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为何要登高饮菊花酒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194566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九重阳节为何要登高饮菊花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九重阳节为何要登高饮菊花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九重阳节为何要登高饮菊花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九重阳节为何要登高饮菊花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九重阳节为何要登高饮菊花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九九重阳节为何要登高饮菊花酒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在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要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的说法。南朝梁人吴均之续斋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恒景的人,突然发生大瘟疫,恒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恒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恒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 ”并且给了他苵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

2、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苵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博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恒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3、。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干宝搜神记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嫁给同县姓谢家,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却凶恶残暴,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经常遭到痛骂和毒打。丁氏最终忍受不

4、住,在重阳节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劳动不得休息,重阳节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 ”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 。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 。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 ”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