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93509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详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2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人之得以其姓名与于中正之品藻者鲜也,非名誉弗闻也,非华族弗与延誉也。故晋、宋(南朝的刘宋)以后,虽有英才勤劳于国,而非华族之有名誉者,谓之寒人,不得与于荐绅之选。”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A将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 B实现了“公天爵于天下,而奖斯人以同善之道”C是两汉察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D在民间普及了孝的观念,保障了社会的稳定25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26“二千年以来无议

2、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儒家思想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作者反对盲从孔子A B C D27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

3、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28“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A迫切的救亡心情 B科学的强国主张C理性的皇权意识 D盲目的媚外心理29历史研究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分析 方法。分析下列各个选项,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 料 结 论顺德县志载:1853 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 18万

4、,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 120 万,20 年余间增长近 6 倍。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ABCD30“抵羊”洋布 是如何完胜土布的一文中指出:“最初的时候,国人很痛恨穿洋装的洋人,像上海很多戏园子就在门口贴出了“洋装(票费)加倍”的字样。后来穿洋装的增多,包括一些本国留学生,于是戏园子就改成了“洋人加倍”,再后来穿洋装的更

5、多,所以只能取消了限制。”这一过程从本质上看,能说明( )A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和局限性 B文明的差异性及其碰撞、交融C国人对新生事物的完全排斥心理 D民族经济振兴得益于国人支持311979 年 9 月中共中央决定指出 :“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反映了A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C对“包产到户”的认识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321876 年 12 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

6、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A总理与皇帝共同执掌行政权利 B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 C共和派在两院占据压倒性优势 D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十分的激烈33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 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 D

7、中国、日本 次生型34霍布斯鲍姆把 19141991 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 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A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B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C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 D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35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 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 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8、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C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40(25 分)历史不断发展,研究角度也随之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直到 1500 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1500 年前后,欧洲人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材料二 到 19 世纪,他们(欧洲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

9、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材料三 在亚洲各国人民采纳和应用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刻,它绝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又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以上材料均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看待人类历史的。(2 分)依据这一研究角度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4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的西欧变成“全球典范”的原因。(6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和现代中国“应用西方科学技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结果(4 分),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

10、原因。(6 分)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3 分)4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1840 年前 1894 年商品值 其中国内销售 商品值 其中国内销售茶叶 2184.01 1414.06 4784.64 1467.01棉花 1146.79 1146.79 2437.26 1701.13粮食 15533.30 15533.30 37250.00 37054.20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提取两项近代以来有关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请考生在第 45、46、47、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1、。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显德元年)己未,(世宗命令赵匡胤)一概简阅,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戊戌,诏宰臣李榖监筑河堤。役丁夫六万,三十日而罢。(显德二年)正月乙未颁诏应逃户庄田, 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是岁,诸道供到帐籍,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编入)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诏禁天下铜器,始设立监铸钱。除朝廷法物、军器、官物及镜,并寺观内钟磬、钹、相轮、火珠、铃 铎外, 其馀铜器,一切禁断。(显德五年)乙丑,楚州防御使张顺赐死,坐(定罪)在任隐落榷税钱五十万、官丝绵二千两也。

12、(显德六年)二月庚辰,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又疏导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 摘自薛居正旧五代史(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周世宗改革的措施。(6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世宗改革的历史影响。(9 分)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一: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指康有为引者注)为首,(知之者虽或多,而倡之者殆首先生)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且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况以君权积久如许之势力,苟得贤君相,因而用之,风行雷厉,以治百事,必有事半而功倍者。故先生之议,谓当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若夫民主制度

13、,其期期以为不可。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 摘自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今者 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民权“ 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他认为只有选举权是不够的,他认为,人民有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这四个权,才算充分的民权,才算彻底的直接民权,“乃能任用官吏,役使官吏,驾驱官吏,防范官吏,然后始得称为一国之主而无愧色也”。摘自李永伦论孙中山的民权观(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有为的民权观。(6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1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与孙中山民权思想的不同在政治道路和目标上的体现。(9 分)47【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最出风头的还是美国公司,刚开战时,欧洲国家都认为打不了太久,他们在军需生产方面可以自给自足。开打后第一年确实是这样,但当一切迹象表明这可能会是一场持久战的时候,他们开始迫切地寻找新的供应源头美国。从 1914 年 8 月到 1918 年 2 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 150 亿美元的物资。在战争期间,杜邦家族的杜邦化学公司,卡耐基家族的美国钢铁公司,以及伯利恒钢铁公司、阿纳康达铜业、美国熔炼与精炼公司、雷明顿军火公司、温彻斯特武器

15、公司、柯尔特自动武器公司、阿特拉斯火药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制造商都赚取了巨额利润。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 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战争期间从 20 美元暴涨到 1000美元。到签订 1918 年停战协定的时候,美国诞生了 21000 名百万富翁,花旗银行总裁弗兰克范德利普评价说:“作为战争的一个衍生物,上百万个新富阶层诞生了。”但是美国作家赫尔穆特恩格尔布莱希特和弗兰克汉纳根发明的另一个称呼对这些人来说更为贴切:他们是“贩卖死亡的商人”(MerchantsofDeath)。摘自人民网他们贩卖死亡:那些一战中风光的大企业(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最出风头的还是美国公司”?(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