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94408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的教学设计 1一、 设计理念: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 12 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 8 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三、教学重

2、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六、教学时间:12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

3、?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

4、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抢读、齐读)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1)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2)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3)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

5、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 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

6、,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

7、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四)拓展训练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睡也没有看见过风,不要说我和你了。但是_ 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 。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 2 题中)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五)记忆、书写生字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 8 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2、

8、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板书:树叶颤动12、风林木点头来了河水越波雷雨教学设计一:导入师:(出示“雨” )认识这个字的同学请站起来。生:(全体起立)师:都认识,那大家一起来读。生:y 师:读得很准,请坐。谁能用“雨”组词?生:(一个接一个组词)下雨、雨水、雨中、雨露、雷雨。师:谁愿意把这个“雨”字写在黑板上?(找一生到前面板书,学生非常认真地书写)下面的同学也别闲着,来!和他一起写!(所有同学一起书空)师:看这位同学的字写得多么用心啊!我们每次写字都应

9、该像他这样笔笔用心。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段与雨有关的录音,看谁听的最认真,并能把听到的讲给大家听。师:录音听完了,谁能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刮风和下雨的声音。生:我听到打雷的声音。生:我还听到了青蛙的叫声。师:青蛙什么时候发出的叫声?生:(想了一会)在雨停之后发出的叫声。生:雨停之后我还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师:(面向全体学生)这些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吗?生:听到了。师:大家听的真仔细,把录音中所有的声音都听到了,太了不起了!可是,这段录音缺少题目,你们愿意给它加题目吗?生:愿意。师:那加什么题目合适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们商量商量。师:想好的同学可直接站起来说。生:我认

10、为这段录音的题目应是“下雨” 。因为这段录音有下雨的声音。生:我认为用“雷雨” 。因为录音中不但有下雨声还有打雷声。生:我也同意用“雷雨”做题目合适。因为下雨有许多种,“雷雨”只是其中的一种,录音中又打雷又下雨,所以用“雷雨”做题目好。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没有。师:那好, (指黑板上的“雷雨” )我们就用“雷雨”做这段录音的题目。师:你们见过雷雨吗?生:见过。师:有位叔叔亲眼目睹了这场雷雨,并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生:想。师:好,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他的文章师(板书“雷” ):二、初读课文、识字师: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如果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

11、办呢?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生:可以看后面生字表里的拼音。生:还可以查字典。师: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好,看得出大家很会学习。那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大家刚才说的方法去解决。 (生自由读课文)师:再读读课文,会读书的孩子一定能把课文读得通顺。(学生再次读课文)师:哪些同学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众生:我、我、我师:(指一名学生)就请你来选几个同学读吧。 (生选了 8名同学)师:说说你为什么选这么多人读啊?生:因为这篇课文有 8个自然段,我想让一个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真好。开始读吧。 (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评议)师:同学们真不错,不

12、仅会自己读,还善于听和评了,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三、朗读感悟雨大: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是写雨中的情景的?(板书:雨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上(生读书,作记号)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地方?生 1:我觉得第 3、4、5 自然段是写雨中的情景的。生 2:我找的写雨中的情景的是第 4、5、6 自然段。生 3:我觉得第 3、4、5、6 自然段都是写雨中的情景的。师:哦,这几个同学找的有些不一样,看来大家的分歧主要在第 3、6 自然段上。请大家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有没有新的结论。师:好,请这位同学说说看吧。生 1:我觉得第 3 自然段是写雨前的,因为第 4 自然段才

13、说雨下起来了,第 3 段只说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明那是雨下下来前的情景。众生:对、对、对生 2:我觉得第 6 自然段还是在写雨中的情景,它说“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说明雨还在下,只是下得小了。师笑着:同学们真棒,会分析文章的内容了,了不起!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也知道大家都觉得第 4、5、6 三个自然段是写雨中的情景的,是吗?众生:是!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段,感受雨中的情景吧。师:(CAI 示第 4 自然段的内容)看着这个画面你想起了哪些出四字词语?生:雷雨交加。生:风雨交加。生:倾盆大雨。生:瓢泼大雨。师:谁来学学下雨的声音?生:哗哗哗!(声音很小)师:你

14、这是小雨。(众笑)生:哗啦啦!( 声音佷大) 师:你们觉得这场雷雨下得怎么样啊?众生:下得真大啊!(板书:大)师:你这雨下得可真不小!(众笑)课文当中这三个“哗”你认为该怎样读?生:我认为声音应该越来越小,因为刚开始雨下得大后来雨越下越小。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课文当中说雨越下越大。所以应该越读声音越大。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生齐:同意!师:好!我们一起让雨越下越大。生齐读: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读得非常有层次感,读出了雨越下越大的感觉。但读后一句:渐渐地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师:谁能把“渐渐地”换

15、一种说法意思不变。生:可以换成“慢慢地” 。师:对!“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让大家都能感觉到雷声和雨声是慢慢地小了。生: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师:同学们读课文的水平真的是越来越好了。谁能用“渐渐地”来说一句话?生:我渐渐地长高了。生:粉红色的花儿渐渐地开放了,真美啊!生:叔叔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人群中。生:我渐渐地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四、感受雨前的情景:师:文中第 4、5、6 自然段写的是雨中的情景,那剩下的几个自然段双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呢?生:第 1、2、3 自然段写的是雨前的情景,7、8 自然段写的是雨后的情景。(师

16、板书:雨前 雨后)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 ,同学们看一看这是雷雨前还是雷雨后?生齐说:雷雨前。 师:此情此景,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生:电闪雷鸣。生:乌云密布。生:狂风大作。师:那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雷雨是怎样描写的?(出示课文 1-3 段。找一生读)师:读完课文,你了解了雷雨前的什么景物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生 1:我了解到雷雨前空气很闷。我是从这一句知道的“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生 2:因为空气很闷,又没有风,所以叶子就一动不动,蝉也叫不出声了。生 3:还有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师:我没有感觉乌云“压”下来,而是感觉云还在空中飘着呢!没压下来。( 学生又读) 师:从这一句你还感觉出了云怎么样?生 4:我觉得天上的云到处都是。因为它说“满天”就是天上的云都铺满了。生 5:我觉得云还很黑。是从“黑沉沉”这个词看出来的。师:想想看, “黑沉沉”还能让人感觉出云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