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93262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前 言地质灾害是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且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兰州市红古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明显增多,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保护地质环境,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兰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功能完善和富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一水、两山、三绿廊的城市风貌

2、,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营造良好的人居生存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兰州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目标,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安全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兰州市红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 兰州市红古区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为依据,编制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基准年 2005 年,期限为 20062030 年,近期为 20062010 年,中期为20112020 年,远期为 202

3、12030 年。第一章 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防治工作进展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兰州市红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隶属甘肃省兰州市辖区,地处兰州市的西部,东与西固区相连,北与永登县接壤,南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肃省永靖县隔水相望。地理座标:东径 1024510322,北纬 36073628。东西长 53.7Km,南北宽 24Km,总面积 535.14 平方公里。红古区现辖 3 镇 1 乡 2 个街道,33 个行政村、社,169 个自然村。截止 2003 年底,全区总人口为 13.59 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满、藏、土、壮、朝鲜等 17 个。红古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海石湾镇,

4、位于区境内中部偏西,至甘肃省城兰州市区 108Km,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2、地形地貌红古区地处湟水河下游河谷,部分地区位于大通河的下游。地形轮廓呈狭长的“山”字型,北面依山,西南临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 2462 米1580 米。境内属黄土高原沟壑低山丘陵区及河谷川地区。占71.61%的低山丘陵区山峦起伏,梁峁重叠,沟壑纵横,岩土松散,地形复杂。红古区是我省滑坡、灾害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3、气象、水文红古区属陇中北部冷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7.8。据气象资料统计,全年降水量在 290mm 至 360mm 之间

5、,平均降水量为 349.2mm,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增加。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一般集中在每年的 79 月份,占全年的 64%。降水的主要特点是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红古区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的一级支流湟水河及其支流大通河,流经区境的西部和南部,水量充沛,水质好,是红古区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北部广大的黄土山梁台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为小的季节性河沟,水量小,水质差,无法利用。4、土壤、植被(1)土壤红古区土壤有灰钙土、黄锦土、灌耕土、潮土四大类。灰钙土:是红古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主要分布在区内北部 1800m 以上的黄土丘陵山区,占全区土壤面积的 85.67

6、%。黄绵土:主要分布在湟水北岸的川台地上,占全区土壤面积的 1.75%。灌耕土:主要分布在湟水河沿岸,占全区总土壤面积的 12.5%,这种土壤灌溉方便,旱涝保收,是红古区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区。潮土:分布在窑街地区红山村河流边沿,占全区土壤面积的 0.02%。(2)植被红古区地处陇西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红古区天然植被以干草原为主,覆盖率为 10%20%,由于地形、海拔高度的不同、气候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各地植被亦有明显的差异,在海拔比较高的享堂峡和董家岭一带的山地阴坡,植被覆盖率可达 30%以上。常见的优势种有无芒隐子草、蓍状种亚菊、阿尔泰狗哇花、驴驴蒿,与其伴生的有茵陈蒿、蓖叶蒿、红叶黄

7、芪、骆驼蓬、冰草、芨芨草、黑蒿等。人工植被包括人工林、果园、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主要分布在湟水河和大通河沿岸的、级阶地上,引水灌溉,、级阶地也有分布。二、地质环境条件1、地层岩性红古区出露的地层分属前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老的岩层主要出露在峡谷之中或山脚地带。(1)震旦系湟源群(Z1d2):震旦系地层是红古区出露最古老的地层,主要分布在大通河下游享堂峡谷一带。岩性为一套受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各种混合岩、榴石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2)三叠系南营儿群(T3nn):南营儿群出露极为零星,主要分布在窑街,剖面不连续,无明显标志层,炭洞沟剖面已知厚度 37

8、6m,岩性主要为暗绿色、黄绿色、紫红色砂岩、页岩和砾岩,中部夹有煤线。与上覆地层中下侏罗统呈假整合接触,与下伏加里东期辉石橄榄岩为不整合。(3)侏罗系窑街群(J1-2yj):分布在窑街及大通河口享堂峡一带。下部为灰白色、黑灰色、黑色厚层砾岩、中粗砂砾岩、炭质泥岩夹粉砂岩,中部有厚 9.3m 的煤层。底部为黄褐,灰白色与紫褐色中粗砂岩互层,厚 67m,是窑街、海石湾煤矿主要含煤层。上部为灰黑、褐、褐黄色、灰色页岩、泥岩互层夹黑褐色油页岩、泥灰岩条带、菱铁矿透镜体。厚 132m。(4)白垩系白垩系地层是红古区分布最广泛的岩层之一,主要分布在湟水下游及大通河两岸,一般厚 70m 以上,最厚可达 26

9、00 多米。河口群下段(K1hk2a):综红色粘土岩夹少量薄层细砂岩层及大量蓝灰色、米黄色页岩,粉砂岩条带厚 70989m。 河口群中段(K1hk2b):。深灰色、浅褐色薄层细砂岩、砂砾岩夹粘土岩,底部有厚约 5m 的蓝灰色细砂岩及页岩,可做为分层标志,厚 120753m。河口群上段(K1hk2c):棕红色厚层块状粘土岩,偶夹薄层细砂岩,厚126668m。 (5)第三系下第三系(E):在窑街有零星分布,分上、下两部。上部的紫红棕红色粗砂岩、砂砾岩夹粉砂岩,呈中厚层状,胶结坚硬,下部为砖红色巨厚砾岩,砾石成分复杂,主要有花岗岩、绿泥片岩、石英岩等组成,磨圆度不好,分选性不佳,砾径一般在 15cm

10、,最大者可达 3040cm,胶结物为砂泥质,厚 6482005m。上第三系西宁组(N1x1) ,在大通河两岸有零星分布,上部为紫红棕红色的泥岩、砂泥岩夹灰白色粉砂岩,砂砾岩夹粉砂岩,呈中厚层状,胶结坚硬,下部为砖红色巨厚层砾岩。含砾砂岩夹灰绿色粉砂岩,充填物为砂土质,厚 1121564m。(6)第四系 更新统(Q3):是红古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层,广泛分布在湟水左岸级以上阶地和山梁之上。冲积物(Q3al):主要分布于级以上阶地上,沿湟水河与大通河两岸,盆地各支沟两侧,均有出露,上部为黄土状粉质粘土层,下部为砾石层,不正覆于第三系之上,往往构成基座式阶地。砾石层为灰白色,灰绿色,具水平层理,成分复

11、杂,主要有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为泥砂质充填,砾石磨园度好,砾径多在 115cm,大者可达 50cm,一般可见厚度 35m。黄土状粉质粘土具清晰的水平层理,固结好,较坚硬,富含碳酸钙。黄土(Q32eol)呈浅黄色,质地均匀,固结松散,不具层理,具大孔隙构造,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地方可见显著古土壤数层,以及微薄层理的结构,富含碳酸钙,厚40180m,最厚可达 200m。 全新统(Q4):是构成河谷中、级阶地和现代河漫滩的河流冲积物及沟谷中的冲、洪积层。此外,在级阶地以上有全新统风成黄土。冲积物(Q4al):阶地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砾石层,胶结松散,磨园度好,砾径多在 510cm,大者可达 50c

12、m 以上,碎石成分随地而异,具明显的层理,厚约0.52m 左右。上部为黄土层、亚砂土层,常呈红褐色、褐黄色或黄褐色,具显著层理,厚度不大,一般为 04m。一般在级阶地,上部是以亚砂土为主,而在级阶地,上部则是以黄土状土为主。(7)侵入岩加里东期侵入岩(3):分布于大通河享堂峡一带,岩体呈胶状、透镜状,为深绿色、墨绿色及绿黑色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元古代侵入岩(O22):石英闪长岩,灰白色。主体在青海省境内,在红古区内享堂峡分布面积约 1Km2,呈块状,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呈似斑状、片麻状构造,主要由灰白色斜长石组成2、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震(1)地质构造在区域构造上,地处祁吕贺山字型构造的两翼

13、与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和陇西旋卷构造的交汇地带。次级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 褶皱石板沟王家圈背斜带位于西固、永登、红古交界的红古河口西固城一带,其中倒水沟不对称背斜,三条沟短轴背斜在红古区境内,两背斜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至早第三纪初期,背斜均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组成,轴向西西北或西北,两翼倾角变化在1570,由于小断裂发育,使各背斜支离破碎。红古城河口向斜带位于红古城至河口一带,由倒水沟及河口两个向斜组成,向斜均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组成,长 50Km,宽 24Km,崭向近东西,东部逐渐转为西北东南,两翼平缓而开阔,倾角一般为 30左右。下川口上滩背斜带西起民和下川口,沿湟水两岸,向东经花庄至平安的上滩,

14、背斜核部及两翼均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组成,轴向近东西,长 24Km,宽约 4Km,两翼基本对称,倾角均小于 20。窑街矿区的构造带侏罗经末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窑街一带的地层发生了褶皱,形成了机修厂向斜,羊肠背斜,塌山向斜,程家窑背斜,马家岭向斜,喇嘛沟背斜以及和这些褶皱轴近于一致的一系列断层。这些构造运动使侏罗纪的煤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石湾虎头崖背斜带白垩纪末的地壳运动,使海石湾至虎头崖的白垩系河口群地层挤压褶皱,形成一些短轴背斜和窟隆构造,为这一地区石油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断裂主要为斜切褶皱轴的燕山期的正断层,大体可归纳为三个组。北北东组:最发育。以正性断裂为主,个别具平推现象。断距一

15、般较大(约0.32Km) ,普通具有 110m 宽的角砾带。北北西组:以延伸较远的正断层为主,断距较前组为小,错断现象亦较明显。北东东组:规模不大,以下断层为主,局部地方切过上两组断层。(2)新构造运动受庄浪河断裂和马卸山山前断裂带的控制,区内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以差异性断块运动为主,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中更新世未期以来,在强裂的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壳的不断上升,大通河、湟水河不断侵蚀下切,逐渐形成了河流两岸多级阶地,5 级阶地切割深度可达 150m 左右。在下更新统和白垩系地层间还产生了断层,这都反映了新构造运动至今仍在活动。(3)地震根据甘肃省地震区带划分,红古区处于青藏高

16、原东北部地震区的天水兰州河西走廊地震带,地震烈度为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早在东汉顺帝永和三年春二月乙亥(138 年 3 月 1 日) ,就有地震引起滑坡的记载:“京师及金城、陇西地震,二郡山岸崩、地陷” 。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兰州市附近及秦王川共发生 35 次地震,其中 15 次是具有破坏性的,强度大多在 5 级以上。如 1125 年西固 7 级地震,据史料记载“兰州六城城坏,仓库皆没,陷数百家” ,同时发生大规模滑坡和地裂缝。另外,邻区强烈地震每次都波及到勘察区,造成勘察区大量滑坡、崩塌的发生。民国 9 年(1920 年)12 月 16 日下午 7时,海原、固原大地震,震中裂度十二度,这是波及红古区最严重的一次地震。3、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根据甘肃省工程地质区划,工作区属雾宿山、鸟鼠山中山山地及陇西黄土丘陵较不稳定工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