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7804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数列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的特殊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如(1)已知 ,则在数列 的最大项为_*2()156: ) ;(2)数列 的通项为 ,其中 均为正数,则 与 的大小系为_(答: ) ;(3)已知数列 中, ,且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 的取值范(答: ) ;(4)一给定函数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 ,由关系)()1,0(到的数列 满足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1 *1)(答:A)A B C 差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 或 。1(为 常

2、 数 ) 11(2)如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求证:以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na 21*N为等差数列。差数列的通项: 或 。如1()()(1)等差数列 中, , ,则通项 03205答: );(2)首项为等差数列,从第 10 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答: )83d3等差数列的前 和: , 。如21()2(1)数列 中, , ,前 n 项和 ,,N3n 152则 , a(答: , );130(2)已知数列 的前 n 项和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6,)174等差中项:若 成等差数列,则 A 叫做 与 的等差中项,且 。,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3、 、 、 、其中 、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 个,即知 3 求 2。(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公差为 ) ;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情提供,(公差为 2 )3,3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是关于 的一011()斜率为公差 ;前 和 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 公差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0d,则为常数列。3当 时,则有 ,特别地,当 时,则有2)等差数列 中, ,则 _1答:27) ;(2)在等差数列 中, ,且 , 是其前 项和,a10|都小于 0, 都大

4、于 01210,S 12,SB、 都小于 0, 都大于 09 C、 都小于 0, 都大于 0125, 67,D、 都小于 0, 都大于 00S 21S(答:B)4若 、 是等差数列,则 、 ( 、 是非零常数)、k、 ,也成等差数列,而 成等比数*(,)232, 是等比数列,且 ,则 是等差数列. 如n 0nlgn 项和为 25,前 2n 项和为 100,则它的前 3n 和为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225)5在等差数列 中,当项数为偶数 时, ;项数为奇数 时, 奇 21n, (这里 即 ) ; 。如S奇 偶 中 21()中 中 a:():奇 偶 1)在等差数列中,S 1122,则 _6(

5、答:2) ;(2)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 中,奇数项和为 80,偶数项和为 75,求此:5;31)等差数列 、 的前 和分别为 、 ,且 ,则如21()()设 与 是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 项和分别为 和 ,若na 么 _341: )62877 “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 “首负”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法一:由不等式组 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 ;法二:因等差数0011是关于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上述两种方法是运用了哪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 ,由*N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如(1)等差数列

6、 中, , ,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17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前 13 项和最大,最大值为 169) ;(2)若 是等差数列,首项 ,a2304a,则使前 n 项和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 n 是 2034a:4006)8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即研究 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 ,其中 或1(为 常 数 ) 0,。如(2)n(1)一个等比数列 共有 项,奇数项之积为 100,偶数项之积为 为_答: ) ;56(2)数列 中,

7、=4 +1 ( )且 =1,若 ,求证:1数列 是等比数列。比数列的通项: 或 。如1等比数列 中, , ,前 项和 126,求 和公18na q(答: , 或 2)6比数列的前 和:当 时, ;当 时,()。如1(1)等比数列中, 2,S 99=77,求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44) ;(2) 的值为_)(10:2046) ;特别提醒: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为此在求等比数列前 项和先要判断公比 是否为 1,再由 的情况选择求和公式的形式,当不能判断否为 1 时,要对 分 和 两种情形讨论求解。q4等比中项:若 成等比数列,那么 A 叫做 与 的等比中项。提醒:不是,有同号两数才存在

8、等比中项,且有两个 。如已两个正数 的等差中项为 A,等比中项为 B,则 A 与 B 的大小关系为,()_(答:AB)提醒:(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n、 、 、 及 ,其中 、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即知 3 求 2;(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比,可设为, (公比为 ) ;但偶数个数22,能设为 ,因公比不一定为正数,只有公比为正33,公比为 。如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成2等比数列,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 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为 12,求此四个数。 (答

9、:15,,9,3,1 或 0,4,8,16)1)当 时,则有 ,特别地,当 时,则有2)在等比数列 中, ,公比 q 是整数,则12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512) ;(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中,若 ,则3132310(答:10) 。(2) 若 是等比数列,则 、 、 成等比数列;n|n*(,)等比数列,则 、 成等比数列; 若 是等比数列,且公则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当 ,且 为偶1q232,1q列 ,是常数数列 0,它不是等比数列. 如,(1)已知 且 ,设数列 满足 ,且0a1*)N,则 . 1210 10220x(答: ) ;(2)在等比数列 中, 为其前 n 项和,若 ,40,

10、13300值为_0S(答:40)(3)若 ,则 为递增数列;若 , 则 为递减数列;1,,则 为递减数列;若 , 则 为递增数列;10,若 ,则 为摆动数列;若 ,则 n(4) 当 时, ,这里 ,但 ,110a,0是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一个特征,据此很容易根据 ,判断数列 是否若 是等比数列,且 ,则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1)(5) 公比为 ,前 项和为 成等差数列,则 的值为_q(答:2)(6) 在等比数列 中,当项数为偶数 时, ;项数为奇数 奇时, 奇 偶(7)如果数列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 是非零常数数列,n 是此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如设前 项和为 ( ) , 关于数列 有下列三个命题:若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若)(1N 是等差数列;若 ,则 是等比n 些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答:)公式法: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如已知数列试写出其一个通项公式:_,321967,85413(答: )1已知 (即 )求 ,用作差法: 1,()已知 的前 项和满足 ,求): ) ;3,12n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数列 满足 ,求 : )4,2n已知 求 ,用作商法: 。如数列12(),2)中, 对所有的 都有 ,则 _n,122321n 53(答: )6若 求 用累加法:1()()()nnn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