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194738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西路社区服务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路社区服务中心关于平安建设及基层社会管理情况的报告一、基本情况西路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府谷县城西,辖 3 个社区(赵石尧社区、天化路社区、大沙沟社区) 、3 个城中村(赵石尧村、大沙沟村、张家塔村) ,辖区面积 3.1 平方公里,总人口 48586 人,其中常住人口 23852 人,流动人口 24734人。辖区有事企业单位 59 个、商业门店 453 个。2011 年,西路社区服务中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社区服务中心” 。二、主要做法(一)建立两级网络。服务中心设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各社区设立综治维稳工作站,两级综治维稳工作网络充分发挥调委会、安置帮教组、治保会、群众工作室、警务室的作用,

2、下设调解专干、矛盾问题信息员、调解热线电话、治安中心户长、物业保安、群众之家 QQ 群、法律工作室、流动人口幸福驿站、社区巡逻队、治安协管员等组织机构及人员,形成综治维稳两级管理的组织体系,实现了矛盾问题有人调处,特殊人群有人帮教,辖区治安有人监管的工作网络。(二)实行三个整合。一是在人力配置上,结合平安建2设进社区(即警务进社区、调解进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社区、技防进社区)的总体要求,把社区综治工作站与社区治安联防队、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社区调解室、社区警务室等人力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统一有效的基层综治工作队伍。二是在工作载体上,把社区综治工作与“平安社区” 、 “无毒社区” 、

3、 “无传销社区”等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形成综治工作服务平安建设、平安建设推进综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在工作职能上,将综治工作站与社区承担的社会治安、人民调解、矛盾排查、安置帮教以及流动人口管理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其他职能有机地整合起来,达到了互动互促的目的。(三)建立四项制度。一是建立联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集中排查矛盾纠纷,按照分工负责、归口调处的要求,落实责任人,限期调查处理;对重大疑难或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纠纷案件,由综治工作中心出面,组织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进行共同调解。二是建立联防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治安联防网络,将辖区细划为 64 个工作片区,全体联防人员按地理位置定位到相

4、应片区,严格执行“三个一”巡查制度(即:每天一小时日常巡查,一周一次小排查,一月一次大清查) ,同时发挥在职党员和退休老干部的作用协助辖区治安防范;积极推广科技防范手段,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公共复杂场所以及居民住宅3安装防盗监控系统,现已在辖区安装防盗门报警器 1500 个,同时指导督促社区内事企业单位建立健全治安防控队伍,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参与区域联防协防工作。三是建立联治机制。按照“以户立档、以院绘图、以房管人”的人口管理模式,组织对辖区内的所有住户进行摸排,建立居民信息动态管理库,根据摸排情况和地理方位图,确定重点整治的地方、行业、部位,在综治工作中心和派出所的指导下,统一组织开展

5、专项整治。四是建立联创机制。充分发挥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作用,成立社区治安联席会、居民议事会和楼栋理事会,围绕平安创建总体目标,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两劳”释放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防范与处理邪教、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等工作纳入平安创建的重要内容开展联动联创活动。三、工作成效一是辖区人口得到了全面掌握,为平安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居民信息动态管理库,可以随时掌握辖区人口的基本情况及详细信息,同时,通过实施社区单元网格管理,落实细化了社区人员平安建设的责任,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动态服务。一年来,主动排查调解房屋宅基地、婚姻纠纷等一般矛盾纠纷 25 件、居民

6、区山体塌方等重大矛盾纠纷 2 件,平息了事态,避免了上访。4二是综治维稳网络作用发挥明显,平安联创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由调解专干、矛盾问题信息员、调解热线电话组成的调委会,由家庭、学校、社区、司法所、警务室组成的“五位一体”安置帮教组,由治安中心户长、物业保安组成的治保会,由群众之家 QQ 群、法律工作室、流动人口幸福驿站组成的群众工作室,由社区巡逻队、治安协管员组成的警务室,这些工作网络各施其职,各负其责,互帮互助,协同作战,加上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作用,不仅有效整合了综治、司法、派出所和辖区单位的力量,而且形成了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有效防范了不稳定因素,推动了平安建设工作。三是居民群众平安意

7、识普遍增强,群防群治局面逐步形成。通过走家入户上门宣传和人群密集路段电子屏滚动宣传,居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知晓率和满意度逐步提升,参与平安建设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社区监管稳控、单位共驻共建、居民群防群治的格局。目前,辖区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重大安全隐患,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定有序。四、面临问题1、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社区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面对社会结构阶层5多元化,大量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股份合营经济等新型组织的出现,大量社会成员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2、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就业方式日益多样,

8、而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新格局还未形成。目前,农民工、城镇下岗职工、大学生就业呈现多元化、大流动趋势,大量新成立的就业组织采取“非单位”的管理体制,使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公民社会开始形成,经济社会管理带来新的难题,而社会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城乡社会管理网络建设没有健全,出现了许多管理盲区,出现无人管无人理的“社会人” ,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压力。3、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特殊人群逐年增加,而社会管理手段滞后。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手机、电脑在城市职工家庭中基本普及,农村手机、电脑用户迅速增加,而政府有关部门在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方面既缺少专门管理人才,又缺少有效管理手段。另外,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刑

9、释解教人员逐年增加,重点人口的监管工作量加大,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工作相对滞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4、新的社会事务大量产生,而社会管理体制落后。近年来,新的社会组织不断涌现,行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信访、拆迁、征用、地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和纠纷大量出现,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落6后,使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解决。5、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和保障制度,从政策上给社会管理带来难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一整套制度已经过时。目前,出现“一城两制” 、 “一村两制” 、 “一家两制” 、人户分离等现象,农村人进城居住就业上学,城里人下乡居住养

10、老,而互不衔接的户籍制度、保障制度给社会管理带来难度,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以至于出现管理缺失的现象。五、对策建议1、深入排查各类矛盾,加大调处力度,防止矛盾升级转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定期分析社会治安及维稳形势,掌握维稳主动权。深化“大调解”组织向最基层延伸,深入推进大调解“五进”活动,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加大对涉及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征地拆迁和重点工程建设潜在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做好处突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和治安整治力度。2、树立社会服务管理新理念,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新机制、新思路、新举措。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社会管理工作理念,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

11、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落实社会管理工作编制机构,科学配备工作力量,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7一协调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编制部门应尽快建立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变政府以往介入市场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现象,顺

12、应社会公共管理新趋势。4、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探索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有效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市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包括律师、公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5、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新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8表达

13、渠道,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政策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有充分而广泛的民意表达,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6、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街道综治维稳机构、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和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建设,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组织建设,保障人员、经费,配齐装备设施,组建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

14、群防群治队伍,完善和落实有利于稳定基层队伍的政治经济待遇政策。加强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把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不断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7、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领导体制和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形成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建立社会管理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健全社会管理工作责任制和督促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全面打造社9会管理创新综合示范点,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试点工作格局。总结、提炼、推广社会管理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建立社会管理创新新闻宣传和网络信息工作机制,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管理和应急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