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色及审美分析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KB
约2页
文档ID:31991145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色及审美分析_第1页
1/2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色及审美分析摘要: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第一,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都是单幢的建筑,它们的体量多不很大,分别满足统治者工作、生活、游乐等各方面的要求第二,这些单幢的建筑按照一定的序列组织在一起,主要宫殿安排在南北方向的中央轴线上,次要建筑在左右两侧,前面为朝政用房,后面为居住和游乐建筑区第三,这些宫殿建筑群又组成为一座宫城,四周用墙相围,宫城自成一区,处在都城的中心位置上一、宫殿建筑特色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因为,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以巩固他们的政权中国宫殿建筑由台基、柱框与墙身、屋顶三大部分组成一)台基高度--台基的高度受到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制约 《礼记》中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材料--所用材料取决于建筑的等级,石为上,砖为下装饰--台基的装饰很丰富,以须弥座形式为最高等级。

台基周围的栏板望柱,其花纹、装饰等受等级的制约二)柱框与墙身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柱梁构架贯穿中国宫殿建筑的始终木结构主体中,梁柱最重要,墙是辅助性的,起分隔室内外的作用木结构梁架有三种基本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墙体还有斗栱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构件,它是柱、梁之间的一个过渡层,相当于载重汽车上的钢板弹簧弓,将屋盖的荷载传递到立柱三)屋顶梁架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屋顶形式屋顶的基本的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攒尖顶又四角、六角、八角、圆形等等屋顶是三大部分中变化最大、最有特色的部分屋檐的出挑使屋顶还具有纳光与遮阳的功能北房在冬至前后阳光满室,夏至前后屋檐遮荫此外,墙壁和屋顶很厚,导热系数低,使得房间冬暖夏凉4) 台基、柱框与墙身与屋顶的关系台基是一座房屋的基础,需要坚实稳固,在立面上所展现的都是平直的线条,四平八稳,无一点浮躁轻飘之感柱框部分要支撑沉重的屋顶,屋顶的重力通过竖立的柱子传送到平稳的台基上,这就是所谓的“立木顶千金” 台基、柱框与墙身、屋顶这三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知道了这三大部分的要点和变化关系,就抓住了宫殿建筑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也是认识古建筑的一种方法。

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美二、宫殿审美"大壮"作为一种审美思想,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起着纲领性的作用,而"适形"则是一种与之相反的被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的审美尺度.两者的对立与协调,在宫殿建筑中成为一对相反相成的审美范畴,并反映出封建帝王既要维护严格而冷酷的封建等级制度,又要追求和谐而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双重心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屋顶以琉璃瓦为主,多为单一色彩,有黄色、绿色、蓝色、黑色等多色彩的屋顶即各种剪边形式,如储放典籍的文渊阁用黑琉璃瓦绿剪边,御花园的浮碧亭等则是绿琉璃瓦黄剪边,体现了尊贵富丽的皇家气派可见每一个装饰构件,往往就是一个结构构件每一个装饰部位,都有它实在的功能价值丝毫不象西方巴洛克、洛可可艺术中那种繁复堆砌的浓脂艳粉的装饰风格,表现出极强的逻辑性和理性参考文献:[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王鲁民.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微[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3] 史论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 佘念,储坤 . 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意识[J]. 四川建筑, 2002,(5)[5] 俞孔坚.理想景观探索——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