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927905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总结鲅鱼圈区盐场小学薛翠竹2017 年 7 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用,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使科学课教学倍增活力。它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保护,使他们获得必要的自然科学常识,而且在发展学生科学志趣和能力,开拓学生进取精神,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性,培养对科学的情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本学期我认真备课,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时效性,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使科学课堂充满活力,我认为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心得和成绩: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

2、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向导,所以,任何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利用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科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体现。学生参与的前提是学生的注意指向的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形成参与的欲望,思维才得以活跃起来。激活是指启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激活学生参与研究呢?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信息技术使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直观而形象。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直观记忆力远远胜过抽象记忆力。实验证明:单凭听觉获取知

3、识,只能记忆百分之十五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只能记忆百分之二十五的内容;但如果同时调动视觉与听觉就能记忆百分之六十五的内容。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科学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的探求知识。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电教煤体,为学生创设犹如身临其景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超越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形象,拓宽学生视野自然科学中许多内容十分抽象,仅凭教师解说学生是很难领会,即使学生能够明白,也会感到索然寡味,他们是不会满足于教师的凭空讲析的。大家都知道科学课中最受条件限制的

4、就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它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更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季节,适合的天气等条件。因而,在讲授这些课时,应用信息技术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实现时空的跨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比如养蚕受条件限制,城里甚至现在的乡下,孩子们没法亲历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只能是通过录像这种形式,让学生来了解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了。根据应用信息技术能超越时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常常通过向学生展示该课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来拓宽学生视野。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探究科学精神信息技术在模拟复杂自然现象的渐变,高新技术的显示上都有它显著的效果。当学生看到自然现象的神奇,人类科学的奥妙时,就会萌发强烈的科学兴

5、趣,形成不倦的探究科学的精神。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多角度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科学课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放头脑,敢想、敢说、敢做。教师可以借助 qq、email 等网络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交互学习,实现师生、学生相互之间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 并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这也使课堂信息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转换。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选择适合授课内容的视听材料并适当剪接,灵活运用。如讲授养蚕一课,课前教师搜集大量有关养蚕的资料建成一个小型网站-蚕的一生,供学生查阅,并在网站上设立以聊天室、bbs 论坛,提供即时性交互学习界面。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科普如中国科普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