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93633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汪清县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吉林省汪清县 2018 届高三语文 11 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 得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过去,人类只生活在一个空间里,一个由“长宽高+时间”构成的现实空间。现在人类又有了一个新的生活空间,叫“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个虚拟空间,但时至今日,其“虚拟性”已经逐渐减弱,与现实空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两个空间的重合度也越来越高。 “互联网+”就是一个“空间大挪移”的魔术,把现实空间中的事情都搬到网络空间去做,看看哪些搬得动、哪些搬不动,凡是能搬动

2、的就都搬过去。有些事情也许只能留在现实中来做,有一些事情在网上能做得更好。 “空间大挪移”的魔术,使很多新事物出现,也使许多新职业悄然诞生。现在网上活跃着 250 余个中文“字幕组” ,他们无偿为外国影视配加字幕,以便能让网民尽快看懂这些新片子。这些片中字幕用简化字多还是繁体字多,据说就看内地“字幕组”动作的快慢。虚拟空间并不虚空,实际上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 2016 年 8 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三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7.1 亿,其中手机网民达 6.56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1.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 3.1 个百分点。半数以上的中国居民已经成为网民,网络语言生活已经成为现代国人重要的语言生活。 互联网是人类语言技术发展的第四高峰。如果说之前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有声媒体的普及对人类的语言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互联网更是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语言的发展。 根据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群划分为四类:一类是网络原住民,他们生下来就不是伴着报纸、广播、电视长大的,而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基本是 90 后,网络就像- 2 -他们一个离不开的器官;第二类是网络移民,他们本来是看着报纸、听着广播、看着电视长大的,但觉得网络很好,宜于居住,就迁移到网络上来了;第三类是网络观光客,他们知道

4、网络风光无限,有时间就到网络上转悠转悠,但还是习惯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第四类是网络局外人,他们缺乏上网的技术和条件,比如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民族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 对于网络原住民,我们过去研究关注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有些忽视,对 90 后这一代人的特点和行为模式都知之甚少。但毫无疑问,新媒体是最活跃的媒体,更是年轻人的媒体,如果要建立起有别于传统媒体、同时又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规范,还需要网络原住民的积极参与和科学设计。他们的创意将决定未来的网络方向,他们才是未来网络话语权的掌握者。 (选自李宇明关注网络原住民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空

5、间是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空间,它有别于由“长宽高时间”构成的现实空间,但是与现实空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B.“互联网”就是一个“空间大挪移”的魔术,它催生了很多新事物和新职业,可见虚拟空间并不虚空,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C.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语言技术发展的第四高峰,它和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有声媒体的普及都对人类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D.新媒体是年轻人的媒体,网络原住民的创意决定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他们通过积极参与和科学设计建立起了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规范。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互联网”能把现实空间中的很多事情都搬到网络空间去做,而且有些事情在网上能做

6、得更好,这将大大提高做事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B.现在网上活跃着很多无偿为外国影视配加字幕以便让网民尽快看懂这些新片子的中文“字幕组” ,他们配加的字幕有简化字也有繁体字。C.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民规模庞大,半数以上的中国居民已经成为网民,这里的“网民”是指包括手机网民在内的所有网民。D.网络原住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最大,他们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具备上网的技术和条件,他们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看电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A.现在人类既生活在现实空间中,又生活在网络空间里,二者相辅相成,关联日益紧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将会因此更加便捷。B

7、.中文“字幕组”配加字幕,使用的简化字会越来越多,而繁体字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内地的网民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且这一点将会越来越明显。C.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确实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也有一些人如西部农村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因缺乏上网的技术和条件,成为网络局外人。D.对于网络原住民,我们不但应多加研究关注,还需调动他们对网络发展的创意表达与积极参与的热情,这无疑有利于新媒体的健康发展。评卷人 得分二、现代文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12 分)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高亦吾 1881 年生于章丘绣惠镇西关村,15 岁考取了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

8、发和引导下,他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 ,并投书章太炎,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他们在校赋诗、撰文,斗争宗旨为反清灭洋。18 岁那年,高亦吾率先加入同盟会,带头组织起声势浩大、轰动省城的罢课学潮,还以犀利的笔触写出了震惊校园内外的战斗檄文伊奴出关 。高亦吾的文章及极富影响力的言行,引起了山东巡抚周玉山的惊恐,他亲笔签署通缉令,定要严惩“肇事者” 。闻讯后,高亦吾当即脱掉长衫,剪掉象征“大清”臣民的发辫,连夜逃离济南,远赴东北。章丘县衙接到逮捕令后,立即派人到西关高家进行严密的搜查,未见其人,便将其霜染鬓发的母亲投监入狱,施刑后又锁进铁牢。高亦吾辗转漂泊半月,经友人介

9、绍,进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在这里,他初识了入校新生周恩来,见他精明睿智、气宇轩昂且胸怀壮志,课下便常向他慷慨激昂地讲述反清灭洋的革命道理,沉痛地诉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悲壮之举,使其听得义愤填膺、泪光盈盈。高先生还将邹容 19 岁时写的革命军一书赠给他,使其树立起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信念。- 4 -高先生借与周恩来同桌就餐之机,向其灌输马克思、孙中山等伟人志士的进步思想。星期天,还同他上街“散步” ,指着外国领事馆满腔怒火地说:“这些外国列强协同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瓜分华夏大好河山,简直令人难以容忍!”周恩来时时处处受到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教育。辛亥革命爆发后,高先生率领

10、师生涌向长街游行示威,振臂高呼:“鞑虏不除,民国不立,四万万炎黄子孙誓不罢休!”周恩来彻底觉悟了,返校后当众第一个剪掉发辫,发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913 年,周恩来入南开中学就读。临别之际,高先生为周恩来命字“翔宇”,寓意深远;周恩来则奋笔疾书:“同心努力,前程万里指日登!”署名“翔宇” ,表示对“翔宇”的认可和对恩师的敬重。三年后,由于战乱不息、政局不稳,高先生辞校赴京到赵伊公署任职。其间,周恩来曾两度进京探望,高先生警觉地叮嘱周恩来, “你在天津创办的觉悟社轰动京畿,据传你的名字业已在册,当局声言要捉拿一切成员,你务必当心!”周恩来返津不久便被捕入狱,高先生闻讯心急如焚,奋力投入营救,终

11、使周恩来脱离虎穴。岁月如流,人世沧桑。高先生重返济南后,应邀在省建设厅任职。 “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辞去公职,返回章丘,县长郭德夫深知先生学识渊博,邀他出面成立“城关学堂” ,先生知其是“亲日派” ,力辞不就,却到西关私塾任教。1939 年章丘沦陷,高先生赴济避难。有人举荐他去当地的某汉奸公署就职,高先生断然拒绝,出于生计,他便在济南小布政街开馆施教。1941 年春节刚过,高先生突患脑膜炎,遂还故乡。弥留之际,他再三叮嘱爱子高肇甫:“日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和周恩来取得联系,让他指引前程!”2 月 5 日子夜时分,这位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一代师表与世长辞,终年 60 岁。1947 年 4

12、月的一天下午,章丘警察局局长带领部下闯入高先生家中,以“私通”的罪名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在牢中受尽酷刑。1949 年 7 月,高肇甫遵照父亲遗嘱给周总理写信,历数期间的境况和怀思之情。不久,总理回信,召肇甫进京,在中南海两人长谈三小时。总理得知恩师早已仙逝,不禁悲恸万分,数次泪流满面后来周总理将高肇甫安排于政务院档案科工作。周总理一生高风亮节,身在高位从未照顾过任何一位亲属,对高肇甫的安排可谓“仅此一人” 。(摘编自齐鲁晚报王绍忠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 )相关链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较好的小学,从校长到教员都是社会名流。高亦吾初进课堂,- 5 -就遭遇到一位浓

13、眉大眼、英气逼人的少年学生的质疑发难,这位少年一连提出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他就是当时年仅 13 岁的周恩来。高亦吾对这位气宇轩昂的少年非常赏识,从此 30岁的高亦吾同 13 岁的周恩来结成了忘年之交。(摘自章丘名人录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5 分)A高亦吾在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学习期间,投书维新志士章太炎并在其启发和引导下,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 。B山东巡抚周玉山亲笔签署通缉令,章丘县衙派人到章丘西关高家进行搜查,未见高亦吾,便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受尽酷刑。C高亦吾一身正气,怀有满腔爱国之情,在

14、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深深影响着周恩来,最终使周彻底觉悟,剪掉发辫,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D高亦吾因战乱离沈进京到赵伊公署任职期间,周恩来曾两度探望;后周入狱,高亦吾奋力营救,最终使周脱离虎穴,二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E高亦吾弥留之际叮嘱爱子要设法和周恩来取得联系,高肇甫遵照父亲遗嘱给在京的总理写信,很快接到总理回信并进京,得到了总理的妥善安排。5.高亦吾是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3 分)答: 。6.高亦吾是周恩来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材料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 分)答: 。评卷人 得分3、现代文阅读(14 分)- 6 -阅读

15、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4 分)为荆棘而感恩美灵迎着十一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大门的时候,珊德拉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着一帆风顺的惬意生活。但是今年,就在她怀孕 4 个月的时候,一场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小生命。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失去了工作。这一连串的打击令她几乎要崩溃了。 感恩节?为什么感恩呢?为了那个不小心撞了我的粗心司机?还是为那个救了我一命却没能帮我保住孩子的气囊?”珊德拉困惑地想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团团鲜花面前。 “我想订花”珊德拉犹豫着说。 “是感恩节用的吗?”店员问, “您一定想要那种能传递感激之情的花吧?”“不!”珊德拉脱口而出, “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我知道什么对您最合适了。 ”店员接过话来说。 珊德拉大感惊讶。这时,花店的门铃响了起来。 “嗨,芭芭拉,我这就去把您订的东西给您拿过来。 ”店员一边对进来的女士打着招呼,一边让珊德拉在此稍候,然后就走进了里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没过多久,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满了一大堆的绿叶、蝴蝶结和一把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那些玫瑰花枝被修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