家常用的环境空间,它不但可以调节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改善气候,还有防风、降尘、降噪等作用,而且从视觉上看也让人们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舒适感,在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也能有助于消除都市的喧嚣和身心的疲惫,松弛神经,安抚情绪,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栽种不同品种的花卉,让居住者在优美惬意的环境中感受季节的轮回和生活的趣味。2、味觉设计要求。通过种植能够散发自然香味的植物和花卉来形成味觉吸引,提升人的味觉享受。特色味觉环境设计,不但可以提升舒

7、适感,还能加强识别性,增强居民的印象。比如在住区某一特定区域,栽种桂花,到了秋季便会形成桂香芬芳的氛围,或者在步行道旁种上有淡淡香气的花卉,给晚上出来散步的人们带来味觉上的享受。3、听觉设计要求。通常自然中生物的声音与人的听觉舒适感之间有着天然的匹配性。在住区种植成片的树木,吸引各种昆虫、鸟类进驻。虫鸣鸟叫,会给居民一种安静而且勃勃生机的印象。此外,通过音乐、广播等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休闲带来方便和舒适放松的感觉。例如,有的住区设计音乐喷泉或旱喷,一方面让炎热的夏日有了丝丝凉意,另一方面也让忙碌的人们通过音乐使一天疲惫的心情得以放松。小区早晨和傍晚的广播可以让在公共场所活动的人们了解时事新闻和其他

8、资讯,既方便居民的生活,也多了一种信息来源。四、交往机会与场所具有多样性人具有社会性的本质。因此在住区的设计规划中,交往机会与场所具有多样性是务必要遵守的原则。 “情感住区”一定不能缺少公共交往场所,并且这种场所应该具有多样性特征,以满足各种交往的需求。创造多样化的交往场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1、利用过渡空间形成交往场所。可以在人们行走的路途中设置公共空间,在人们从住所到公共场所、从公共场所到花园、从花园到住区大门等行进的途中,人可能需要休息,也有可能交流。因此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在道路与绿地之间布置休息座椅,在建筑到室外之间设计过渡空间,布置连廊、台阶等多样性的设施,方便人们的交流。2、从日常生

9、活行为场所衍生交往场所。除了在过渡空间中交流外,从日常生活行为衍生出的交往也是人们的一种经常性行为。这种交流行为,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聚集点不同,所出现的地点也不同。比如在商店、超市、医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周围布置一些休息、活动设施,可以形成很好的交往场所。3、结合年轻人与老年人活动设施设计交往场所。住区空间场所的设计要体现出年龄的差异性,例如老年人喜欢在日照充足的公共活动场所进行活动,而现在的年轻人则更喜欢在电梯口、运动场所等见面频繁的地带进行交流。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对于有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场所,要提供更适合老年人需要的硬件活动设施,并注意无障碍设计。而对于年轻人经常碰面的电梯口,也要设置适

10、量的休息座椅或过渡小空间等以便于交流。4、利用运动锻炼场所衍生交往场所。在锻炼场所周围设置可供休息的小范围场地,以形成交往场所。体育健身是居民保持联系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和年轻人,大多数选择通过运动锻炼,和别的家庭或同伴一起玩。小孩玩耍的同时,也为家长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5、在绿化空间中合理设置专门的休息交流场所。设计多样性的交往场所除了结合以上这些方面之外,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注意活动场地不能单一设计,任何交往场所的功能应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场所应该有一定的私密性,可以利用植物、小品等景观元素形成一定的遮挡和围合;交往空间要方便人们到达;布置设施和设计景观时,考虑防卫意识,利

11、用建筑物、植物、设施小品等元素,组成前面开阔、后背安全、中心明确的符合居民心理的交往空间。6、利用网络提供交往场所。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情感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网络因素对居民交往的影响。网络提供居民交往的平台,这里没有年龄的限制,也可以不考虑客观环境的影响,人们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各种交流。“情感住区”也可以通过建立小区论坛、QQ 群等,构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为居民交流提供新空间。五、适度围合与开放空间封闭、设置围墙、隔断、尽可能少开出入口等措施,可以满足居民的安全感,但它既阻隔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也阻隔了小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 “情感住区”规划设计必须立足

12、于更高的层面,设计出开放性的住区空间,既可以改善钟摆式交通流对住区对外交通的影响,完善城市道路体系,使之更加便捷,也可以利用分散在各住区内的绿化形成城市的风景和生态走廊,从而丰富城市景观、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设计中应重点考虑住区开放的形式与限度,避免造成对住区内部生活的干扰和出现不安全因素。在设计中通常采用组团围合或院落围合的手法,尺度合适适于住户间交往也便于安全防卫,环境相对安静,居民生活依然从容恬静。这种规划手法还便于小区的分期实施。万科在很多超大规模住区中常采用街坊式的结构,而放弃传统的整个小区全围合的做法,形成了很多有趣味有特色的街道街坊,值得借鉴。城市住区不能一味采取封闭

13、式,应根据规模、居住对象、管理模式采用合适尺度的围合方法,在保持安静、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与城市的联系,使住区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六、公共生活与行为自由“情感住区”要求为公共生活提供舒适的空间,让居民自由地交往。要想在住区内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设计:1、住区内要有完整舒适的步行系统。这一点大家现在都不够重视,只关注车行道。其实好的步行系统是实现居民自由交往的比较容易实施的方式。步行道在用材上要使行走舒适,同时宽度、位置等要考虑居民的数量、聚集点等因素。步行环境不能受车行干扰,还要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方便。2、居民休息设施要布置合理、使用舒适。 “情感住区”离不开人性

14、化的设计要求,比如在适当位置应提供有效的遮阳和雨棚,在步行范围内布置休息座椅,其摆放位置和形式要符合人的行为心理特征。3、住区内应有充足的绿化,形成道路、公共空间与私人住宅之间的合理过渡。4、活动场地的设置数量以及功能要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七、考虑老幼群体情感优先一个满足居民情感的住区要能有助于培养儿童自信、自立和互助,这样才能使儿童喜欢。住区必须设置好的儿童活动场地,场地要宽阔,游戏设施要丰富,整体环境设计应迎合儿童的心理,要能培养其勇敢、机智、互助、富于创造性等素质。活动场所宜与住宅入口相近,出入口设置合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场所内应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现在中国人口已日趋老龄化,这其中更有

15、高龄人口比例很高的特征。住区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为其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如有条件应在住区内设置专为老人服务的健身场所、运动设施和交往场所,方便他们聚集聊天、喝茶、下棋等活动,并且这些场所要具有安静、安全、舒适、方便等符合老年人要求的特点。因为老年人常带小孩一起活动,可以考虑把这两种活动场地结合在一起。八、建筑形象要体现美感和个性住区的建筑形象也要符合居民情感。呆板的行列式布局、缺乏人情味和个性的建筑,肯定令人生厌。小区住宅千篇一律,既给人单调的感觉,也不便于客人来访,对居民与到访者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住区的建筑形象适宜在平和中寻求个性,满足居民舒适感和识别性的要求。建筑形象的设计要注

16、意以下几点:1、能符合居民的审美要求。居民选择小区,首先就是看建筑形象。建筑形象既要符合自己的审美需求,还要体现个性。 “情感住区”的规划设计,在建筑形象上提倡突出区域人文特色,这样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让大家产生回家的认同感。建筑形象既要防止千篇一律,也要防止标新立异和各种生硬的欧陆风格。越是地方的,越是平和的,也越是大家喜欢的。2、能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建筑形象的设计,要考虑到时尚与潮流,但决不能简单判断居民的心理需求。对于当下各种流行的建筑风格,不能简单照搬,要根据住区的定位、销售对象做适合的设计,以满足用户的心理和审美需求。3、能增强居民的识别感。建筑形象要体现个性,设计手法可以多样化,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场地特征、建筑色彩等多个方面来表达个性,传递特征。住区建筑的个性可以增强居民对于住区的识别和认同感,也能丰富城市景观。九、规划过程强调公众参与在“情感住区”的规划过程中,要倡导公众参与的原则。因为设计师与居民和物业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是创建情感住区的基础。居民作为小区的直接使用者,他们在选择什么样的居住环境上有足够的发言权。物业管理者要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