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99025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三农”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小编为大家带来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欢迎阅读!篇一:同志们:今天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分析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今年“三农”工作任务。在当前精简会议,突出深入一线、狠抓落实的情况下,我们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意味着这项工作在新常态下的特殊性、重要性和实干性。今天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解决在农村工作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的问题。农村工作干什么?怎么干?政府办 29 号文件已经明确了当前农村工作五大工程、十大重点、43 个项目,涉及资金 10 亿元。这个任务很艰巨,能否完

2、成这项任务,需要我们统一认识、集中精力、苦拼实干。怎么干?刚才刘县长就几个方面的重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既是要求,又是动员。这个解读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性意见。这些要求操作性很强,按照刘县长的要求进行操作,必将能确保这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健康运行,请大家务必认真领会和落实。同时,这个分析和解读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是真知灼见,能够管用,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这个会议就是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下面,我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认清现状,增强抓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农村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归根结底主要还是“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事关改革

3、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科学发展全局,各级各部门要正确认识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常态,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成绩和问题。近年来,我县将“三农”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持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三农”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二元结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面貌大为改善。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大家共同付出和拼搏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三农”工作也存在很多问题,风险不小,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特别是作为国定贫困县和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4、农业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从大的方面看,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以超小规模为主体的农户增收空间越来越窄、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农村工作面临两个天花板:一个是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高于进口价格,特别是以大宗粮食、粮油为主的农产品进口价格已远远低于国内价格,继续提高农产品价格遇到天花板;二个是农业补贴中有的属于政策范畴,受到世贸组织规则限制,部分补贴继续增加也遇到天花

5、板 。但是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面临的成本增加和资源的约束更是制约农业健康发展的难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到地方针对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下定决心必须解决。大家熟知的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城镇化规模扩大和工业不断发展,带来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所以今年习总书记针对土地管理当中占用好地补差地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些现象也是近年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亲眼目睹的,很多条件较好的农田变成了工厂,变成了扩大的城区。所谓的数字上保留的耕地面积,甚至是基本农田,从质量和区位上,已经不具备高产丰收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问题是什么?就是在分析“三农”工

6、作面临形势的时候,必须清楚认识到“先天不足、发展不好、收入不高、创新不灵、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所谓“先天不足” ,是指紫阳农村基础条件先天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多平地少,全县海拔 1000 米以下的低山地区 829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海拔 1000 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 1375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全县万亩耕地坡度 25以上的就达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72%,还不包括土地的“零散碎”等问题,不少还是“雷公田” ,旱不保收、效益很差,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虽然都处在贫困片区,但是我县的农村自然条件与全市其他县区比较,仍然比较落后,就这是先天

7、不足。所谓“发展不好” ,是指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特色产业效益不高。农村主导产业规模依然不大、产业化水平低、综合效益不高,茶叶、魔芋等特色产业虽然近年快速推进,但品牌效应还没充分彰显,精深加工水平还较低,市场份额仍然不大,产业没有做大做强,群众还没有真正实现增产增收,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无法依靠茶叶、魔芋等主导产业脱贫致富。同样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部分条件较好的县区相比,如关中地区成片规模种植苹果、猕猴桃,亩产分别达上万斤苹果、几千斤猕猴桃是很常见的事情,三五万收入也是很稳定的。但是,我县农民在发展魔芋、茶叶产业等方面增收还不明显,因此,主导产业不强、竞争不优是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虽然我县有丰富的

8、硒资源,但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仅仅停留在探索上,甚至是谋划和口头上,还没有真正形成让社会、市场都能够信赖的富硒产品,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产业发展不强的具体表现。所谓“收入不高”是指农民收入还不高,城乡差距还很大。尽管我县农民收入实现了“11 年连增” ,但农民收入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很大。2017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7794 元,虽超过全市7490 元,但比全省 7932 元低 138 元,比全国 9892 元低2098 元。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还在扩大,2017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低 15476 元,2017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低 16955 元。我县农村的土坯

9、房,毫无疑问比其它县区更多。普通村至少有 30%以上的土坯房,贫困村土坯房估计有 70%以上,这是全县贫困现状最具体的表现。所谓“创新不灵” ,是指农村改革进展缓慢、成效不高。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提出了用创新精神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我县如何用创新精神来推动全县的三农工作呢?目前仍停留在探索、思考和谋划,没有形成系统方法,也没有成功经验,更没有成熟典型。虽然去年农村改革工作做了大量探索,组建了县林权服务中心,但是从改革红利释放和农民受益增收上看,改革还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农民财产权益和用益物权尚未得到充分体现。虽然我们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但是其深度、规模、认识的统

10、一程度、经营水平都还有很大差距。如双安黄寿远流转土地,每年的投入都非常大,但是效果还是处在探索当中,没有形成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示范作用。当然,界岭镇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目前效果不错,但是这类典型在全县来看还是太少,我们在工作探索中还缺少底气的事例。当前农村工作中还存在“环境不优” 。随着社会形态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城镇化进程有力推进,避灾移民搬迁加快实施,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从传统村落向新型社区转变,新型社会关系正在形成,农村空壳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三留守”群体不断增多,农村社会管理面临新形势。同时,部分农村群众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在一些利益诉求上“

11、信访不信法” ,本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以闹访、缠访、越级上访等方式给党委政府施压。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干部规矩意识不强,特别是个别村组干部,在当前和过去的惠农政策当中,人情观念、私心较重,与民争利现象依然存在。在过去的工作当中,也因为人情影响,放松了管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默许和滋长了与民争利现象。这些问题,都是当前社会管理中难题,都是“三农”工作环境不优的具体表现。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推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中切实加以解决。(二)新要求和新机遇。纵观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尽管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各级重视程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12、平总书记围绕“三农”问题,无论是在调研走访期间还是在重要会议上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一再强调,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同时指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春节前夕,习总书记回陕视察工作时,对陕西工作做出了“五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陕西要扎实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 “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承载着亿万农民的光荣与梦想” 。省委赵书记正永强调, “建设三个陕西 ,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娄勤俭省长指出, “新形势下农村工

13、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做到农民增收、农业提效、农村美丽” 。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上徐启方市长强调, “要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做好三农工作”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出台了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经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今年,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意见。这些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必将对“三农”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看,最大的投资空间在农村,最大的消费潜力在农民,最好的

14、经济增长点在农业,所以农业农村大投入、大发展的时期必将到来。从稳增长保民生的要求看,要防止出现经济增速走低、物价走高的不利局面,核心是要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所以中央提出稳增长必须首先稳农业,国家推动“三农”发展的措施将更加有力有效。从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看,人们越来越关注“舌尖上的安全” 、“舌尖上的美味” ,农产品中高端市场加快扩张,个性化的、有品牌的、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前景十分广阔。从社会投入方向看,不仅中央财政投入“三农”只增不减,而且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越来越多,金融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正在破题,这将为农业投入的多元化开辟道路,并为

15、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理念,带来新业态和新模式。我县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将回乡创业投身现代农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从城镇化发展趋势看,解决好“三个 1 亿人”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 1 亿人”问题,促进约 1 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 1 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 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三个 1 亿人”也带来了国家投入方式和方向的变化,也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政策支持机遇。从紫阳县情实际看, “三农”始终是紫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紫阳是山区,不管其他条件怎么变,山区这一条件是变不了的,所以农业的基础地位改变不

16、了。特别是我们在国家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定位的情况,农业的基础地位更是改变不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都占大头的地区,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农民不富,全县不富;农村不稳,全县不稳;农业上不去,全县发展就上不去。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新要求、新机遇,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在胸怀抓好农村各项工作,推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二、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今年农村各项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移民搬迁为抓手,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富硒资源开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努力促进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上述工作涉及“三农”方方面面,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真正要做好上述工作,难度很大,同时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是,我们必须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夯实基础工作,通过一届一届不断的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