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93231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二 王何必曰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王何必曰利释文题“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面对梁惠王对“利”的热切期待和渴望,孟子旗帜鲜明而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这句反问是对梁惠王追逐利益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孟子对“利”的极端唾弃,反问过后的一句“亦有仁义而已矣” ,表明孟子对“仁义”的极力推崇和执著追求。 “重义轻利”的思想是“王何必曰利”的真正内涵。本课共选取了三篇短文。第一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是孟子劝说梁惠王要“后利而先义” ;第二篇选自孟子告子下 ,讲的是宋国学者宋 到楚国去调解楚国和秦国的纷争,途遇孟子,孟子向他阐述“利”与“义”的关系;第三篇选自孟子尽心上 ,阐述“利”与“义”的区别。明

2、主旨本课所选三则文章,均是孟子阐述自己对“利”的看法的。孟子对“利”是极端厌恶的,他将因逐利而产生的危害阐述得具体而深刻。在利与义上,孟子极力主张“先义而后利” ,“重义轻利” ,孟子的这种把仁义张扬在私利之上的价值观,背后虽然摆脱不了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但可以启发我们审查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以及人生追求的社会弊害,有很深的现实意义。1词语理解(1)通假字愿闻其指 通“_” ,_ 答案旨意旨、意向2(2)一词多义接Error!去Error!答案交接、交往/接触/连接,连续/承接/接待抛弃,丢弃/离开/距离(3)古今异义以罢三军之师古义:_今义:老师。何以利吾家古义:_今义:家庭。然而不亡者古义:

3、_今义:转折连词。答案军队。卿大夫的采地食邑。这样而。(4)虚词归纳其Error!之Error!而Error!答案代词,他们的/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那/代词,指代“古之人” ,他们/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动词,到/代词,他/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示宾语前置连词,表修饰,不译/表示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表示承接,然后/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32词类活用(1)不远千里而来:_(2)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3)亦将有以利吾国乎:_(4)苟为后义而先利:_(5)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_(6)孳孳为善者:_答案(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4、为远(2)使动用法,使停止(3)使动用法,使得到利益(4)意动用法,以为后(5)名词作动词,侍奉(6)形容词作名词,善事3特殊句式(1)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2)先生之志则大矣。(3)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4)何以利吾国?(5)说之将何如?(6)孟子遇于石丘。答:_答案(1)(3)判断句,(4)(5)宾语前置句,(6)介宾短语后置句。4语句翻译(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译文:_(2)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译文:_4(3)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译文:_(4)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_答案(1)没有一个有仁心

5、却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2)(如果)楚王不高兴,我将去拜见见秦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楚王、秦王两人当中,我将有投合的。(3)做臣下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国君。(4)怀着仁义之心来相互交往,这样却不能够成王业的,不曾有过。文本名句1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3欲知舜与 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文外名句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1.孟 子 见 梁 惠 王 。 王 曰 : “叟

6、, 不 远 千 里 而孟 子 拜 见 梁 惠 王 。 梁 惠 王 说 : “老 人 家 , 你 不 远 千 里 来 到 这5来 , 亦 将 有 以 利 吾 国 乎 ? ”里 , 将 会 有 使 我 国 得 到 利 益 的 手 段 吗 ? ”孟 子 对 曰 : “王 何 必 曰 利 ? 亦 有 仁 义孟 子 回 答 说 : “大 王 为 什 么 开 口 就 谈 利 益 呢 ? 只 要 讲 仁 义而 已 矣 。 王 曰 : 何 以 利 吾 国 ? 大 夫就 行 了 。 假 如 国 君 说 : 用 什 么 办 法 使 我 的 国 家 获 利 呢 ? 大 夫曰 : 何 以 利 吾 家 ? 士 庶 人

7、曰 : 何说 : 用 什 么 办 法 使 我 的 采 地 食 邑 获 利 呢 ? 士 人 和 百 姓 说 : 用以 利 吾 身 ? 上 下 交 征 利 ,什 么 办 法 使 我 自 己 获 利 呢 ? 上 层 下 层 互 相 从 对 方 那 里 谋 取 财 利 ,而 国 危 矣 ! 万 乘 之 国 , 弑 其 君 者 ,那 么 国 家 就 危 险 了 ! 拥 有 一 万 辆 兵 车 的 国 家 , 杀 害 国 君 的 人 ,必 千 乘 之 家 ; 千 乘 之 国 , 弑一 定 是 拥 有 一 千 辆 兵 车 的 卿 大 夫 ; 拥 有 一 千 辆 兵 车 的 国 家 , 杀其 君 者 , 必

8、百 乘 之 家 。 万害 国 君 的 人 , 一 定 是 拥 有 一 百 辆 兵 车 的 卿 大 夫 。 国 家 有 一 万取 千 焉 , 千 取 百而 大 臣 拥 有 其 中 的 一 千 , 或 者 国 家 有 一 千 而 大 臣 拥 有 其 中 的 一焉 , 不 为 不 多 矣 。 苟 为 后 义 而 先 利 , 不百 , 这 不 能 说 不 多 了 。 但 如 果 以 义 为 后 、 以 利 为 先 , 那 么 大 臣 不 杀夺 不 餍 。 未 有 仁掉 国 君 而 全 部 夺 取 他 的 财 利 , 就 不 会 感 到 满 足 。 没 有 一 个 有 仁而 遗 其 亲 者 也 , 未

9、有 义 而 后 其 君心 却 遗 弃 父 母 的 人 , 没 有 一 个 讲 道 义 却 把 君 王 摆 在 次 要 位 置 上(孟子梁惠王上)者 也 。 王 亦 曰 仁 义 而 已 矣 , 何 必 曰 利 ? ”的 人 。 大 王 您 只 要 讲 仁 义 就 行 了 , 为 什 么 一 开 口 定 要 谈 利 呢 ? ”2. 宋 将 之 楚 , 孟 子 遇 于 石 丘 , 曰 : “先 生 将宋 将 要 到 楚 国 去 , 孟 子 在 石 丘 遇 到 他 , 说 : “先 生 将 要 到何 之 ? ”哪 里 去 ? ”曰 : “吾 闻 秦 、 楚 构 兵 , 我 将 见 楚 王 说宋 说 :

10、 “我 听 说 秦 国 、 楚 国 交 战 , 我 将 拜 见 楚 王 劝 说 他而 罢 之 。 楚 王 不 悦 , 我 将 见 秦 王 说 而使 他 停 止 战 争 。 如 果 楚 王 不 高 兴 , 我 将 去 拜 见 秦 王 , 劝 说 他罢 之 。 二 王 我 将 有 所 遇 焉 。 ”使 他 停 止 战 争 。 楚 王 、 秦 王 两 人 当 中 , 我 将 有 投 合 的 。 ”曰 : “轲 也 请 无 问 其 详 , 愿 闻孟 子 说 : “我 孟 轲 不 敢 问 详 细 的 情 况 , 希 望 听 听 您 做 这 件其 指 。 说 之 将 何 如 ? ”事 的 大 致 意 向

11、。 您 将 怎 么 去 劝 说 他 ? ”6曰 : “我 将 言 其 不 利 也 。 ”宋 说 : “我 将 对 他 说 两 国 战 争 的 不 利 。 ”曰 : “先 生 之 志 则 大 矣 , 先 生 之 号孟 子 说 : “先 生 的 志 向 是 大 的 , 但 是 先 生 打 着 利 这 一 名 号则 不 可 。 先 生 以 利 说 秦 、 楚 之 王 , 秦 、 楚 之 王 悦 于 利 ,却 不 行 。 先 生 用 利 来 劝 说 秦 王 和 楚 王 , 秦 王 和 楚 王 就 会 喜 欢 利 ,以 罢 三 军 之 师 , 是 三 军 之 士 乐 罢 而 悦 于 利 也 。 为 人而 停 止 战 争 , 这 样 , 军 队 的 士 兵 也 会 乐 于 休 兵 而 喜 欢 利 。 做 臣臣 者 怀 利 以 事 其 君 , 为 人 子 者 怀 利下 的 存 有 追 逐 私 利 的 念 头 来 侍 奉 国 君 , 做 儿 子 的 存 有 追 逐 私 利以 事 其 父 , 为 人 弟 者 怀 利 以 事 其 兄 ,的 念 头 来 侍 奉 父 亲 , 做 弟 弟 的 存 有 追 逐 私 利 的 念 头 来 侍 奉 兄 长 ,是 君 臣 、 父 子 、 兄 弟 终 去 仁 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