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193512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电局 2013 年工作总结和 2014 年工作要点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 2013 年工作总结和 2014 年工作要点 2013 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市广新局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文化之都”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媒体监管、市场监管、公共服务、 “扫黄打非” 、版权工作、体制改革和机关建设,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助推“五大兴市战略” 、担当“首位城市”重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切实加强媒体监管,内容生产和安全播出水平得到提升 (一)媒体内容质量监测力度加大。强化内容监测,完善技术

2、监测与人工监管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了对市外媒体涉蓉报道、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媒体内容等的监测,健全完善了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和报刊分类审读机制,搭建媒体管理联络员工作交流平台,及时督促媒体单位加强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整改反馈,全年编印收听收看评议通报200 期, 质量周报50 期,月度简报 12期。青白江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栏目设计和内容策划,其做法和经验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二) “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组织开展第三届“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努力净化荧屏声屏,我市“绿色指数”测评成绩名列全省前茅。组织开展*年度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征集作品*件,评选出广

3、播电视节目特别奖1 件、优秀奖*件,我市推荐节目在全省获奖*件,获奖率达*%。*等区(市)县制作的广播节目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全天播音时间较长;金堂、新津电视台被评为“全省第二届广播电视绿色频率频道创建示范单位” 。 (三)安全播出防范能力全面提升。继续强化安全播出意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播出工作人防、技防、联防一体化保障措施,全年举办安全播出培训 50 次、参训 500 余人次,开展应急演练 2 次,组织安全播出大检查 3 次,圆满完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财富论坛、华商大会等重要保障时期的安全播出任务,实现了我市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目标。 二、扎实推进市场监管,行业市场秩序有所规范

4、 (一)市场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与市文化执法总队在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市场执法领域的配合,建立完善了市场执法协作机制,切实规范了案件查处、日常监管、信息通报、突发事件处理等流程。健全安居图书批发市场监管联动机制,完善了出版物批发售前审验、市场巡视检查等制度,确保了 95%以上的图书出版物在销售前送审、审验合格后销售。开展对无证、超范围印刷,以及教辅材料市场的专项整治,抽查印刷企业 286 家次,排查处理无证、超范围印刷经营企业*家,对 18 家印刷企业实施了现场整改。组织开展地面数字电视违规经营和“独立电影”放映活动的查处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经营秩序的管理。继续抓好印刷、发行企业和

5、地卫设施的年检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管理。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财政对实体书店的扶持,5 家连锁书店共获中央财政 800 万元奖励,并争取市文化专项扶持资金 300 万元。 (二)广电有线网络经营秩序管理切实加强。建立了与省局的广电网络服务质量群众投诉月通报制度,及时责令网络公司加强对投诉问题的整改,全年处理群众投诉 630 余件,办结率 100%,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得到较好保障。围绕处理解决电信 IPTV 与有线广电网络的准入矛盾,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为保障群众电视收视权、选择权奠定了基础。 (三)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6、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下放审批事项 6 个,精减比例达 19%。全年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件、并联审批事项*件,接受各类咨询 8653 人次;组织行政调解和行政复议 20 余次。举办各类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知识专题培训 30 多批,参训 3000 余人次,广新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组织局领导进政务大厅 12 次,零距离了解服务对象诉求,面对面解答群众反映的问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三、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广播“村村响”工程加快推进。全年完成*个行政村、129 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标准化广播室建设,并深入开

7、展“送节目下基层”活动,新策划制作了法治大讲堂 、 田园书场 、 我的田园我的歌 、 生活真奇妙和健康新概念等 5 个系列共 570 期广播节目,并及时送下基层,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邛崃、金堂、双流、蒲江等区(市)县采用层层分责、服务外包等方式,切实加强广播室的管理和维护;龙泉驿、都江堰、彭州、大邑等区(市)县自筹资金,率先利用广电有线网络共缆传输技术,推进实施了广播室县、乡、村三级联网工作。 (二)电视“户户通”工程提质扩面。全年完成 9 个“村村通”发射台数字化改造提升工作,免费为边远山区农户发放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 2.6 万台。进一步加强全市“村村通”发射台(站)的运行维

8、护,全年修复受地震、洪灾损毁的发射台设备、机房 1089台(个) ,维护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 1343 户次。*双流等区(市)县积极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满足了光纤未通达地区群众收看高清数字和本地节目的需求。 (三)电影“人人看”质量不断优化。全年在三圈层建成100 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在 4 个乡镇建成多功能数字影院。创新开展公益电影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进社区、进特殊群体活动,着力加强公益电影放映质量的动态监管,全年放映公益电影*场,受到基层群众欢迎和市民代表、专家组好评。区首开盲人“光明影院” ;新都区通过电影、报纸等媒体推出节目菜单式公告,不断满足群众观影个性

9、化需求;*等区县加强室内固定放映点建设,不断改善群众观影环境。 (四)农家书屋示范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示范书屋”建设活动,全年建成示范农家书屋 463 个;改变过去集中采购模式,图书更新由区(市)县统筹,根据农民群众阅读愿望进行个性化采购,全年投入 290 万元用于三圈层(含青白江)补充更新图书,较好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进一步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武侯、龙泉驿、新都、双流、彭州等区(市)县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一卡通管理、图书流转、建工地书屋、延伸服务点等方式,提升了图书管理水平,扩大了图书覆盖面;成华、崇州、金堂、郫县、大邑、蒲江等区(市)县依托农家书屋,开展

10、农民读书征文、百姓故事会、暑期义务辅导班、专题讲座和图书交流等活动,有效提高了书屋和图书利用率。 (五)全民阅读活动有所进展。组织举办以“健康阅读健康生活”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活动,通过播放动画短片、发放明信片等方式,推动形成全民阅读氛围。组织举办成都第二届“百姓大书市”活动,展销各类图书近万种,接待市民 40 万人次,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低价优质图书,有效助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继续做好书香成都的采编工作,全年编印周刊 46 期、6.9 万份。青羊、大邑、蒲江等区(市)县积极与“3+2”读书荟、毓秀苑等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定期开展名人讲座、好书推荐、读书交流等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参与度

11、。 (六)文化精品制作力度加大。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全年共投入资金 100 多万元,重点加强对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音像、图书作品等精品创作的扶持,共有 7 部作品获市“五个一工程奖” 。青羊*等区(市)县狠抓电视节目质量,自主创办节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制作精良,可视性强。 四、着力构建联动协作机制, “扫黄打非”工作保持高压态势 (一)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净网” 、 “清源”和“秋风”专项行动,大力实施重点区域净化工程、重要环节联防工程以及“珠峰工程” ,突出抓好封堵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清理淫秽色情出版物和打击侵权盗版等重点任务,有效推进了“扫黄打非

12、”工作。全年共组织 7 次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 3 万人次,查缴非法出版物 78 万余件,清理取缔非法印刷企业 8 家、游商地摊*个;鉴定备案非法出版物 4700 件;删除屏蔽网络有害信息 2 万余条,关闭涉嫌发布色情内容论坛 130 余个,查处本地网站 2000 余家。武侯区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监管,加强电子市场专项整治,先后查处 9 家违规经营出版物单位,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 12.6 万册,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出版物市场秩序。温江区把“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覆盖延伸,建立了出版物市场协管机制,在全区 10 个镇街聘请了 61 名“扫黄打非”工作协管员并签订市场协管委托书 。 (二)案件查办力度不

13、断加大。进一步建立完善案件协查、案件挂牌督办、办案经费补贴、举报奖励等机制,切实加大了“扫黄打非”案件查办力度。金牛区大力查处非法音像制品地下交易活动,先后查办了“4.16” 、 “4.30”、 “5.15”、 “9.10”等多起大要案件,从源头上遏制了侵权盗版行为。全市全年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 40 起,办理全国和省上交办案件线索 21 起,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其中,成功查办的“6.09”案受到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充分肯定,成功查办的“4.17”案在全国“扫黄打非珠峰工程”会上作交流发言。我市荣获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五、巩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版权保护管理水

14、平持续提升 (一)版权宣传引导力度加大。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6.1”著作权法颁布实施纪念日,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现场投诉、举办企业版权知识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以“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版权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版权意识和版权认知度。围绕培育版权文化、优化创新环境,策划制作并组织播放了“音乐与版权”电视专题片和“创造力与孩子”版权公益宣传片。推进“版权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企业版权保护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二)版权执法水平有所提高。坚持以抓源头、清市场、打网络为主线,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和网络侵权盗版

15、专项治理“剑网行动” ,对 10 余个网络平台实施动态监管,清理下线各类授权不明晰或未授权作品 200 余件。深入推动版权保护服务糖酒会、财富论坛和西博会等重要展会,积极做好展会期间展场设计、产品包装等版权侵权纠纷的调处工作。强化维权保护,指导版权纠纷调解中心调解软件、图书、美术图案等版权侵权纠纷 70 余起,妥善处理电信音像作品版权侵权纠纷。 (三)版权公共服务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版权事务中心建设和版权工作站的指导,全年登记版权作品 4800 余件,发放版权资助经费 185 万元、资助作品 2600 余件。组建成立全市版权协会,组织举办企业版权沙龙活动,健全完善了版权专家信息库,版权指导工作

16、不断加强。金牛、武侯、高新等在加强园区版权服务、严查侵权盗版、强化版权宣传培训等方面成效明显,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版权保护和服务环境。 六、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牵头完成了市广播电视台与成都传媒集团的分开运行;深入推进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完成注销原电影公司税务、工商登记和完善新公司注册资本等后续工作。积极推进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后续工作,完成 3 家出版单位资产评估备案和产权登记。切实加强对市印刷物资公司的监管,大力推动新食品 、建材与装饰杂志社公司改制遗留问题解决。此外, “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完成了正式挂牌,资助传媒集团开展了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课题调研工作。 七、不断夯实广新系统组织保障,班子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认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局机关干部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