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91092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 2011063133课 程 论 文课程名称 土地利用规划学题 目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学 院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班 级 11 土地管理一学生姓名 张 松2014 年 5 月 28 日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性摘要:近年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矛盾,资源供给与持续利用,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是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寻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整体性研究与认识地球系统科学,进行土地科技前沿领域研究,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

2、支柱。关键词:土地科学 前沿 重要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人类提供生存的所需的场所和物质,离开了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和繁衍,而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也随之加剧,导致土地资源被大量的破环和开发,甚至危害到了生态平衡和安全。传统的土地科学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土地的加剧恶化所导致的各种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土地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解决了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在地球上。一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压力大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用

3、地等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的总量大幅度下降。2008 年,全国耕地面积 12173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已从建国初的 0.26 公顷降到了 0.092 公顷。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的耕地质量损失十分惊人,高质量耕地尤其是水田被大量占用。耕地减少,加重了原本已经紧张的人地、人粮矛盾,直接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 土地资源退化严重虽然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开展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生态造林工程,黄河、长江等 7 大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还开展了荒漠化和草原“三化”治理工程建设等。这些工程虽然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遏制住,自然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特别是天然林遭到严重破环,陡坡土地开垦过度,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问题相当突出,导致我国的土地资源收到了严重的威胁。3 土地污染严重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和乡村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地,加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加剧了对农地的污染,造成大气、土地、水域等土地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给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了很大危害,对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4 土地利用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利用极不合理,使得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城镇土地资产闲置、浪费十分严重,建设用地以外延扩展为主,

5、占地数量大,实际利用效率低。正是由于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着如此巨大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土地科学前沿的研究才显得尤为迫切,而当前我国在土地科学前沿问题中的研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二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差距我国土地科学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满足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对科学技术新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研究跟踪模仿多、原始创新少;长期地表观测数据远远不足,地球表层系统监测体系尚未建立;对地球表层系统演变过程、驱动机制等缺乏深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定量化模型模拟研究尚薄弱。针对重大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高新

6、技术及设备几乎全部从国外引进,技术上简单的引进多、研制开发少;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没有保证;科技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等等,都是制约未来土地科技发展乃至整个国土资源工作发展的不利因素。具体来说,我国在重视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的积累与调查,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信息技术进行土地资源数据的定时、定量、定位采集和集成技术和标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社会化程度。综合利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与机制模拟系统研究和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并将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和政策制订进行有机衔接,

7、都是我国土地科学研究的薄弱点。并且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因此,形成完善的支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新要求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体系,建立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新的知识体系,探索把科学技术研究转化为生产力和管理决策支持的信息知识,加大管理决策支持研究的力度是今后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重点。三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的展望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对土地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化。近些年来,基于解决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等世界性问题的需要,土地科学前沿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因此根据国家未来土地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未来 5-15 年重大科技计划,尽可能体现地球系统科学前沿

8、的特点和中国特色。实施地球表层演变过程与效应研究科学计划,具体内容包括:1 对地观测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计划对地观测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计划研究目标是监测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变化,跟踪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先进技术,解决资源与环境监测标准确定、多源数据的融合与集成等关键技术,建立和完善天基和地基相结合的(星、机、地一体化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系统,建立重点农业生产区、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地区、重点自然保护区、西部重点流域水源保护区、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风沙区和重点草场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完善基于新型数字化技术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和监测技术方法体系,实现调查监测的集成化、综

9、合化、数字化和实时化。2 国家地下水系统支撑发展研究计划国家地下水系统支撑发展研究计划目标是建立较为完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支撑体系,构建国家地下水系统支撑科技体系;实现国家地下水系统的三维数字化、决策智能化、决策多目标中心程控的科技体系;建立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监测、预测和预警科学系统,进一步的提高地下水系统的资源、环境、生态和调蓄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平,形成较为完备的地下水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保障国家战略安全能力的科技体系。3 土地资源时空演变与地球表层过程研究计划研究不同地质背景对形成我国土地资源时空分布与演化规律的内在影响

10、,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基本环境化学要素的背景值,了解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地质量演变的机理与规律,以及与地球表层过程的关系,建立衡量土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围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相互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综合研究我国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主导控制因子,揭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趋势,为土地资源合理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4 土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以地圈生物圈的过程及与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围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体系,解决多重胁迫下区域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状态的“临界值”确定问题,综合研究我国生态安全的主导控制因子,揭

11、示土地退化的动因、关键机理与规律,研究退化土地恢复与重建的示范,探索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质量评价与土地生态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监控系统,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5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计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分析和探讨不同尺度和不同地域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关系,对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评价模型及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进行研究,进行不同尺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模拟研究,以多目标土地资源优化模型为主控模块,建立基于国家目标的多目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为国土资源部管理和决策服务。6 大陆边缘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计划在系统地球科学的

12、框架下,围绕大陆边缘的资源环境问题,开展以城市地质、土地资源、环境地质和海洋地质,以及新能源为标志的系统地球科学系列课题研究,为大陆边缘地带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城市群和经济带地下空间利用与安全研究;(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城市群和经济带土地资源安全研究;(3)海岸带海水内侵与污染机理;(4)沿海经济带地球化学背景与“化学定时炸弹”爆发预警;(5)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参考文献:王万茂等 土地利用规划学 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刘黎明 土地资源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9 月高凤杰 雷国平 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2011 年 11 月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 2013 年 4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