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8546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单元检测(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第卷( 选择题,共 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堪脍( 会计(烩( 刽子手(巷陌( 巷道(巷( 债券(鬓角( 云鬟(鬃( 玉簪螺髻(提供( 供给(奉( 献愁供恨(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都门帐饮无绪(设帐饯别)刘郎才气(指雄才大略)B一尊还酹江月(同“樽” ,酒杯)一蓑烟雨任平生(满蓑衣)C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失群的孤雁)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D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挨一个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A多情自古伤离别B竹杖芒鞋轻胜马C楚天千里清秋D忧愁风雨,树犹如此4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对”字,与“对长亭晚”中“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问其故,对曰 B对镜贴花黄C无言以对 D对症下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在意境上相似的一首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南

3、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 “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 ”,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 。从此以后,宋诗 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 还有毛病,李攀 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 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 进。在晚清, “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 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 钱。 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 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 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 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 顶好、 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

4、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 美字眼加班兼职、力竭声嘶地赶任 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 、明 诗之上,也超越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 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 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更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且在某种

5、意义上也可说是向后人挑衅,挑他 们来比赛, 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做榜 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 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 时,有了 这 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 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 诗, 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 “赝古” “优孟衣冠”

6、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 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 说,凭借了唐 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 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 转变, 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 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这一点从下面的评述和注释里就看得出来。鄙薄宋 诗的明代作者对这一点推 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 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

7、位。 (节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6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作者对宋诗看法的一项是 ()A宋诗有写得不好的,可以不选。B所选的宋诗中,没有可评价为最优秀的作品。C整体说来,宋诗的成就比元诗、明诗、清诗都高。D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宋诗的成就。7 作者举亚历山大大帝的例子主要想说明的见解是 ()A紧跟着伟大诗歌创作时代唐朝而起来的宋代诗人担心自己没有用武之地。B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继承者应勇于开拓,而不能只是守成而无大作为。C前代的诗歌造诣传给后人,也要求后人后来居上或别开生面。D唐诗给宋代诗人做出榜样,宋代诗人只有勇于开拓,才能有超过唐诗的成就。8 对宋诗与唐诗的联系,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8、()A宋代诗人学习唐诗在技巧和语言方面虽精益求精,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B宋代诗人过于摹仿依赖唐诗,因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意境。C宋代诗人对唐诗有所继承发展,在技巧和语言方面有推陈出新。D宋代诗人在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大改变,风格和意境继承唐诗,但没有走出自己的路。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 离” ,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 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

9、之游。及在京军中, 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 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 归宋,高宗 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 节度掌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 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 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

10、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 为迎合。作 九议 并应问三篇、 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 备。以 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 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力,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 抚。(选自 宋史 辛弃疾传)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A始筮仕,决以蓍 决:折断B弃疾间与之游 游:交往C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幸:希望D州罹兵烬,井邑凋残 兵:士兵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 ()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弃疾斩其首归报即众中缚之以归 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A BC D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曾占卜自己的仕途,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B辛弃疾曾劝说义端投奔耿京,但义端却窃得耿京的大印逃跑了,耿京为此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被迫离开义军南归。C辛弃疾曾率人直闯金营,将杀害耿京投降金的张安国活捉

12、。D辛弃疾在南宋为官时,多次通过对策和撰文力陈收复中原大计,但因朝廷与金讲和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第卷( 非选择题,共 114 分)四、(24 分)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4 分)译文: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3 分)译文: (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3 分)译文: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西江月 注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 风叶已鸣廊,看取眉 头鬓 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 本词写

13、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4 分)答: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4 分)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2)执手相看泪眼,_。( 柳永雨霖铃)(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 苏轼定风波)(4)_,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5)东篱把酒黄昏后,_。( 李清照醉花阴)(6)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五、(12 分)16按要求补写文段中空缺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连贯。(4 分)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即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例如后人 读李后主的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若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 东西,就可以使得 “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_,而变成了苏轼 被贬黄州的失落, _ ,李清照丧夫之后的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