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90428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他们让我感动一、 教材简析:第四组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 , 包括再见了,亲人和桥这两篇精读课文, 金色的鱼钩 、 梦想的力量这两篇略读课文和一次“口语交际习作”和一次“回顾拓展” 。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再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四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再表达方

2、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再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炼、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二、编排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导学生刘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作一些准

3、备。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所学的 32 个生字,会写 2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所学的词语。2、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3、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4、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四、教学重点、难点:1、在抓住文章内容的同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注意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感情的作用。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能运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五、教学建议这组课文中那些令人感动的情感、品质,都是建立在对

4、崇高理想和事业的不断追求中的,这种感动相对以往那些课文中的那些感动在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上更为自觉更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引导孩子找到文中切实让他们感动的地方,以此为切入点来理解课文,感悟文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中,我给大家的教学建议就是:以点带面,以文中让学生感动的字词句段为契机进行全篇课文的学习。六、具体课例解读14 课、 再见了,亲人课文解说 教师用书 122 页 学习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意”等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

5、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教育。5、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再见了,亲人抓重点词句体会“感动” 。老师们是否可以用这样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切入全文的学习:课文描绘的是战争时代,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可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亲人?由此来统领全篇,再由此过渡到文中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找到他们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如:老大娘让我们感动的地方,一个是给我们送打糕

6、,一个是为救伤员牺牲了小孙孙。如果单纯靠老师讲解,学生的感悟可能只会停留在字面,我们是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第一个事例,设计这样 3 个问题:1、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文中的“雪”指什么?“炭”指什么?(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打糕)2文中大娘是怎样“雪中送炭”的?(幻灯出示“雪中送炭”相关语句,研读“带、顶、冒、穿、送” )3、大娘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送去了送去了送去了) ,此时战士们心中是多么(多么多么多么)经过以上 3 个问题,学生对大娘送打糕的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当时大娘时的危险也有了深刻的体会,感动之心不用老师多讲也会油然而生。第二个事例,抓住词语“唯一” ,体会

7、:小孙孙对于的老大娘重要性,老大娘对小孙孙的疼爱,想象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情景。但是为了救伤员老大娘竟然失去了小孙孙,你会有什么感受?小金花和大嫂的事例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如体会“大嫂”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可以抓住“深情厚谊”这个词语,大嫂做了那些事可以体现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想一想,除了这些她还做了哪些事?以此联想到,除了他们,还有多少朝鲜人民也做了哪些让我们感动的事情?找到了这些让我们感动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那句“再见了,亲人”包含的真正含义。只有触动了学生心底的那根弦,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单元主题的意义,才会由衷地感受到“他们让我感动” 。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才会深入,感情的表达才会真挚,朗读才会由

8、感而发。教师用书 127 页研读课文,体会写法。16 课桥教师用书 135 页课文解说桥抓住文眼设置情感冲突。1、抓住动词设置情感冲突:(1)找找描写老汉动作的词语: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 ,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为什么?(2)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矛盾,多么令人费解啊!请同学们读最后 4 个自然段,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3)如果这个小伙子不是老汉的儿子,他还会“揪” ,还会“推”吗?(4)谈谈感受(结局太出人意料了,父爱太伟大了,老汉实在太了不起了等等) ,试着将这些感受都读出来。2、抓住“关系”设置情感冲突:(1)

9、、读课文 14 到 23 自然段,再将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 、 “小伙子”换成“儿子”读一读,给你什么感受?(2) 、齐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课文这样的结尾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设置悬念的艺术效果,设置悬念往往能冲击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是一种很有效的表达技巧。不求使用,但必须要能领悟这种表达技巧所造成的效果)全文虽没用一个字来抒情议论,但经过两次情感冲突,学生不但深刻地体会了老汉在生死危急关头所展现出来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岸形象,在脑海中更刻下了慈爱的父亲的形象。15 课、 金色的鱼钩教师用书 131 页金色的鱼钩抓细节描写体会感动。我

10、们可以抓住这样几个细节“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抓住句子里的几个动词,体会老班长咽下草根和鱼刺时的痛苦。感受他把鱼留给我们自己吃鱼刺的高贵品质。课文中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我们可以一一找出来引领学生体会,从中受到感动,最终明白“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片断设计: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 ,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2、 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交流,品读:小组汇报,出

11、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了什么?“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吃得多吗? “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3、研读“笑”意。“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

12、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 ,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 ,你读懂了什么?4、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终于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是的,生

13、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本组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是梦想的力量教师用书记 141 页课文简说可大致分这样几个板块来进行A、 “梦想”是什么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

14、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B、 “梦想”怎样实现的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意见,进一步深入理解。(1)瑞恩为攒够这七十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瑞恩的同情心感动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很多人的支持。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一周

15、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 25 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是瑞恩和同学们更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3、再次默读课文,深入地思考:是什么是瑞恩的梦想成真?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C、 “梦想”的力量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课堂交流。(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朗读课文第 14 自然段到第 16 自然段。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

16、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2) “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 30 口井。3、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课后设置一个小练笔、瑞恩满怀希望的去募捐,当他得知七十块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时,幼稚的他并没有失望,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虽然这非常非常难,但瑞恩依然执着地做着。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 、 瑞恩的梦想 、 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七、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本单元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金色的鱼钩中的长征, 再见了,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