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77644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1、案例1、个案描述小丁,男,16 岁,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据他的母亲刘女士的叙述,小丁是以优异成绩考上现在所就读的省级重点中学的。但是上高中以后迷上网络游戏,现在的小丁,已经完全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不愿意与人交往。现在,他的成绩非常糟糕,已经下滑到班级的倒数。班主任找小丁谈过话,但是效果不大。2、问题表现小丁是走读生,以前读初中时一回家就会自觉学习、写作业,但自从上高中迷上网络游戏后,他一回到家里就玩游戏,甚至会以不吃饭、不上学甚至断绝母子关系等方式来威胁母亲,最后刘女士只得妥协。刘女士曾经把电脑锁起来,小丁就跑到外面的网吧上网。由于担心儿子的安全,刘

2、女士只得再次妥协。一次,小丁因停电无法玩游戏,表现出激动、烦甚至破口大骂等行为。此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现在的小丁,已经完全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不愿意与人交往。据班主任反映,小丁上课经常睡觉,做作业经常抄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成绩下降。3、原因分析据了解,刘女士已经离婚三年,她的前夫在广东做生意,每个月定时给儿子寄来一笔不菲的生活费,却从来不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刘女士一直视小丁为她全部的希望。她一直希望小丁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因此对小丁的要求十分严格。从个案看,小丁的问题是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 internet game addition),是指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的现象,

3、一般是指不可抑制地、反复而长时间地玩网络游戏,并且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极度依赖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快感,并可能造成个体明显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上网行为。根据中国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细化出网络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为: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超过 6 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 3 个月,即可诊断为网络游戏成瘾。具体表现为:(1)对玩网络游戏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2)减少或停止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同时,以下 5 条标准至少符合 1 条: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和投入程度;玩网络游戏的开始、结

4、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固执地玩网络游戏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玩网络游戏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玩网络游戏而减少或放弃了其它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玩网络游戏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主要有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而个体原因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个体原因主要有:(1) 不良的认知方式。心理学认为,行为或情绪的障碍不是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促成的,不良行为和情绪的产生应该从认知上寻找原因。(2) 不良的人格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具有侵略性、低自控能力、高自恋人格特质

5、的人容易形成网络游戏成瘾3。研究发现,那些具有孤独、抑郁和社交焦虑等心理特征的青少年学生往往是网络游戏成瘾患者。(3) 不良的满足心理需要方式。研究发现,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主要原因是它满足了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归属、现实情感补偿、自我实现、认知和理解四个方面的心理需要。因此,不少青少年在这些心理需要的驱使下,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内驱力,就会产生对网络游戏的迷恋。(4) 不完善的心理防御机制。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建立起完善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他们在生活中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不是采取正确的方式去积极应对挫折,主动去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而是选择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这种原始的心理防御机

6、制,逃避挫折,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痛苦。因为在网络游戏中,失败可以被忽略,游戏者通过重复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后将自己塑造成非常成功的形象,继而欺骗自己,让自己获得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因此,找到小丁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方法,是促使其走出沉溺网游泥潭的根本所在。4、辅导策略对于本案例中的“网络成瘾问题”可采用“个人对话”策略。所谓“个人对话”(personal dialogue)是通过会面启发青少年认知自己身处的情况,探索自己上网行为对自己的未来、家庭、学业、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分享人生期望及实践步骤等。“个人对话”的理论依据来自“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

7、重点在于透过说故事和重写生命剧本让青少年重拾力量,获得心灵启示。叙事治疗是一种充权的社会工作手法,以朋辈的身份与被辅导者对话,把问题交回服务使用者,不以高高在上的专业者的身份出现。在辅导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过程中,专业人士需以一种同行伙伴(partnership)的态度推动服务使用者思索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我们可运用“解构对话”(deconstructing conversation)“外化对话”(externalizing conversation)两种技巧让青少年认知自己、并解构和重建自己与上网的关系。这类手法可协助上网成瘾者重新演绎自己的行为,从个人成长历史中,重拾解决难题的能力,做一个撰写生

8、命剧本的主人。当我们能给予他们以“开放空间”,抗衡负面的身分,他们便能支配负面身分,为自己创造一个另类故事。5、辅导过程第一步 建立良好关系,探寻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小丁是和刘女士一起走进咨询室的,在其放松心理后,我和小丁之间的谈话开始进入主题。谈话片段:师:听妈妈说,你很喜欢玩网络游戏? (小丁点了点头。) 师:能告诉我,你玩游戏有多长时间了吗?丁:快四个月了吧。师:级别很高了吧?丁:还行,可以带别人一起战斗了。师:哎呀,真没想到,你还蛮厉害嘛。没玩多久,居然就当师傅了哟!(丁脸上有一丝骄傲的表情。)师:一般你玩什么网络游戏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我以前也很喜欢玩游戏!(丁一脸的惊讶。)师:大

9、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很喜欢玩一款叫暗黑破坏神的网络游戏,那时候和网友昏天黑地地玩。丁:真的吗?师: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候实在是太疯狂了。至于,玩游戏的原因,主要还是当时的我对大学的学习没有目标和计划,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努力学习。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游戏呢?丁:我觉得只要一进入游戏的世界,我就会忘记所有的烦恼。在游戏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等级,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权限,更好的装备,这样的话,就能在游戏里所向披靡,自由翱翔,感受到游戏带来的更多快乐。而且,在游戏里,没有人会瞧不起你,不问你的出身,只要大家志同道合,就可以一起玩,成为很好的朋友通过此次谈话,再结合刘女士的叙

10、述,我初步判定小丁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在于他的压力过大,加上缺乏合理的认知方式和归属感,因此选择沉迷游戏的方式应对。第一次咨询结束后,我和小丁的班主任取得联系,为下阶段的辅导做好准备。第二步 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第二次辅导,我给小丁讲了化蛹为蝶的故事,让小丁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遭遇失败和挫折,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应该积极面对挫折,而不是选择逃避,因为挫折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谈话片段:师:读大学时,有一位专家就人生目标的主题来我们学校作讲座,听完讲座,我感慨万千。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其实玩游戏真的浪费时间,抓紧时间学习才是正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丁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师:你想

11、继续在网络里沉迷,让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还是想从现在开始,在我和其他人的帮助下,重新寻找自己的舞台呢?丁:我想重新好好学习。师:你有这个想法就好。丁:不过,我担心自己无法战胜网瘾师:只要你愿意,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之后,我例举了自己战胜网瘾的成功案例,并采取了以下几种辅导方法,让小丁明白,他也可以战胜网络游戏成瘾。一是时间管理技术法。这是一个通过改变个体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来减少个体对网络游戏沉溺的方法。我和小丁共同制定了每一天的学习和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对于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采取的是每周逐渐减少次数,每次逐渐减少时间,每次确定玩游戏的具体时间的方式,达到其逐渐减少玩网络游戏时间的

12、效果。二是社会支持系统法。个体的社会支持是指包括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及同学、老师在内的社会关系。它可以提供广泛而多样的支持潜力,有情感支持,任务协助,沟通交流,陪伴,娱乐及归属感等7 。我鼓励小丁,一定要多和父母交流,让母亲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我主动联系小丁的父亲,让其明白对孩子心理情感上的关注,是父亲应尽的责任,而不只是关注物质需要的满足;我联系小丁的班主任,助其开展主题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班会课,让全班同学接纳小丁,让小丁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我鼓励小丁的同学主动与小丁交往,并让小丁积极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小丁的特长,让其找到久违的自信和成就感,从而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和迷恋。只

13、要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逐渐获得网络游戏所给予他的东西,个体自然就会慢慢地走出网络游戏的泥潭之中。三是采用积极暗示法。暗示是一种简单而且典型的条件反射。在小丁产生玩网络游戏念头的时候,他就要用诸如“我要努力学习”“我要远离游戏,等放假玩”“我一定可以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等话语来暗示自己,打消玩游戏的念头。暗示成功后,还应该及时地肯定自己,比如告诉自己“我真棒,我可以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通过积极的正面强化,从而抑制玩网络游戏的欲望。二、学习心得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更加是尤为重要的。下面是我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后,总结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

14、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中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如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对此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觉得在当下,教育工作者应该

15、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 21 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我觉得,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三、案例来源邓公明走出沉溺网游的泥潭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 ,中小学德育2012 年第 1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