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人口变迁与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人口变迁与相关因素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唐人口变迁与相关因素分析咸阳师范学院历史 1601 孙学敏1609044130摘要:人口是围绕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对今日之人口大国中国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从而知古鉴今。在中国的历史朝代序列之中,隋唐时期是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强盛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国家。因此,对隋唐时期的人口变迁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隋唐 人口 因素 关系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战争、文化、环境等因素相互影响,尤其人口变迁的曲线与社会的动乱或安定有着密切关系,而恰恰隋唐正是在经历了西晋末期少数民族南迁入侵混乱之后建立的统一安定社会。依此,首先对隋唐时期的人
2、口变迁趋势进行汇总,而后将其与同时期事件相联系以分析其关系与影响因素。1.隋唐时期的人口变迁趋势注:时间为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公元 907年)时间节点 口数 户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后)710 万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870 万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890 7546 4601 9956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200 余万 1500 余万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304 1871 1235 1681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380 0000 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615 6141 3714 0000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 706
3、 9565 4141 971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786 1236 4543 1265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841 2871 4814 3609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52 5763 4890 9800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61 9254 5288 0488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 4790 5291 9390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801 8710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193 3134 1699 0386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 3125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385 5076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237 5400 15
4、76 0000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499 6752 唐武宗会昌五年(844年)495 5151 从依据历史文献总结出的上表可以看出,隋唐时期人口变化在隋统一中国后经历开皇之治逐渐上升,后因隋炀帝消耗及历隋末农民起义战争人口减少明显,唐初稳定的环境使人口逐步恢复,历经贞观之治、武周之治至天宝为最盛,后因安史之乱人口锐减,平定安史之乱后元和中兴与会昌中兴使人口有所恢复,但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至唐王朝灭亡人口难以恢复,在增减之间徘徊。2.对隋唐时期人口变迁趋势与史实的匹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年)灭陈之前,根据隋书卷四十二:“且今时吏部,总选人物,天下不过数百县,于六七百万户内
5、“得人口约六七百万户,后隋文帝灭陈得人口天下总计为 710 万。隋文帝统一中国后躬行俭朴(22 ),推行均田法,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等。由于以上一系列开明政策,在隋文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人口增加。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登记人口减少,地方势力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力量。隋文帝开皇初年户口仅 380 万,因此隋文帝五年实行“大索貌阅”,整顿户籍,至隋炀帝大业五年(609 年)人口 890 7546 户,4601 9956 口,为隋之最盛。后因隋炀帝征伐不断,赋役繁重导致天下农民起义战争爆发,人口锐减。至唐初统一后重新统计人口武德年间仅有二百余万户。唐太宗贞观之
6、治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使社会安定,人口逐渐恢复,至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 年)统计人口得 304 1871 户,1235 1681 口。而后经历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武周之治,至武则天神龙元年(705 年)人口较贞观十三年翻了近一倍多,达 615 6141 户,3714 0000 口 。之后随着唐玄宗李隆基对内改革弊制、整顿吏治、崇俭抑佛、抑制土地兼并,对外开疆拓土,大唐进入了开放多元的全盛时期开元盛世,人口也爆发式增长,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得人口 841 2871 户,4814 3609 口。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唐指人口最盛之时。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
7、十四年(755年),通典食货七有记载:”十四载,管户总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百九,管口总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九千三百九,此国家之极盛也。“唐之人口极盛止于891 4790 户, 5291 9390 口。唐中叶安史之乱爆发后盛世由盛转衰,人口凋敝,至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战乱初平,人口仅余 293 3125 户 。其后虽有元和中兴与会昌中兴为唐王朝后期注意强心剂,人口略有恢复,唐武宗会昌五年(844 年)有495 5151 户( 21)。然终不能改变朝堂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国家乱象已在。农民起义成为唐王朝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上不难得出,中国历史人口的变迁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息息相关。3.影响因素分
8、析(1). 战争与和平(社会安定)对隋唐历史时期人口变迁与史实相结合,几次人口谷值与峰值都与战争或治世/ 盛世息息相关。首先来看几次谷值,隋末农民起义使人口由最盛的 890 7546 户减至唐初的二百余万户,尽管通典 食货中对人口漏避有所提及(22),但战争仍是主要原因。另一场重大战乱是发生于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盛唐人口经此一乱损失了约 598 1665 户人口(口数缺少数据)。除去流民、隐居等近六百万人口因之凋敝,战乱之祸甚巨。相反,另外几次人口增长与峰值俱是建立在社会安定的治世或盛世之上。其一是隋文帝开皇之治,统一的国家,开明的统治俱是人口增长的有利条件,历经开皇之治方有隋人口最盛的八百
9、九十余万户,四千六百多万口。及至唐贞观治世,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自我克制,以农为本,厉行节俭,休养生息,平定外患,终使社会安定,形成贞观之治。此时人口也逐渐从隋末恢复,太宗贞观十三年(639 年)统计人口得三百余万户,1235 万口。而武则天的武周之治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人口进一步增长,为盛世开元奠定基础。最终唐朝在唐玄宗中前期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通典食货七有载: “(天宝)十四载,管户总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百九,管口总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九千三百九,此国家之极盛也。”从以上总结得出人口增减峰值谷值与社会安定与否关系密切,因此战争与和平(社会安定)当是其直接
10、因素。(2). 政治、经济、文化从上文可得战争与和平(社会安定)直接影响关系人口变迁,而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则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只有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多元包容三者相辅相成,人口变迁才能实现稳定增长与富足。将隋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态与人口相结合,可以总结出:凡人口增长或极盛之时兼有政治开明、吏治清明、经济繁荣发展、文化多元包容生机勃勃之势。反之,人口凋敝之时必有政治腐败、经济破坏等问题。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监察考察制度,实行均田,制轻摇服役,以“大索貌阅”清查户口,以“输籍定样”增加收入,对外稳定和平,终成开皇之治的近九百余万户。而隋之衰亡也因隋炀帝的好大喜功、
11、贪图享乐,暴政重赋。中国人以唐人自豪,那是因为唐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多元包容。而这些都是因为唐王朝数代君主统治下的累积所致,从贞观之治到武周之治,再到开元盛世,制度的保证,君臣的和睦,经济持续发展,文化开放包容,安定的内外环境,终成大唐盛世,也造就这个近亿人口的大国。令人悲哀的是,唐王朝也与土地兼并,府兵制等等一系列制度与政治的衰败而衰败。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当以此鉴今。4.总论隋唐时期人口变迁随战乱与和平相变化,而战乱与和平则决定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深层方面。对于今日之中国,隋唐人口变迁背后的深层因素当引起我辈深思,今日之中国拥有近 15 亿人口,如何处理好
12、人口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隋唐时期可为镜。引用:1.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年:189-201。2.户数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上以天下进户既多。谓长孙无忌曰。比来国家无事。户口稍多。三二十年。足堪殷实。因问隋有几户。今见在几户。履行又奏。隋开皇中。有八百七十万。3.隋书 卷二十九 :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4.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显庆二年十月,高宗问中书令杜正伦隋有几户,正伦奏:“大业初有八百馀万户,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5.路遇,腾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经九路胜利大街 39 号:山东
13、人民出版社,1999 年 10 月: 302 页,352 页,356 页,371 页。6.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统计而来。7.唐会要 卷八十四 :永徽三年七月。户部尚书高履行奏。计户三百八十万。8.旧唐书 卷八十八 :是岁,再迁户部尚书,奏计帐,所管户时有六百一十五万六千一百四十一。9.旧唐书 本纪第八 :五月癸卯,户部进计帐,今年管户七百六万九千五百六十五,管口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二。10.旧唐书本纪第八 :其年户部计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11.旧唐书卷三十八 :开元二十八年,户部计帐,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有三。羁縻州郡,不在
14、此数。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应受田一千四百四十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顷一十三亩。12.旧唐书本纪第九 :其年,天下郡府三百六十二,县一千五百二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部进计帐,今年管户八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三,口四千八百九十万九千八百。13.旧唐书本纪第九 :其载,户部计今年见管州县户口:管郡总三百二十一,县一千五百三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三百八十八万六千五百四不课,五百三十万一千四十四课;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四千五百二十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不课,七百六十六万二千八百课。14.通典食货七 :十四载,管户总八百九十
15、一万四千七百九,管口总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九千三百九,此国家之极盛也。15.唐会要卷八十四 :至德元年。计户八百一万八千七百一十。16.通典食货七 :肃宗乾元三年,见到帐百六十九州,应管户总百九十三万三千一百三十四。不课户总百一十七万四千五百九十二,课户七十五万八千五百八十二。管口总千六百九十九万三百八十六,不课口千四百六十一万九千五百八十七,课口二百三十七万七百九十九。17.唐会要卷八十四 :广德二年。计户二百九十三万三千一百二十五。18.唐会要卷八十四 :建中元年十二月。定天下两税户。凡三百八十五万五千七十六。19.旧唐书本纪第十六 :是岁,计户帐,户总二百三十七万五千四百,口总一千五百七十六万。20.唐会要卷八十四 :开成四年。计户部管四百九十九万六千七百五十二。21.新唐书卷五十二 :会昌末,户增至四百九十五万五千一百五十一。22.通典食货七 :我国家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凡百三十八年,可以比崇汉室,而人户才比於隋氏,盖有司不以经国驭远为意,法令不行,所在隐漏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