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98920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专练卷(一) 受力分析力的平衡一、单项选择题1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2.(2014皖北协作区联考)如图 2 所示,倾角 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M1 kg 的物块 C 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质橡皮筋拉力 F9 N 的作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物块 C 上,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 A、 B 两个小物块,物块 C 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 C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m

2、 A0.2 kg,m B0.3 kg,g 取 10 m/s2。则剪断 A、B 间轻绳后,关于物块 C 受到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sin 370.6)()图 2A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4 NB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5 NC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1 ND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3 N3如图 3 所示,斜面小车 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 m,且 M、m 都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图 3A3 B4C5 D642010 年广州亚运会,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为中国体育军团勇夺第一金,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

3、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设开始时两绳与肩同宽) ,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 4 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 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 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图 4AF T 增大, F 不变 BF T 增大,F 增大CF T 增大,F 减小 DF T 减小,F 不变5(2013江南十校联考)如图 5 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 k、原长均为 L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 2L 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 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

4、,cos 370.8),则 等于( )Mm图 5A. B.932 916C. D.38 346(2014福建四地六校联考) 质量均为 m 的 a、b 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 6 所示,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 角的力 F 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 角等大的力 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6Ab 对 a 的支持力一定等于 mgB水平面对 b 的支持力可能大于 2mgCa、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Db 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7(原创题) 如图 7 所示,在野营时需要用绳来系住一根木桩。细绳 OA、OB、OC 在同一平面内。两等长绳 OA

5、、 OB 夹角是 90。绳 OC 与竖直杆夹角为 60,绳 CD 水平,如果绳 CD 的拉力等于 100 N,那么 OA、OB 的拉力等于多少时才能使得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图 7A50 N B100 NC. N D. N10063 100338如图 8 所示,用轻滑轮悬挂重为 G 的物体。轻绳总长为 L,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现将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缓慢向右移动距离 d 而使绳不断,则 d 的最大值为( )图 8A. B. LL2 22C. D. L2L3 1549如图 9 所示,两根相距为 L 的竖直固定杆上各套有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可以在杆上无摩擦地自由滑动,两小球

6、用长为 2L 的轻绳相连,今在轻绳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 F,恰能使两小球沿竖直杆向上匀速运动。则每个小球所受的拉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 g)()图 9Amg/2 BmgC. F/3 DF310(2014河南中原名校模拟)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 A, A 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 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截面如图 10 所示。现对 B 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 B 的作用力为 F1, B 对 A 的作用力为 F2,地面对 A 的作用力为 F3。若 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图 10AF

7、1 保持不变,F 3 缓慢增大BF 1 缓慢增大,F 3 保持不变CF 2 缓慢增大,F 3 缓慢增大DF 2 缓慢增大,F 3 保持不变二、多项选择题11某学习小组为了体验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状态,设计了如图 11 所示的装置,一位同学坐在长直木板上,让长直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 变大) ,另一端不动,则该同学受到支持力 FN、合外力 F 合 、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G1、摩擦力 Ff 随角度 的变化关系图 12 中正确的是( )图 11图 12图 1312如图 13 所示,一辆质量为 M 的汽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 m的重物 A 缓慢吊起。在

8、吊起重物的过程中,关于绳子的拉力 FT、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N 和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Ff 随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图 1413(2014黄冈模拟)如图 15 所示,斜面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斜面上的物块在竖直向上的力 F 作用下也处于静止,现保持力 F 的大小不变,将力的方向由竖直向上沿顺时针缓慢旋转到垂直斜面向下,该过程中斜面体和物块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 15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地面受到的压力一直增大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14(2014潮州模拟)如图 16 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分别

9、静止在斜面 AB、AC 上,滑轮两侧细绳与斜面平行。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m 2。AB 斜面粗糙,倾角为 ,AC 斜面光滑,倾角为 ,不计滑轮处摩擦,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图 16A若 m1sin m2sin ,则甲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B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小C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拉力一定变大D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相同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拉力一定变大15(2014平顶山模拟)如图 17 所示,形状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体 a、b 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为 G,其中 b 的下半部刚好固定在水

10、平面 MN 的下方,上边露出另一半,a 静止在平面上。现过 a 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 F,可缓慢地将 a 拉离平面一直滑到b 的顶端,对该过程分析,则应有()图 17A拉力 F 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 GB开始时拉力 F 最大为 G,以后逐渐减小为 03Ca、b 间的压力开始最大为 2G,而后逐渐减小到 GDa、b 间的压力由 0 逐渐增大,最大为 G16(2014桂林模拟)如图 18 所示,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半球形物体 A 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光滑球 B。则( )图 18AA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 m)gBA 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

11、向左CB 对 A 的压力大小为 mgR rR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mgrR答 案1选 C桥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汽车轮胎形变产生的,桥面发生了形变,对汽车有向上的弹力,A、B 、D 均错误,C 正确。2选 C剪断 A、B 间轻绳之前,以 A、B 为整体可得, 连接物 块 C 的轻绳受到的拉力为 T( mAm B)g,物块 C 受到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 F 9 N,对于物块 C 由平衡条件可得:Ff T Mgsin 37,解得物 块 C 受到的摩擦力 f2 N,方向沿斜面向上,说明物块 C 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 2 N;剪断 A、B 间轻绳后假设系统仍然静止,由Fm AgMgsin 37

12、f,其中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9 N,可得 f1 Nm2sin ,物块甲有下滑趋势,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 A 正确;细绳拉力 FT m2gsin ,在乙物 块上再放一小物块后,F T(m 2m) gsin FT,但在甲物块上再放一物块,并不影响 FT 的大小,故 C 正确,D 错误;因不知甲物块原来的运动趋势,故在乙物块上再放一小物块后,无法判断甲所受摩擦力大小的 变化情况, B 错误。15选 BC分析 a 圆柱体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F Nsin G ,FNcos F,解得:F N,F ,Gsin Gtan FN 随 的增大而减小,开始时 30, FN 最大为 2G,当 90时,F NG,C 正确, D错误;F 随 的增大而减小, 30 时最大,F max G,90时,F 最小为零,故Gtan 30 3A 错误,B 正确。16选 AC以 A、B 为一系统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 A正确,B 错误;再 对 B 隔离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 N,FTF Nsin mgtan ,又 cos ,tan mgcos RR r,故 C 正确,D 错误。r R2 R2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