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96535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一)吴春霞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赞誉、患者的认可,为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吴春霞同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她组织纪律性强,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恪守职业道德,评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吴春霞毕业于呼盟卫校,分配到保健所后从事妇幼保健两个系统管理工作。接手该项工作后,她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很快熟悉了该项业务,并对所管辖

2、区逐户调查,有时白天家中没人,她便利用双休日或晚上进行登门走访,很快掌握了辖区内一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健康户口,对辖区儿童上门体检。在工作中,她深感所学知识不足,便报考了包头医学院,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开展更多的业务,单位决定购买 b 超机,由于吴春霞同志工作认真、踏实、肯钻研,领导便委以重任,派她到上级医院学习 b 超操作技术,这可是个陌生的工作,她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对每个患者都用心观察,作学习笔记,心得,老师指点的每一处都牢记在心,晚上回到家,便认真看书,厚厚的一本 b 超书,不知被她翻过多少遍,不明白的问题,第二便向带教老师请

3、教,她深知自己带着领导的信任,同志们的厚望来学习的,学不好,回单位后工作就开展不起来。经过一年的学习,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独立工作了,她知道检验自己的时候到了,患者从一个、两个、三个,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了,局面打开了,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工作中,该同志服务态度和蔼可亲,使患者消除紧张感。由于熟悉妇科知识,给 b 超工作也带来很大帮助,患者就诊时,做完 b 超会问一些问题,她便耐心解释,指导她们下一步该进行什么检查,使患者感到温暖,普遍反映,在保健所做 b 超,心里有底。由于面对的多数是妇产科患者,需要憋尿的时候很多,有时一个患者需要反复做几次,但她总是不厌其烦,直到患者满意为止,从不

4、应付了事。每次遇到疑难病例,便亲自送患者到上级医院检查,并进行随访,患者心里踏实,她自己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次,一个阴道流血,腹痛患者来医院就诊,b 超确诊为宫外孕,由于该患者是一个人来的,吴春霞同志便护送该患者到市医院妇产科,并给其家属打了电话,直到病人家属赶到后才离开,感动的这位患者连声致谢,有时有的年老患者行动不便,吴春霞同志便为老人交钱取药,象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俗话说的好,自己说不如别人说,在广大患者的宣传下,不但本地区前来就诊人数增多,乡镇患者也慕名前来,一次一名患者从伊图里河打车来做 b 超,说只有在这里做一次才放心。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林业医院和市医院的医生也找她做 b 超

5、,这更加激励了她的干劲。由于 b 超业务的开展,使妇女病普查工作也得心应手,每年配合妇科门诊进行妇女病普查,在高峰时,早来晚归,从无怨言。为了拓宽服务对象,所内又派她到外地进行学习,在学习期间,她遵守该医院的制度,尊敬带教老师,勤学苦练,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为了能接触更多的病例,她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晚间值班的医生,有急诊病人时,值班医生便打电话,不管几点,她一接到电话便赶到 b 超室。经过又一次的学习,使她的经验更加丰富了,工作起来更是信心十足。这次学习回来后,不但各单位女同志可以前来体检,男同志也可以前来体检了。吴春霞同志在业务上起到了骨干作用,她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履行医生职责,圆满完成领

6、导教给的每一项工作,在生活中该同志也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地迈出人生的每一步,快快乐乐地迎接每一天。吴春霞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工作着。医生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二)29 年中,王*扎根山区服务家乡人民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越发弥坚。这些年,眼看着一个个医生从她身边调走,她从未向组织申请过调动工作。扎根山区,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王*1962 年出生在岭南,因为从小生活在岭南,常常看到当地群众因为没钱,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无法医治的悲痛。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医生,为群众解决病痛。1982 年,王*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岭南乡

7、卫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的人生梦想从这里启航。岭南是上虞最偏远的一个贫困乡,平方公里的山区分布着 29 个自然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山区太缺少医生了,妇产科只有王*一名医生兼护士,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即使有医生被调来,也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曾经,卫生院分配来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不到三年也调走了。王*也曾经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山区条件太艰苦了。但是,山区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离不开她,如果她走了,她们只能到章镇、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说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十分不便,万一路上遇上急产更是危险。一想到这里,王*就不愿再离开。 “如果让我离开山区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

8、不愿意。 ”王*说。在王*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是随叫随到。工作这些年,为了山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她几乎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刚睡下,就听到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原来是丰树坪村的芦孝干妻子在家里急产。天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深得可至膝盖。从乡卫生院至丰树坪村有 3 里多路,王*心急如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艰难,连走带爬在半小时内赶到芦家。当雪人一样的王*出现在芦家时,芦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万分。此时,孩子已经出生,胎盘还在母亲宫内。如果处理不及时,大人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王*来不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赶紧

9、投入工作,熟练地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脐带及胎盘处理。之后,又在产妇家里待了两个多小时进行产后观察,等到产妇和新生儿全都平安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医院,已是凌晨 4 时多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现象相当普遍,也经常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事情。为彻底杜绝老法接生,王*利用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独自行走在大山深处,上门了解掌握孕产妇信息,及时做好新法分娩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回访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岭南卫生院妇产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乡新法接生率达到 100,卫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上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一心为民情系病患王*从没忘记自己

10、的誓言和责任,始终将患者的安危挂在心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以精湛的医术解除了病人的伤痛,以真诚的情感扫除了患者的忧郁,获得山区百姓的良好口碑。作为一名医生,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王*时常告诫自己: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今年 47 岁的芦苏云说起王*感激万分:“是王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20年前的一个晚上,芦苏云突然肚痛得厉害,正在休息的王*立即叫上内科医生一起出诊,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她初步判定芦苏云是宫外孕大出血。经过妊娠试验,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当时,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11、。危急关头,王*赶紧联系医院,并找最快的车最好的司机,把病人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连夜进行手术。芦苏云后来被告之,如果再迟半小时,她的命恐怕就没了。因为这件事,芦苏云和王*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没事,她总会去王医师处走走看看,20年过去了,她们的友谊越发深厚。工作中,王*常常要接触很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病人。她处处替山区患者考虑,始终坚持用廉价实用的药物达到医病救人的目的。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间。碰到患者一时拿不出钱来治疗,她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垫上,这么多年,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垫付了多少医药费。凡是她看过病的人,都记得她的好。只要王医生下村去,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把她往家

12、里拉,一定要她吃了饭再走,或者坚持要送一些土特产给她,常常让她感动至极,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王*是岭南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是家喻户晓的。从事妇产科工作这么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难产的病例,受卫生院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转送大医院抢救,她都全程护送,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后才离开。凡是她看过的病人,总会说:王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她不但耐心、细心,还十分可亲,就像是我们的亲人。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低廉的页页费用,使她声名远播,就连余姚、陈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就诊。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王*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医生仅有高尚的医德,没有高超的技术的话,她还不是一个好医生。她不满

13、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妇产科医生,而是不断拓宽领域学习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妇产科是岭南卫生院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全年门诊收入占卫生院总收入的 1/3 以上,在上虞基层卫生院中也独树一帜。经王*诊治的妇科疾病和儿童常见病有上万人次,接生的新生儿超过名,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医疗差错。一次,一名赤脚医生给产妇接生时,产妇突然全身抽搐,几近昏迷。王*赶到后一看就知道是产时子痫症发作,送上级医院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她采措紧急措施为产妇解惊解压,四五分钟后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产妇家属感激涕零,特地买来一袋苹果表示谢意,被她婉言谢绝了。王*每年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急难危情,但每次都凭借精湛

14、的医术成功化解。王*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还是一名全科医生,治疗普通内外科疾病同样十分专业。她先后在市人民医院进修,在温州医学院学习,参加全科医疗岗位培训,相继取得大专文凭和全科医生资格。 ,卫生院内外科力量随着医生的相继退休和调离明显薄弱。王*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外科业务水平,成了岭南卫生院招牌式的全科医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医院。王*对他做了验血、b 超、尿液等检查后显示均正常。病人家属以为不会有什么大碍,就要回家。王*反复劝说留院观察,之后又给他量了血压,显示 80/40mmhg,经综合分析认为可能是内脏损伤,急送市中医院,ct 显示结果是肠道破裂。类似的例子还

15、有很多,每当病人经医治后重获健康,那是王*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工作为重家庭为轻王*总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与患者的需要相比,家庭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一年 365 天,她总是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她的心里,医生“拼命”就是为了救命。1989 年 3 月 22 日,王*的预产期到了,当时在岭南卫生院待产的孕产妇还有四个,卫生院又只有她一个妇产科医生,王*心里放不下她们,没有去住院待产,当她挺着大肚子刚为一名前来流产的妇女做好手术,就感到不适,发现羊水已经破裂,羊水一旦破裂,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可能缺氧,但她仍然坚持为等候门诊的三位病人看好病,才乘上了驶往市妇保院的急送车。还好,

16、女儿顺利出生了。她为病人付出了百分百的爱心,一生无愧,却对家人甚少关心,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女儿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一直和她住在医院里,因为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女儿,王*只好雇了个保姆平时照看着。等到女儿到百官读初中了,王*更没有时间和机会照看她,亦无法在学习上指导女儿。现在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说起母亲对她的照顾,仍会抱怨少之又少。王*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1987 年,她惟一的弟弟要结婚了,然而,弟弟人生中的大喜事却因她的缺席让全家人十分不悦。当时,她正在配合岭南乡计划生育工作为育龄妇女放环, “因为岭南乡卫生院只有我一个妇产科医师,如果我走了就会影响计划生育工作。 ”于是,王*选择留下来工作,没有去参加弟弟的婚礼,最终,父母不理解,弟弟无法接受,许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成为她的心头之憾。三年前,王*的婆婆去世了,公公一下子失去依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本想多陪陪老人,让他好好安度晚年,可当时正逢卫生院搞基建,身为院长的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